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千年情之古魂 > 第123章 研墨写笺 遥寄相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车驶离驿站后,秋日的阳光变得愈发柔和,透过车窗斜斜洒进车厢,在青布棉垫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文欣将写给檀王的信封重新从布包里取出,指尖反复摩挲着信封上的字迹,心里的愧疚又悄悄翻涌上来 —— 方才在驿站寄信时太过匆忙,她总觉得信里的措辞还不够周全,生怕那句 “待日后战事平息” 会让檀王误解,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的话,让这份情谊染上不必要的尴尬。

“怎么又在看信?” 文轩放下手中的灵草图谱,看着妹妹反复摩挲信封的模样,无奈地笑了笑,“驿卒都说十日就能送到,你再看,信也飞不到漠北去。”

文欣脸颊微微泛红,将信封重新塞进布包,却还是忍不住轻声说:“我总觉得…… 刚才写的信太简略了。檀王之前寄了两封信来,我都没及时回,这次只说要去京城,会不会显得太敷衍了?”

她想起第一次收到檀王书信时的场景 —— 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午后,灵雾山的空气里满是湿润的泥土气息,使者骑着快马,将一封用草原特有的羊皮纸写的信送到她手中。信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详细描述了草原的春草如何发芽、羊群如何迁徙,还说在草原上找到了几种与灵雾山相似的灵草,已经让人晒干了,随后会托商队送来。那份细致的牵挂,让她至今想起都觉得温暖,也更觉得自己两次未回信的行为太过失礼。

文轩看着她纠结的模样,从行李里取出另一张宣纸和一小锭新墨,放在她面前:“若是觉得简略,那就再写一封。反正马车还要走几个时辰才到下一个城镇,正好有时间。这次把想说的都写清楚,也省得你一路惦记。”

文欣眼睛一亮,连忙点头:“真的可以吗?会不会太麻烦了?”

“有什么麻烦的,” 文轩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不过是多写一封信,总比你一路坐立不安强。而且檀王待我们不薄,多写几句致歉的话,也是应该的。”

得到兄长的支持,文欣立刻将宣纸铺在膝盖上,小心翼翼地研起墨来。墨锭在砚台里轻轻转动,黑色的墨汁渐渐晕开,散发出淡淡的松烟香气,与车厢里灵草干的清香交织在一起,让她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想起母亲说过,研墨时要心平气和,这样写出的字才会温润,此刻她刻意放慢呼吸,让指尖的力道均匀起来,仿佛想将心里的愧疚与感激,都融入这缓缓研开的墨汁里。

墨研好后,文欣提起毛笔,却没有立刻落笔。她看着宣纸上空白的地方,脑海里反复斟酌着措辞 —— 既要表达两次未回信的歉意,又不能显得太过刻意;既要告知举家进京的缘由,又要委婉地说明暂时无法确定相见的时间;既要感谢檀王的牵挂,又不能让他误以为自己对他有情。这些念头像一团乱麻,让她握着笔的手微微有些发紧。

“别着急,慢慢想,” 文轩看出了她的犹豫,轻声安慰,“就像平时写灵草笔记一样,把想说的话一句一句写出来就好。檀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不会怪你的。”

文欣深吸一口气,终于将笔尖落在宣纸上。墨汁在纸上晕开,先写下 “檀王亲启” 四个字,字体比之前更工整,也更显郑重。她顿了顿,继续写道:“自灵雾山一别,倏忽已逾两月。前番蒙君两次寄信,详述草原风物,又念及吾好灵草,欲赠晒干之品,这份牵挂,吾铭感于心。然近来因应对妖魔、筹备进京诸事,竟未能及时回信,延误至今,实乃吾之过,还望君海涵。”

写到 “吾之过” 时,她的笔尖微微顿了一下,墨汁在纸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像一颗愧疚的泪滴。她想起檀王信里说 “每见草原灵草,便念及君在灵雾山辨识草木之姿”,那份细腻的心意,让她更加觉得自己的拖延太过不应该。

接下来,她开始写进京的缘由,措辞愈发谨慎:“吾父近日得同乡张太医之邀,赴京城太医院相助 —— 京城近来多有百姓为魔气所扰,患怪病者日增,张太医需吾父以灵草医术诊治。吾与兄长文轩商议,决定先随父进京,提前熟悉环境、整理灵草,待吾母处理完灵雾山家事,便随后赶来。只是此刻刚离灵雾山,京城住处尚未确定,待日后安顿妥当,再与君细述京城境况。”

她特意强调 “随父进京”“与兄长同行”,还提到 “住处未定”,就是想委婉地表明,自己目前的重心在家人和任务上,暂时无法回应他可能存在的其他期待。写完这些,她又想起檀王之前说要送驼奶酒,于是补充道:“君曾言待草原驼奶酒酿好,便赴灵雾山相赠,这份心意,吾已知晓。然如今吾举家离乡,灵雾山暂无人居,君不必再为此奔波。待日后战事平息,魔气尽散,若君仍念及旧情,吾或可赴草原一游,尝君亲手所酿之酒,观君所述‘日出地平线’之景,也算不负君之盛情。”

这句话既回应了檀王的邀约,又用 “战事平息”“魔气尽散” 作为前提,悄悄拉开了时间距离,既不让他觉得被冷落,也为自己留了足够的空间。她知道,檀王是个聪明的人,一定能明白她的用意,不会再执着于当下相见。

写完信,文欣将信纸捧在手中,轻声读了一遍。信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都是真心 —— 有对未回信的愧疚,有对进京缘由的说明,有对未来相见的期许,也有对他情谊的尊重。她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可能引起误解的语句,才轻轻舒了一口气,开始将信纸折起。

折信时,她特意选用了灵族特有的 “同心折”—— 将信纸折成双层,边缘对齐,再轻轻压出折痕,既显得整洁,也暗含 “虽隔千里,心意相通” 的祝福。她知道,檀王或许不懂灵族的折信方式,却一定能感受到这份细致里的尊重。

“写好了?” 文轩凑过来,看着她手中折好的信纸,笑着问道,“这次总该满意了吧?”

“嗯,” 文欣点点头,将信纸递给文轩,语气里带着一丝恳求,“哥,这封信你帮我保管吧,等我们到了下一个城镇,你帮我交给驿卒。我…… 我怕自己又会犹豫。”

她不是怕寄信,而是怕寄信后等待的过程 —— 她不知道檀王看到这封信会是什么反应,是会理解她的苦衷,还是会觉得失望?是会继续保持朋友间的牵挂,还是会从此不再联系?这些未知的猜测,让她心里充满了忐忑。

文轩接过信纸,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布包里,语气里满是温和:“放心吧,我会帮你寄出去的。檀王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他会明白你的难处的。再说,你已经把该说的都说明了,就算他有其他想法,也不会怪你的。”

文欣轻轻点头,却还是忍不住靠在车窗上,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树林发呆。秋日的树叶已经泛黄,偶尔有几片被风吹落,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最终落在地上,被车轮碾过,化作泥土的一部分。她忽然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或许也像这些树叶一样,有的能相伴长久,有的却只能短暂相遇,然后各自走向不同的旅程。

“哥,你说…… 檀王会不会觉得我很失礼啊?” 文欣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我不仅两次没回信,这次还说要等战事平息才能见面,他会不会觉得我在故意疏远他?”

“不会的,” 文轩放下手中的图谱,认真地看着她,“你写信的时候,字里行间都带着歉意和尊重,没有丝毫敷衍,檀王肯定能感受到。而且他是草原的首领,见过的人和事比我们多得多,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误会你。再说,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若是他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也不配做你的朋友。”

文欣看着兄长坚定的眼神,心里的忐忑渐渐散去了一些。她知道,文轩说得对,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暂时的疏远就心生芥蒂,也不会因为无法回应的情意就彼此怨恨。檀王既然能在她遇到危险时出手相助,就一定是个明事理、重情谊的人,他会理解她的处境,也会尊重她的选择。

马车继续向前行驶,车厢里的氛围重新变得平静。文欣靠在窗边,手里握着蓝咖送的避魔佩,感受着里面传来的淡淡龙气,心里的思绪渐渐从檀王的信转移到了京城的旅程上。她想起三位仙人说过,京城的古籍馆里可能有关于另外两位仙人的线索,想起蓝咖说要带她去逛京城的集市,想起父亲说要在太医院用灵草医术救治百姓,这些期待像一道道光,照亮了她心里的不安,让她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哥,” 文欣突然坐直身体,眼神里满是期待,“等我们到了京城,先去太医院拜见张太医,然后就去古籍馆找线索好不好?我想尽快找到另外两位仙人,这样我们对抗阎魔的力量就能更强,也能早点帮蓝咖找到彻底净化魔气的方法。”

“好,” 文轩笑着点头,“都听你的。不过你也要答应我,在京城不能乱跑,去哪里都要跟我一起,遇到危险第一时间用传音符,不能像在灵雾山那样冲动。”

“我知道啦!” 文欣娇嗔着答应,心里却满是温暖。有兄长的陪伴,有蓝咖的守护,有父母的牵挂,还有檀王这样的朋友,她觉得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敢面对。

马车行驶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个城镇的轮廓。车夫勒住缰绳,对车厢里喊道:“二位公子小姐,前面就是清河镇了,我们可以在镇上歇一晚,明日再继续赶路。驿卒也在镇上的驿站里,正好可以把信寄出去。”

“好!” 文欣和文轩同时答应,整理好行李后,跟着车夫下了马车。

清河镇比之前路过的小镇更繁华,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有卖布料的,有卖首饰的,还有吆喝着卖晚饭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让奔波了一天的两人顿时觉得饿了。

“我们先去驿站寄信,再找家客栈住下,然后去吃点东西好不好?” 文欣拉着文轩的衣袖,眼神里满是期待 —— 她从早上到现在只吃了一串糖葫芦,早就饿了。

“好,听你的。” 文轩笑着点头,带着她向驿站走去。

驿站位于镇子的中心,比之前的驿站更大,也更热闹。驿卒正忙着接收和发送信件,看到文轩和文欣走来,连忙热情地打招呼:“二位公子小姐,是要寄信吗?”

“嗯,” 文轩从布包里取出文欣写的信,递给驿卒,语气里满是郑重,“麻烦你把这封信送到漠北草原的檀王府,交给完颜檀大人,尽量快一些,谢谢。”

驿卒接过信,看了一眼信封上的地址,笑着点头:“公子放心,这封信我们会用最快的马送出去,最多八日,檀王大人就能收到。”

文欣站在一旁,看着驿卒将信放进专门的邮袋里,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依旧有些忐忑檀王的反应,却也知道自己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寄完信,文轩带着文欣找了一家干净的客栈,订了两间相邻的房间。放好行李后,两人一起下楼,在客栈的大堂里点了几道菜 —— 有清炖鸡汤,有炒青菜,还有文欣最喜欢的桂花糕。

“快吃吧,” 文轩给文欣盛了一碗鸡汤,语气里满是关切,“今天跑了一天路,肯定饿坏了。”

文欣接过鸡汤,小口喝着。温热的鸡汤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香气,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也让她心里的忐忑渐渐消散。她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在嘴里 —— 甜丝丝的,带着桂花的清香,和母亲做的味道很像,让她想起了灵雾山的家,想起了父母温暖的笑容。

“哥,等我们到了京城,一定要尽快给爹娘发传音符,告诉他们我们平安到达了。” 文欣一边吃,一边说,“不然他们肯定会担心的。”

“嗯,我知道,” 文轩点点头,“明天到了京城,我们先去太医院拜见张太医,安顿好住处后,就立刻给爹娘发传音符。”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明天到京城后的计划,大堂里的灯光温暖,饭菜的香气浓郁,让奔波了一天的两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安稳。

而在遥远的漠北草原,檀王正带领着护卫巡查草原边缘的魔族活动区域。夜色渐深,草原上的风变得寒冷起来,他却丝毫没有觉得冷 —— 心里还在惦记着文欣的回信,不知道她是否收到了自己的信,不知道她最近过得好不好。

“王爷,天这么冷,您先回帐篷休息吧,这里有我们盯着就好。” 护卫长看着檀王冻得发红的脸颊,忍不住劝道。

檀王摇摇头,眼神里满是坚定:“再等等。最近魔族活动频繁,若是我们松懈,他们很可能会趁机偷袭牧民的帐篷。等巡查完这一片,再回去不迟。”

他知道,只有守护好草原的族人,才能有机会去京城见文欣,才能有机会让她尝尝自己亲手酿的驼奶酒。这份期待,像一团温暖的火焰,支撑着他在寒冷的草原上继续巡查。

客栈里,文欣和文轩吃完晚饭,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文欣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手里紧紧握着避魔佩,心里满是对明天的期待与坚定。她知道,京城的旅程充满挑战,阎魔的阴谋、扩散的魔气、未知的危险,都在等着她和文轩。可她也知道,只要他们兄弟同心,只要有蓝咖和三位仙人的支持,只要有那些关心他们的人的祝福,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完成自己的使命,守护好自己珍视的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文欣和文轩就收拾好行李,坐上马车,向京城的方向驶去。阳光渐渐升起,洒在马车上,带着温暖的气息。文欣靠在窗边,看着窗外不断靠近的京城城墙,心里满是期待 —— 她终于要到达这座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城市,开始新的旅程,迎接新的使命。

而在漠北草原,檀王终于巡查完魔族活动区域,回到了帐篷。护卫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刚从清河镇送来的信,语气里满是兴奋:“王爷,文欣姑娘的第二封信到了!”

檀王立刻接过信,指尖有些颤抖地拆开信封。看到信里满是歉意的话语,看到她详细解释进京的缘由,看到她提到 “日后战事平息,或可赴草原一游”,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容,眼神里的期待也变得更加明亮。

“好,好一个‘战事平息’,” 檀王轻声呢喃,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香囊里,“我等,我会一直等。等你完成使命,等和平重返人间,到时候,我一定带你看遍草原的美景,让你尝尝我亲手酿的驼奶酒。”

帐篷外,草原的日出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草原上,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檀王走出帐篷,望着日出的方向,眼神里满是坚定与期待。他知道,自己与文欣的重逢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可只要心里有期待,只要能守护好草原的族人,这份等待,就一定值得。

一场围绕着京城、围绕着阎魔的较量,即将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正式展开。文欣和文轩带着家人的牵挂、朋友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正一步步靠近这座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城市,准备迎接属于他们的新使命。而在漠北草原,檀王也在默默守护着自己的族人,等待着与文欣重逢的那一天。这些不同的命运丝线,正因为 “守护和平” 这一共同的目标,渐渐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幅充满希望与勇气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