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赤岭的新岁寒风吹过田垄,卷起细碎的干草,我已踏着结霜的田埂,奔向共耕区的积肥场。距“分粮备种”不过半月,冬闲已至,共耕区却不见清闲:积肥场里,牛羊粪与麦草堆成小山,腐殖土的湿润气息混着干草的清香,在寒风中格外鲜活;农具坊外,待修的木犁、镰刀整齐排列,大唐的木匠与吐蕃的铁匠正忙着敲打修缮,田埂的木牌上用汉蕃双语标注着“积肥区”“修具区”“祭农台”,每一处都透着“冬闲不闲、蓄力待春”的沉稳与远见。

我的鼻尖凑近积肥堆,嗅到腐熟肥料的醇厚气息,还敏锐捕捉到一丝“异味”——那是混在肥堆里的碎石与杂草根,若不剔除,来年施肥时会损伤农具。大唐的农师正用钉耙翻堆积肥,将杂质挑出,对围拢的军民说:“中原农耕素有‘冬积肥春高产’的说法,冬闲时积的肥,是来年的‘土中黄金’,咱们用中原的‘堆肥发酵法’,将粪肥与麦草分层堆放,浇温水促发酵;你们吐蕃的‘粪饼晒制’,把腐熟肥压成饼晒干,便于储存运输,比散堆更省空间。另外,冬闲要修农具,咱们中原的木匠补犁头、磨木耙,你们吐蕃的铁匠锻镰刀、修铁锄,坏一件修一件,开春才能用得顺手;岁末还要‘祭农神’,汉蕃礼仪结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两种心思拧成一股,才能把冬闲过成‘蓄力忙’!”

吐蕃老农握着木榔头,正在敲打松动的犁架,他用生涩却有力的汉文回应:“粪饼模具已按‘一掌大小’做好,晒肥的石板也擦干净了;还做了‘肥质检测木叉’——叉齿间距刚好,能挑出肥堆里的碎石,比用手捡准。刚才我看积肥场东边的肥堆里杂质多,咱们先翻那片吧?”我立刻奔向积肥场东边,用前爪轻轻扒开肥堆——底下藏着几块拳头大的碎石,混在腐殖土中不易察觉,便用爪子将碎石拨到肥堆表面,同时低吼一声示意。

军民们见状立刻行动,大唐农卒用钉耙将碎石勾出,扔进旁边的废料筐;吐蕃牧民则提着温水桶,往肥堆上均匀洒水,“水要浇透却不涝,发酵才均匀”。农师刚翻完一垄肥堆,我又在一处待晒的粪饼旁停下,用鼻尖轻碰——几块粪饼里裹着未腐熟的干草,便用爪子轻轻扒开粪饼示意。吐蕃老农连忙将这几块粪饼挑回发酵堆:“多亏白泽大人!未腐熟的粪饼开春用会烧苗,有它帮忙咱们的肥才够‘劲儿’!”

“白泽大人,帮着看看农具坊里的木犁有没有隐患!”大唐的木匠在坊门口招手。农具修缮最怕隐裂,我的视觉能精准发现木材纹理的细微异常。我走进农具坊,目光扫过待修的木犁——一把犁柄的纹理间藏着细如发丝的裂痕,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便用爪子轻轻按住裂痕处,对着木匠低吼。木匠立刻拿起木犁检查,用手指顺着裂痕摸过,惊道:“这裂刚好在受力处,开春一拉准断!多亏白泽大人,不然来年准误事。”说着便取来木胶与竹钉,仔细修补起来。

巳时的日头渐渐升高,积肥与修具同步推进,场面忙碌却有序。积肥场中,大唐农卒翻堆、吐蕃牧民晒饼,配合默契;农具坊里,木匠刨木、铁匠锻铁,敲打声在寒风中格外响亮。我穿梭在两个区域间,若发现积肥场的麦草不够,就用爪子指向远处的草垛示意补充;看到铁匠的炭火快灭了,便用身体挡住风口,护住微弱的火苗,铁匠笑着说:“有白泽大人帮忙,咱们干活都更顺了!”

午后,岁末祭农的准备也提上日程。祭农台搭在共耕区中央,大唐的儒士摆上晒干的粪饼与修好的农具,象征“肥足具利”;吐蕃的僧人则献上酥油与青稞,祈求农神庇佑。我趴在祭台旁,看着军民们将筛选出的第一块优质粪饼、第一把修好的镰刀摆在台上,农师高声道:“冬闲积的是肥,修的是具,守的是来年的希望!”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田野间回荡。

傍晚的共耕区渐渐安静,夕阳给积肥堆镀上一层暖光。大唐农卒邀请吐蕃牧民:“去驿站吃‘冬闲暖身餐’!用冬储的萝卜炖羊肉,配着青稞饼,暖和又补力气。”农师们则在农具坊前插上新的木牌,用汉蕃两种文字写着“肥堆常翻、农具常查”,明确冬闲期间的管护重点。我跟着他们往驿站走,回头望去,积肥场的粪饼晒得干爽,农具坊的犁锄锃亮,都在寒风中静静等待来年的春耕。

夜幕降临时,村落的篝火燃得格外旺。军民们围坐在篝火旁,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讨论着来年的计划:“开春先翻哪片地,咱们早定下了”“新积的肥够种三亩麦,肯定比今年收成更好”。我趴在篝火旁,农妇给我递来一块温热的青稞饼,我轻轻嗅了嗅——麦香依旧浓郁,是今年丰收的味道,便低头轻咬,惹得众人欢笑。

回到驿馆时,大唐农师正在写冬闲简报,详细记录着积肥数量与农具修缮情况,这份简报将快马送往长安;吐蕃农官则把祭农用的酥油与粪饼样本收好,准备送往逻些。我趴在文书房的案边,看着他们笔下的文字——汉文的“冬闲蓄力、静待春归”与吐蕃文的“肥足具利、来年丰登”,虽文字不同,却都传递着同样的期盼与底气。

作为一头白虎,我或许不懂堆肥的发酵原理、修犁的木工技巧,但我能清晰感受到这份“冬闲蓄力”里的同心与坚守——大唐的堆肥法与吐蕃的粪饼术互补,农具修缮融合两地技艺,军民们的动作默契无间。我会守过这个寒冬,等着春风吹化冻土,看着新翻的泥土冒出新芽,见证唐蕃的盟约在这一次次的冬闲蓄力与春耕播种里,如这积肥场的沃土般,愈发深厚,滋养出一季又一季的丰收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