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校花教授网恋遇到爱上我 > 第6章 制图课上的双重身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上七点四十分,陆沉站在三号教学楼305教室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包带。

他特意穿了件洗得发白的浅蓝衬衫。

和李若雨第一次见面时穿的那件一样,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那道淡粉色的疤痕。

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前排的课桌上堆着《机械制图》课本和绘图板。

后排的男生还在抱着手机打游戏,键盘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

陆沉!

王浩从教室里探出头,手里举着张皱巴巴的草稿纸。

张教授让课代表把绘图工具领了,你快过来!

陆沉应了一声,刚要往教室走,余光瞥见走廊尽头闪过一道米白色的身影。

他心跳漏了一拍。

那是李若雨。

她抱着本深棕色的笔记本,发间别着枚银杏叶发夹。

正低头看表,发梢沾着晨光里的细尘,像落了层金粉。

沉哥,你发什么呆?

王浩推了他一把。

李教授今天不是没课吗?

陆沉这才回神,跟着王浩往教室跑。

路过公告栏时,他瞥见新贴的课程表。

机械工程系大三(2)班的《机械制图》课,授课教师栏写着张立恒,而在最下面用铅笔补了行小字:

李若雨(数学系)旁听。

字迹歪歪扭扭,和他昨晚在李若雨水彩笔盒里看到的便签纸一模一样。

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空着。

陆沉刚坐下,就感觉有人轻轻碰了碰他后背。

他回头,看见李若雨站在过道里。

手里举着个保温杯,发梢扫过肩头的银杏叶发夹:

陆沉同学,这里有人吗?

没、没有!

他慌忙把书包往旁边挪了挪。

老师让你坐这儿?

不是。

李若雨在他身边坐下,把保温杯放在两人中间的课桌上。

我看你总坐第一排,今天换后排透透气。

她的指尖轻轻敲了敲保温杯。

里面泡了茉莉花茶,你昨晚视频时说早上喝茉莉花茶最清醒

陆沉的喉结动了动。

他望着她放在腿上的笔记本。

封皮是深棕色的,和他手里的手账本同色系,扉页上用烫金字体写着2025-2026 交叉学科创新项目·李若雨。

他摸出手机,翻到和李若雨的聊天记录,最后一条是凌晨两点发的:

明天《机械制图》课,我想坐你旁边。

其实......

他小声说。

我昨晚改了三遍笔记,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都标红了。

我知道。

李若雨笑着从包里拿出支红笔,在他课本上画了个小太阳。

我看了你朋友圈,凌晨一点还在发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对正

陆沉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他想起昨晚为了整理笔记,熬到十一点半,结果在聊天时睡着,迷迷糊糊发了条消息:

若雨,我好像把左视图画反了......

后来李若雨回他:

没关系,明天课上我帮你纠正。

同学们安静!

张教授抱着绘图板走进教室,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今天我们讲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这是机械制图的基础,也是你们未来设计机械零件时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陆沉翻开课本,目光却忍不住往旁边的李若雨飘。

她正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发梢垂落,遮住了半张脸。

他看见她笔尖在纸上划出的弧线,像极了昨晚视频时她画的受力分析图。

陆沉,你来回答一下。

张教授突然点名。

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关系是什么?

陆沉猛地站起来,心跳快得要撞破肋骨。

他瞥见李若雨抬起头,眼睛里带着鼓励的笑意。

他深吸一口气,听见自己的声音格外清晰:

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对正,即它们的长度方向尺寸相等且对应。

教室里响起零星的掌声。

张教授满意地点点头:

不错,陆沉同学预习得很认真。

他顿了顿,又补了句。

不过要注意,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宽相等,这部分容易出错,大家记清楚。

陆沉坐下时,李若雨递来张纸条。

他展开,上面是娟秀的字迹:

你刚才回答时,耳朵红得像烤虾。旁边画了个吐舌头的表情。

他抬头看向她,她也正望着他,眼角的细纹里都盛着笑。

张教授的声音从讲台传来:

接下来,我们看这个齿轮箱的三视图......

陆沉的课本上,李若雨用红笔圈出了齿轮箱三个字,在旁边写了行批注:

这个齿轮箱的模数是2,齿数18,你可以课后算它的齿顶圆直径。

字迹旁画了个简笔画的齿轮,齿尖还沾着点茉莉花香。

是他熟悉的李若雨的味道。

陆沉同学。

张教授的声音再次响起。

你来画一下这个零件的主视图。

陆沉拿起绘图板,铅笔在纸上轻轻游走。

他能感觉到李若雨的目光落在背上,像团温热的火。

当他画到齿轮的齿形时,突然卡住了。

模数2的齿轮,齿形线的曲率半径该怎么算?

用渐开线方程。

李若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轻得像片羽毛。

陆沉回头,看见她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边。

手里举着张草稿纸,上面画着渐开线的参数方程:

r = r_b \/ cosθ,其中r_b是基圆半径,θ是展角。

她的指尖点着方程。

模数m=2,齿数z=18,基圆半径r_b = m*z\/2 * cosa,a是压力角,通常取20°。

哦......对!

陆沉恍然大悟,笔尖在纸上划出流畅的曲线。

基圆半径算出来,渐开线方程就能确定齿形了。

教室里响起抽气声。

张教授扶了扶眼镜:

陆沉同学,你这是......

我昨晚查了资料。

陆沉挠了挠头,余光瞥见李若雨在笔记本上写了行字:

齿轮箱的齿顶圆直径d_a = m*(z+2),他算对了。

李教授?

张教授皱起眉。

你是......

我是数学系的李若雨,来旁听机械制图。

她笑着递上工作证。

陆沉同学的机械基础很扎实,我只是帮他回忆下数学公式。

张教授接过工作证,瞳孔微微收缩。陆沉看见他的喉结动了动,最终露出个了然的笑:原来如此。李教授要是感兴趣,课后可以一起讨论,机械设计和数学建模确实有很多共通之处。

一定。

李若雨点头,回到座位时,悄悄塞给陆沉颗水果糖。

刚才答得漂亮。

陆沉剥开花纸,把糖含进嘴里。

水果糖的甜在舌尖漫开,像极了昨晚李若雨递来的杨枝甘露。

他望着她耳后那枚银杏叶发夹,这个早晨的阳光,比他见过的所有阳光都要温暖。

同学们,接下来是绘图练习。

张教授拍了拍讲台。

请大家根据课本第32页的零件图,画出它的三视图。下课前交,我会批改。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翻书声。

陆沉刚拿出绘图板,李若雨就递来张便签:

我帮你把零件的尺寸标好了,重点注意倒角和公差。

他展开便签,上面是用不同颜色笔标注的尺寸:

Φ30h7(基孔制)、2x45°倒角、Ra1.6μm。

字迹旁画了个小箭头,指向公差标注的位置:

这个公差等级是It7,常用于精密配合。

若雨......

陆沉抬头看向她。

你怎么知道我会卡在这里?

因为你上周在说过。

她的指尖轻轻敲了敲便签。

最头疼的就是公差标注,总是记混It等级

她从包里拿出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躺着套精密游标卡尺。

这是我托实验室同事借的,你可以用来测量零件尺寸。

陆沉接过游标卡尺,指尖碰到她掌心的温度。

开始画吧。

李若雨靠在椅背上,翻开自己的笔记本。

我帮你看着时间。

陆沉低头画图时,能感觉到她的目光落在背上。

他画主视图时,想起她讲的长对正;

画俯视图时,想起她标注的宽相等;

画左视图时,想起她用渐开线方程帮他解决的齿轮问题。

每一笔都带着她的温度,每一条线都像是她和他在对话。

陆沉同学。

张教授的声音突然响起。

你这左视图的宽,和俯视图的宽差了0.5mm。

陆沉的心猛地一沉。

他凑过去看,果然发现左视图的底边比俯视图短了半毫米。

他正想修改,李若雨递来张纸条:

可能是绘图板的刻度误差,你可以用三角板辅助测量。

他接过三角板,沿着俯视图的底边比对左视图,果然找到了误差的原因。

绘图板的左边刻度线有些磨损。

他调整了位置,重新画出左视图,这次宽度和俯视图完全一致。

这样就对了。

张教授点头。

陆沉同学的制图基础很扎实,下次注意细节就行。

陆沉坐下时,李若雨笑着戳了戳他的胳膊:

我就说你没问题吧?

要不是你帮忙......

他小声说。

是你自己努力。

她的眼睛弯成月牙。

我只是......想让你更自信一点。

教室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

陆沉望着李若雨发间晃动的银杏叶发夹。

若雨。

他轻声说。

下课后......我们一起去看齿轮箱实物好不好?我知道实验室有个旧的,我们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验证一下今天的计算。

好呀。

她笑着点头。

不过......

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个小本子。

你要先帮我记一下,今天《机械制图》课的重点,还有......

她翻开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

陆沉同学的制图习惯:喜欢用hb铅笔打底稿,擦改时会用橡皮擦反复蹭(容易弄脏图纸);李若雨同学的观察习惯:会记录他每一个小错误(为了更好地帮他改正)。

陆沉看着本子上的字,笑得前仰后合。

李若雨拍着桌子笑,发间的银杏叶发夹晃来晃去,像落在肩头的稻穗。

同学们,下课时间到了!

张教授合上教案。

记得按时交作业,下周我们讲剖视图。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陆沉收拾好绘图板,牵起李若雨的手:

走吧,我们去实验室。

等等。

李若雨从包里拿出把伞。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

陆沉接过伞,撑开。

两人并肩走出教室,晨光透过伞面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交叠的影子。

路过实验室门口时,陆沉瞥见门牌上写着机械工程系实验中心·金工实验室,他转头看向李若雨:

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来过很多次。

她的指尖轻轻敲了敲伞柄。

去年带的研究生做齿轮传动实验,我就是在这间实验室指导的。

她顿了顿。

其实......我第一次见你,就是在实验室。

陆沉愣住,什么时候?

三个月前的下午。

李若雨望着远处的梧桐树。

那天我在实验室改论文,你抱着本《机械原理》推门进来,说老师,能借我下计算器吗?。你当时的衬衫袖口卷着,手腕上有道淡粉色的疤痕,和现在一模一样。

陆沉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想起三个月前的那个下午,他确实抱着《机械原理》去实验室借计算器。

当时李教授(也就是李若雨)正低头改论文。

他喊了声,她抬头时,发间别着枚银杏叶发夹。

原来......

他喉咙发紧。

原来你早就认识我?

她笑着点头。

从那天起,我就在等你主动和我聊天。

陆沉望着她眼底的笑意,突然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他伸手,轻轻把她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

若雨,以后......我每天都主动和你聊天,好不好?

她的声音软得像。

不过......

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个小蛋糕盒。

你先帮我尝尝这个,我早上烤的可颂,你说可颂的酥皮层次越多越好吃

陆沉接过蛋糕盒,打开来,里面躺着块金黄的可颂。

酥皮层层叠叠,像朵绽放的云。

他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下,甜香在舌尖漫开。

和他记忆里的味道分毫不差。

若雨。

他含糊不清地说。

你好像什么都知道。

因为我是李若雨呀。

她眨了眨眼。

也是水稻,是你的老师,是你的......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

是那个想和你一起看月亮的人。

实验室的门在身后关上,里面传来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陆沉望着李若雨发间晃动的银杏叶发夹。

若雨。

他轻声说。

我们先去测齿轮箱吧?

她笑着点头,发梢扫过他的肩膀。

不过......

她从包里拿出个小本子。

你要先帮我记一下,今天的实验数据,还有......

她翻开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

陆沉同学的实验习惯:喜欢先检查设备(很细心);李若雨同学的观察习惯:会记录他每一个小动作(为了更好地记住他)。

陆沉看着本子上的字,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李若雨拍着桌子笑,发间的银杏叶发夹晃来晃去,像落在肩头的稻穗。

实验室的机器轰鸣声中,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像两株并肩生长的稻穗,在风里轻轻摇晃。

远处的教学楼传来上课铃声,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到最精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