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溯天纪 > 第63章 无始无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是人类最深的枷锁。

人们以为时间是流动的,是从过去到未来的绵延不绝,是推动世界前行的轴心。但柳青在空无领域中领悟到一个惊人的真相:时间从未流动,真正在流动的,是意识本身。

时间只是一个框架,一种人类认知构建的幻象。它像一个牢笼,把意识固定在一条线性轨道上,让人误以为“现在”在走向“未来”,让每一个思想、每一个情绪都依附在过去的记忆与未来的预期之上。

线性时间,是一种执念。

而要突破它,就必须放下对“时间”本身的执着,进入无始无终的存在状态。不是毁灭时间,而是让意识脱离它的束缚。

这片极寒之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场所。这里没有太阳的升起,没有夜晚的沉降——只有无尽的白茫茫,天地浑然一色,永恒凝固。

柳青开始刻意扰乱自己的生物节律。他不再依据所谓的“时间点”来修炼或休息,而是凭借身体的自然感受决定行为:当精神清明,他选择休息;当极度困倦,他反而修炼。日夜颠倒、规律打乱,他故意令自己陷入节奏紊乱之中。

最初,这种做法带来了剧烈的不适。他的身体与精神像被某种无形的时钟牵扯着,抗拒每一次“不合时宜”的行为,就像被迫逆流而行。甚至在冥想中,他也会不自觉地思考:“已经过去了多久?”“是否该进入下一个修炼阶段?”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就像毒素一样,一点点侵蚀着他的心志。

于是他开始反击。他创造了一种意识强制“重置”法。每当他察觉到自己又在衡量时间的流动,他便立刻抽身而出,切断这一思维链条,逼迫自己进入一种“空白感知”中——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那一滴不被命名的意识波动。

起初,他必须强行控制自己,一次次把自己从“时间的陷阱”中拽出来。但随着修炼深入,他开始变得自然,不再因为昼夜更替而产生心理波动,不再在行为中衡量“时间值”。

他感觉到,自己的意识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线性时间的束缚在一点点脱落。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再准确判断“现在”是第几天,甚至连“白天黑夜”的概念都逐渐模糊。可他没有慌乱,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与自由,就像灵魂从未如此清醒过。

为进一步稳固这种状态,他设置了一项极为简单的行为修炼:滴水静坐。

他将随身携带的水壶安置在岩石中央,壶嘴控制出水速度,以极为恒定的频率滴落。每一滴水珠都精准地落入白色石槽的中心,发出清脆一致的“嗒”声。柳青静坐其旁,闭目无言,不再数水滴,不再关注时间间隔,而是让意识完全沉浸于那一道道水声之中。

这种修炼方式看似单调至极,没有外界刺激,没有变化节奏,没有明确的“阶段”与“目标”,但这正是柳青的用意。

变化,是时间的表现形式;不变,才能突破时间。

他不再靠行为的多样性消磨时间,也不靠刻意的目标驱动意识前行。他要让自己在“无事件、无过程”的纯粹状态中,与“时间”彻底切割。

日复一日,意识在水滴声中不断洗练。没有昨日,也没有明天,只有这一刻的觉知,一种不再被“过去”和“将来”捆绑的存在感。

滴水声依旧,清脆如初,一滴接一滴,在这片无日无夜的极寒领域里,显得格外纯粹。

但柳青的意识,早已不再依赖那种“滴——答——滴——答”的节奏来感知时间的流动。

最初,每一滴水落下,都是他与“时间”较量的痕迹。可渐渐地,他开始察觉,水滴并不属于“过去”或“未来”。它们不再是一个个“事件”串联成线,而是一个又一个“当下”的投影——始终在发生,却又从不属于任何时间段落。

每一滴水的到来,都是一个完整的“现在”。而它的离去,并非进入了“过去”,而是融入了“无”。

柳青终于明白了:时间从未在流逝,它只是意识在内心构建的一条虚线。

一旦意识从这条线上抽身,时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这份重复而枯燥的修炼,看似无趣,却像一把钥匙,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意识深处的某道门。

就在某一刻,当他不再执着于水滴落下的频率,不再判断自己坐了多久,也不再追问修行进度时,意识忽然一阵震荡,他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梦之涡。

那是一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空间,没有形体、没有方向,也没有顺序。

柳青仿佛置身于一团旋涡般的意识流中,没有起点,没有终点。他无法判断自己是在回忆过去,还是在预见未来。他既不再是“过去的柳青”,也不是“未来的柳青”——他只是那道意识的核心,如水中的一点光,既不来源于时间,也不消亡于时间。

他在这“梦之涡”中漂浮,意识如雾,如焰,如星云涌动。

他感受到:过去的记忆不过是一种“排列方式”,未来的愿景也是意识投影出的“排列方式”。而当排列被打乱,时间也随之崩解。

那一瞬间,他仿佛从旋涡中望见了真相——意识不在时间中流动,而是时间依附在意识上的标签。

时间,并不客观存在。

它只是意识为理解变化、安排经验、构建叙述而设计的一种感知框架。而当意识放弃解释、放弃排列、放弃定义时——时间就不复存在。

他终于抵达了那个几乎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境界——无始无终。

他没有穿越时间的长河,而是从中脱身。像一滴水从海洋中跃起,又融回海中,连“起”与“落”的分别都消失了。

此刻的柳青,彻底摆脱了“过去”与“未来”的牵引。

他不再向记忆寻找身份,也不再向未来投射渴望。他的意识彻底回归到此时此刻,不被线性时间分割,不再依赖任何“过程感”的存在。

此时的他,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古老智慧的真正含义:

“刹那即永恒”——当下不是通向未来的过渡,而是本身即为永恒。

“动静等观”——变化与不变并非对立,而是意识不同频率的共振。

佛家的“无常”,道家的“无为”,原来都指向同一个真理——意识的自由,源于对时间幻象的超越。

柳青不再被“时间进程”定义修行的深浅,不再追问自己“突破了第几重境界”。他知道,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来自“线性意识”的束缚。

他只是一道存在的波动,在这片空无之地中流动,自由,清醒,无法命名。

而他的本质,从未改变——是意识,是觉知,是脱离了时间之后依旧燃烧的灵性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