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如意局。
水溶定定地看了贾雨村半晌后,缓缓开口:“你倒是忠心。只是,本王到扬州乃是机密,你一个长福县县令,如何知晓本王在此处?”
贾雨村闻言,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倒露出一丝“恍然大悟”的神色。
躬身答道:“王爷容禀!下官今日进城本是要往府衙禀报此事,路过如意局时,见此处戒备森严,远超寻常商号规制,心中好奇便多留意了几分。”
“恰见门外停着几辆马车,车帘边角绣着林府的翠竹暗纹,便猜想许是林大人在此议事。下官既已查到逆匪踪迹,正欲向林大人禀报以便协同处置,便让随从上前通禀。”
“谁知府中护卫一时失言,脱口道‘王爷在此,岂容随意叨扰’,下官这才知晓是王爷亲临扬州!”
他说得滴水不漏,眼神坦荡,仿佛所言句句属实。
水溶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威压:“倒是巧得很。林府马车寻常不会在外显露标识,护卫更是谨言慎行,偏生在你面前露了破绽,又偏生你查到的‘逆匪’,偏在本王抵达扬州时出现?”
这话直指核心,贾雨村额头瞬间冒出细汗,却依旧强作镇定:“王爷明鉴!此事纯属巧合,下官绝不敢有半句虚言!逆匪踪迹事关江南安危,下官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等事上欺瞒王爷!”
“空口无凭,如何让本王信你?”水溶语气骤然变冷,目光如寒潭般深不可测,“你说山谷中有逆匪、有粮草,可有凭证?莫不是为了攀附邀功,编造出这等弥天大谎?”
贾雨村连忙道:“王爷若不信,下官愿亲自带路,派人与王爷一同前往山谷查验!那处山谷偏僻隐蔽,若非下官刻意探查,绝难发现。只需到了近处,便能听到操练之声,见到粮仓轮廓,届时真假自明!”
“此言有理。”甄应嘉突然开口附和,放下酒杯看向水溶,眼中带着几分“坦诚”。
“王爷,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有逆匪盘踞,延误片刻便多一分风险。不如我们一同随贾县令前往一看,也好辨明真伪,早日除患安民心。”
宋墨也跟着颔首:“甄公所言极是。贾县令既敢主动带路,想来并非虚言。王爷亲往查验,也能彰显对江南安危的重视,让百姓安心。”
两人一唱一和,看似处处为大局着想,实则暗藏怂恿之意。
水溶沉吟片刻,目光在甄应嘉与贾雨村脸上来回扫视,心中自有盘算。
他知晓这大概率是甄应嘉设下的圈套,可对方既已将“逆匪”这顶帽子抛出,他若退缩,反倒落了下风,更会让甄应嘉疑心自己胆怯。
“好。”水溶缓缓颔首,语气平静无波,“既然甄公也愿同往,那便劳烦贾县令带路,去看看你口中的‘逆匪巢穴’。”
蒹葭在一旁听得心头一紧,眉头紧锁。
她深知甄应嘉心思缜密,怎会轻易让他们找到真正的逆匪巢穴?
这一路必定暗藏杀机,北静王此刻应允,无疑是将自己置于险境。
她无法公然反驳,只能暗中瞪了水溶一眼,眼神中满是焦急与不满,这般轻易入局,实在太过鲁莽!
水溶感受到她的目光,心中微动,却并未回头。
他知道蒹葭的担忧,却也有自己的考量。他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贾雨村道:“前面带路。若所言非实,本王定不轻饶!”
贾雨村心中一喜,连忙躬身应道:“下官遵命!王爷放心,此行定不让您失望!”
甄应嘉也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凝重:“王爷,请。今日便一同去拆了这逆匪的老巢,也让江南百姓知晓,朝廷绝不会纵容任何图谋不轨之人!”
蒹葭上前禀告:“王爷,是否派人通知林大人一声?也好派兵协助剿匪。”
北静王故作恍然大悟之状“对啊 !那就有劳甄公通知一下林大人,可好?”
甄应嘉马上满口应承,于是一行人各怀心思,陆续走出雅间。
蒹葭紧跟在水溶身侧,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暗自戒备。
这边,黛玉听得鸳鸯偷偷送信说王夫人想进宫,心里便猜个八九不离十,也便做好了准备。
黛玉: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姐姐回来之前,我争取攒下一百万,给大舅舅用!
第二日恰逢初一,本就是命妇入宫请安的日子,王夫人一早便精心打扮,揣着贾母的嘱托,急匆匆进了宫。
好不容易盼到面见贤德妃的机会,她一进殿便扑通跪倒,哭哭啼啼将贾母的盘算说了个明白。
末了王夫人还添油加醋道:“娘娘,那林黛玉如今在府里越发张狂,仗着贾赦和北静王撑腰,连老祖宗的话都敢顶撞,若不设法拿捏住她,日后怕是更难管教!”
贤德妃本就因父亲贾政失势、王家受牵连,对贾赦恨之入骨,连带着对贾赦护着的林黛玉也厌烦至极。
加之她心中藏着那见不得人秘密,总怕贾赦借林黛玉之事揪出更多把柄,闻言当即沉了脸:“竟有此事?一个外姓女,也敢在荣国府兴风作浪!”
王夫人见她动怒,连忙趁热打铁道:“正是!老太太想着,让她搬进大观园,有姐妹们陪着,也能收敛些性子,再者有娘娘您的谕旨,她也不敢违抗。”
贤德妃眼珠一转,觉得这主意正中下怀,林黛玉搬进大观园,离宝玉近些是次要,关键是能将她置于自己眼皮底下,方便监视,免得她在外头与贾赦勾结,坏了自己的事。
当即拍板道:“准了!我这就下一道口谕,命她即日搬入大观园,不得延误!”
不多时,王夫人带着贤德妃宫里的大太监,乐颠颠地出了宫,一路脚步轻快,只觉得没了林蒹葭的撑腰,拿捏林黛玉的日子终于来了。
回到荣国府,王夫人连口气都没喘,便带着太监直奔听竹轩。“林黛玉接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了听竹轩的宁静。
黛玉与三春正围坐说话,闻言皆是一愣。黛玉敛衽而立,神色平静地听着口谕,待听到“着林黛玉即日搬入大观园,与众姐妹作伴,不得推诿”时,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太监宣完娘娘口谕,走到她面前:“林姑娘,搬吧。”
黛玉却站着未动,语气坚定:“公公请回吧,这口谕,我不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