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姜石年外传 > 第221章 英灵殿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人新约》的签署,如同在三界运行的宏大法则中,注入了一道稳定而明晰的秩序之光。神、人、乃至万物生灵之间的关系,被一套基于契约与协作的新框架所界定,为未来的发展扫清了旧有的迷雾与障碍。然而,在这面向未来的蓝图绘就之后,所有幸存者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身后——投向了那段用无数牺牲与毁灭铸就的、通往新纪元的荆棘之路。

山河可以重振,秩序可以重构,但那些在旧纪元终末、在归墟噬界的至暗时刻,为了“存在”本身而燃尽自身的英魂,不应被遗忘,更不能湮灭于时间的长河。铭记,不仅是为了告慰,更是为了定义自身,为了在新纪元的土壤中,扎下最深沉的根系。

于是,建立“英灵殿”的构想,如同一种集体的潜意识,在所有主要文明的领导者心中同时萌发,并迅速凝聚成不可动摇的共识。

第一节:共识与选址——意志的汇聚

倡议首先在新昆仑的“万象议事厅”被正式提出。出乎意料,没有任何争论,只有一片庄严肃穆的沉默,以及随后如潮水般涌来的附议。

东皇太一,这位见惯了星辰生灭的古神,以罕见的低沉嗓音说道:“纪念陨落,即是肯定牺牲之价值。此价值,乃新纪元存在之基石。英灵殿,当立。”

人族百家代表引述先贤之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忘却历史者,无异于背叛未来。此殿,不仅为神,更为所有为人间、为存续而战的生灵,无论其出身为何。”

后土娘娘的化身幽幽叹息,带着冥土的深邃:“阴阳有序,然英魂执念,光耀天地,不应尽归轮回沉寂。当有一地,容其光辉,供后人瞻仰,使牺牲不至虚妄。”

龙族、妖族、乃至残存的巫族代表,也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在归墟的威胁面前,种族的界限曾经模糊,牺牲亦不分彼此。这座殿宇,必须是一座超越种族、超越阵营的、真正的万灵丰碑。

选址,成为了第一个需要慎重考量的问题。它必须足够神圣,足够庄严,同时又能被三界众生相对容易地感知和抵达。

最终,共识落在了一个独特的地点——“星殒之谷”。这里并非自然形成的山谷,而是在终焉之战的最后时刻,一位不愿透露名讳的远古星神,为了撞偏归墟之主对现世核心的致命一击,自爆神魂所留下的巨大凹陷。此地汇聚了极致的悲壮与守护意志,空间结构在法则的自我修复下异常稳固,且因那星神最后的祝福,谷中常年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崇高的气息,能涤荡杂念,引人深思。

更重要的是,“星殒之谷”位于重整后的地脉交汇点,上方是天庭法则垂落之域,下方与幽冥轮回之所隐隐相通,本身又处于人界之中,正处于三界交汇的敏感节点。在此立殿,象征着英灵的光辉,将同时照耀天、人、冥三界。

第二节:设计与建造——文明智慧的结晶

英灵殿的设计,并非由单一文明完成,而是集新纪元所有文明智慧之大成的杰作。

· “筑者”文明 负责主体结构与能量脉络。他们没有采用传统宫殿的华丽形制,而是塑造了一座与“星殒之谷”地貌完美融合的、宏大的阶梯式建筑群。殿宇依山势而下,如同层层展开的史册,材质选用的是在终焉之战各个着名战场收集的、承载了记忆与意志的“记忆断片”——可能是某段烧焦的巨木,某块崩裂的神器残片,甚至是一掬浸染过英雄之血的泥土。这些材料经过法则净化与“筑者”的特殊处理,被熔铸成一种暗含流光、触之微温的独特建材,使得整座英灵殿本身就仿佛由历史与牺牲凝结而成。

· “歌者”文明 负责殿宇的“声景”与“心景”构建。他们在殿宇的每一根廊柱、每一片瓦砾中,铭刻下无数细微的共鸣符文。当风吹过,当访客的脚步响起,这些符文便会自发地奏响低沉而悠远的“安魂曲”与“颂功调”,这音乐并非固定,而是随着时间、天象乃至访客的心绪流淌变化,直接与灵魂对话。同时,“歌者”们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于那场战争的声音记忆——冲锋的号角、祈祷的梵唱、法则碰撞的轰鸣、乃至牺牲前最后的呐喊与低语,将其提炼、升华,编织成无形的“心景场域”,笼罩整个山谷,使踏入者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悲壮。

· 百家先贤与神族智者 共同推演铭文系统。他们意识到,单纯的名字罗列不足以承载英灵的全部。最终确定的方案,是以“真名印记”为核心。每一个被确认的英灵,无论神人妖魔,都会在殿中凝聚一个独一无二的“印记”。这印记并非简单的刻字,而是由其最核心的生命信息、意志碎片以及在终焉之战中的关键贡献所共同凝成。当后来者以心神触碰这些印记,便能感受到该英灵的部分记忆片段、情感波动以及其牺牲时刻最闪耀的意志光辉。

· 龙族 贡献了珍稀的“梦境水晶”,用于构建可以动态展现重大战役场景的“史诗回廊”。

· 灵族 则培育了能够吸收并折射英灵光辉的“忆光草”,遍植于殿宇周围,夜晚时分,这些草会发出柔和的光芒,如同万千英灵守望世界的眼睛。

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无声的祭祀。无数志愿者从三界赶来,不求回报,只愿为这座殿宇添一块砖,献一束花。神只以神力抚平材料的棱角,凡人用汗水浇筑地基,妖族以其敏锐的灵觉调整着能量流动的细节……当最后一块“记忆断片”被严丝合缝地嵌入主殿的穹顶,整个“星殒之谷”仿佛轻轻一震,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悲伤、崇高、感激与希望的复杂气息,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传遍了整个新生世界。

第三节:归名与印记——光辉的重燃

英灵殿的落成,只是开始。接下来,是更为浩大、也更为神圣和伤感的“归名”仪式——将确认陨落的英灵之名与其事迹,化作“真名印记”,请入殿中。

这项工作由昆仑牵头,联合后土娘娘的幽冥体系、各族长老会以及残存的、拥有相关记忆的古神,共同组建了“英灵谱编纂会”,负责核实、甄别与记录。

过程漫长而细致。每一天,都有新的光辉从四面八方飞来,融入英灵殿那如同星空般深邃的内部空间,化作一颗颗闪耀的“星辰”。

这些印记形态各异,真实反映了英灵们的本质:

· 有古神的印记,如同一团永恒燃烧的法则火焰,靠近便能感受到日月星辰的运转、风雨雷电的咆哮。

· 有人族英雄的印记,或是一柄断裂却意志不屈的剑影,或是一卷展开的、书写着理想与誓言的竹简,或是一盏在狂风中亦不熄灭的明灯。

· 有妖族巨擘的印记,可能是一根蕴含着山岳之力的翎毛,一片曾搅动瀚海的鳞甲,或者一声凝固在时空中的、充满野性与自由的咆哮。

· 甚至还有一些并非强大个体,而是某个在关键时刻集体献祭的军团、宗门或城池的印记,它们如同汇聚的星河,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平凡的牺牲者,共同组成了不平凡的辉煌。

寻找并确认瑶姬与姜石年的印记,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然而,他们的状况极为特殊。

瑶姬,已化身天地法则。编纂会最终未能找到可以凝聚成独立印记的“残存意志”。但在英灵殿主殿的正中央,那由“歌者”倾注最多心力的“心景”核心,以及“筑者”架构的能量脉络中枢,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无处不在、温柔而坚定的守护意志——那是瑶姬的气息。她并未以一个具体的“印记”存在,因为她就是这座殿宇、乃至这个新纪元存在的“背景音”与“底色”。她的牺牲,化为了英灵殿得以建立的先决条件。一位“歌者”大长老含泪宣布:“瑶姬殿下,无需印记。此殿所在,即是其灵;此世所存,即是其名。”

而姜石年,天地法则的具象化。他的情况同样特殊。在归名仪式进行到某个关键时刻,英灵殿最深处的“寂静之间”(用于安放那些意志过于庞大或特殊的印记),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了一枚印记。那并非任何具体的形态,而是一团不断变化、生灭的混沌气流,时而化为草木生长,时而变为百药流转,时而呈现山川稳固之象,时而又散发出尝百草、定五谷的慈悲与决绝意志。它不与任何访客交流,只是静静地存在着,仿佛与整个世界的呼吸同频。它被命名为“神农源流”,象征着所有牺牲与守护精神的最终源头,与瑶姬那弥漫的意志相互呼应。

第四节:殿宇的功能——超越纪念的所在

英灵殿,远不止是一座宏伟的纪念馆。在集三界智慧与愿力建成之后,它自发地衍生出了一些超越设计的神奇功能。

1. 意志传承之所:年轻的修行者、学子、甚至初开灵智的精怪,可以在此地,通过接触特定的英灵印记,感受并学习其中蕴含的勇气、智慧、仁爱或坚韧。这种传承并非力量灌输,而是精神与信念的共鸣与启迪,有助于塑造新纪元一代正确的心性与价值观。曾有卡在瓶颈多年的人族修士,在感悟了一位为守护城池而甘受万箭穿心的将军印记后,道心豁然开朗,突破关隘。

2. 法则感悟之地:那些古神或强大存在的印记,本身就携带着其所执掌法则的碎片。后世的神灵、乃至对天地法则有深刻研究的凡人贤者,可以在此进行冥想,借助这些印记更直观地理解世界的构成与运行规律,甚至能从中找到修复、优化特定法则的灵感。

3. 三界共鸣之枢:由于地处三界交汇点,并由万灵意志共同铸就,英灵殿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三界情绪与意志的“共鸣器”。当三界出现大的动荡、喜悦或危机时,殿中的印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共鸣,光芒或明或暗,为管理者提供预警或启示。

4. 安魂定魄之域:对于那些因战争而执念不散、无法顺利轮回的游魂,英灵殿散发出的崇高、宁静气息具有天然的吸引和安抚作用。这些游魂会不由自主地汇聚到殿宇周围,在“歌者”布下的安魂曲中,逐渐平复怨怼,消解执念,最终得以安然踏入轮回。这使得英灵殿在某种程度上,也辅助了幽冥体系的运转。

第五节:永恒的守望——精神的灯塔

盛大的落成典礼之日,三界代表齐聚“星殒之谷”。没有喧闹的庆祝,只有无尽的默哀与崇高的敬礼。

东皇太一与人族贤者共同为殿门揭幕。那并非普通的门,而是一片流动的、如同水幕般的光影,其上倒映着无数英灵生前的剪影。踏入其中,便仿佛踏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殿内,并非死寂的陈列。无数的“真名印记”如同呼吸般明灭,低沉悠远的共鸣声在空气中流淌,“史诗回廊”中光影变幻,重现着过去的片段。访客们穿行其间,或驻足凝望,或低声啜泣,或肃然起敬。

一位母亲指着一个人族少女医者的印记,对怀中的孩子轻声说:“看,那就是为了保护像你这样的孩子,而选择直面魔潮的姐姐。”

一位年轻的神将,在一尊为掩护友军撤退而自爆神格的古神印记前,久久伫立,最终庄严地行了一个最古老的神族军礼。

妖族、龙族……来自不同种族的访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英雄,感受到那份超越种族的大爱与大勇。

英灵殿的建立,为新纪元竖起了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它告诉所有生灵,如今的和平与繁荣,从何而来,代价几何。它时刻提醒着,守护的意义,以及“存在”的沉重与珍贵。

光辉不灭,英灵长存。他们的牺牲,并未随着旧纪元消逝,而是化为了新纪元最坚固的基石与最明亮的星辰,指引着后来的生灵,如何更好地、更有意义地……存在下去。

殿立星谷,光耀三界。魂兮归来,永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