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藏在数据里的心动密码
初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微漾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认知心理学》,但她的目光却久久地停留在对面。
陆司辰正专注于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行如同跳跃的音符。他微微蹙着眉,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发出规律而清脆的声响,整个人仿佛自成一个世界,一个由逻辑和理性构筑的、她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宇宙。
可如今,她却拥有了进入这个宇宙的独家通行证。
想到这儿,林微漾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她轻轻放下笔,打算休息片刻,视线不经意地扫过陆司辰放在手边的黑色笔记本——那是他随身的灵感记录本,她见过他偶尔在上面写写画画。
一阵微风从窗缝溜进来,恰好将笔记本吹开了几页。林微漾本能地伸手想帮他合上,目光却瞬间被摊开那一页的内容钉在了原地。
那并非什么复杂的公式或电路图。
页面的顶端,清晰地写着《“微漾”情绪与行为观测日志(九月)》。
下面,是工整划定的表格:
日期 外部事件 观测到的情绪反应 行为模式分析 应对方案有效性评估
9\/5 收到家讯 焦虑指数升高(表现为频繁抿唇) 回避社交,倾向于独处 投喂巧克力蛋糕(有效性85%),效果显着。
9\/12 小组讨论受阻 沮丧(眉心微蹙超过3次) 语速加快,反复翻阅资料 提供替代解决方案框架(有效性90%),情绪缓解。
9\/18 雨天忘带伞 短暂低落(叹气频率增加) 在屋檐下长时间观望 共享外套,护送回宿舍(有效性95%),并同步在她的背包夹层添加备用雨伞。
林微漾的呼吸微微一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住,说不上是震惊、荒谬,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酸涩。她飞快地向后翻了几页,发现这样的记录从他们正式在一起后不久就开始了,事无巨细,像一份严谨的实验报告。
他那些恰到好处的安慰,那些“巧合”般的惊喜,那些总能精准命中她心事的解决方案……原来都不是源于恋人间的默契或灵犀,而是一场基于严密观测和数据分析的、“有效”的应对。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他理性宇宙里唯一的感性例外。却没想到,连这份“例外”,都被他纳入了研究的范畴。
“在看什么?”
陆司辰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完成阶段任务后的松弛。他合上电脑,抬眼看向她,却在触及她脸上神色时,笑容微微凝住。
“微漾?”
林微漾猛地回过神,指尖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她合上笔记本,轻轻推回到他面前,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没什么。只是……偶然看到了你的‘观测日志’。”
“观测日志”四个字,她咬得微重。
陆司辰顺着她的动作看向那本笔记本,眼神里掠过一丝了然,随即甚至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类似于展示成果的期待。“你看到了?”他语气坦然,甚至有点认真求证的意味,“我正想和你核对一下,关于‘共享外套’方案的评估指数,你认为95%是否准确?我个人觉得,当时的环境温度变量考虑得不够周全,或许应该修正到92%左右。”
他一本正经探讨学术般的口吻,像一根细细的针,轻轻扎破了林微漾勉强维持的平静。她以为他会有一丝被撞破秘密的尴尬或歉意,却没想到他如此理直气壮,甚至开始和她讨论起数据的准确性?
“陆司辰,”林微漾打断他,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在你眼里,我到底是什么?你的恋人,还是一个……一个需要被观测、被分析、被制定应对方案的研究对象?”
陆司辰愣住了,他似乎完全没预料到林微漾会是这个反应。他那双总是盛着星辰和公式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纯粹的困惑。
“你当然是恋人。”他回答得毫不犹豫,但紧接着又补充道,“但观测和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你,确保你的情绪状态处于最佳区间。这是最有效率的……”
“效率?”林微漾几乎要笑出来,心底那股酸涩迅速膨胀,淹没了其他情绪,“所以,你对我所有的好,都是基于‘效率’和‘有效性’的计算结果吗?”
她想起他精准送到的红糖姜茶,想起他在她熬夜复习时强制她休息的“命令”,想起他因为她随口一提就跑去买来的那家很远地方的蛋糕……那些曾让她心尖发烫、觉得被深深珍视的瞬间,此刻仿佛都蒙上了一层冰冷的、属于数据和逻辑的尘埃。
“不是计算。”陆司辰的眉头蹙得更紧,他敏锐地感知到林微漾的情绪正在急剧下滑,远远超出了他日志里记录过的任何一次“低落”或“沮丧”。这种失控感让他有些无措,试图用更清晰的逻辑来解释,“是理解。微漾,世界的运行依赖规律,情绪亦然。找到规律,就能避免不必要的负面消耗,这符合最优原则……”
“最优原则……”林微漾喃喃地重复着这个词,心一点点沉下去。她看着他,这个她喜欢的男孩,聪明、真诚,却偏偏在用他最擅长的方式,笨拙地伤害着她。她深吸一口气,试图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来理解他,“司辰,我明白你的思维方式。但人是情感动物,不是机器。有些‘消耗’是必要的,那是情感的流动和共鸣。爱……爱不是一套追求‘最优解’的程序。”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接而郑重地对他提到“爱”这个字眼。
陆司辰沉默了。他看着林微漾泛红的眼圈,看着她努力克制却依旧流露出受伤的神情,心脏的位置传来一种陌生的、沉闷的收缩感。这种感觉很不好,不符合任何他已知的物理或数学模型,也无法用“效率”或“最优”来解释。
他记录数据,分析行为,制定方案,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她保持“开心”这个积极状态。可为什么,他自认为完美执行了所有“正确”步骤,得到的结果却截然相反,甚至引发了更强烈的负面情绪?
这在他的认知体系里,是一个巨大的、无法理解的悖论。
图书馆里依旧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远处偶尔响起的脚步声。但他们这一方小天地,空气却仿佛凝固了。
林微漾低下头,默默地将自己的书本和笔记收进帆布包里。她需要一点空间,来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发现,来安抚内心那片被“数据分析”搅乱的波澜。
“我……我先回宿舍了。”她站起身,声音很轻,带着一丝疲惫。
陆司辰几乎是立刻跟着站了起来,下意识地想要抓住她的手腕,像以往每一次她情绪低落时他做的那样。但这一次,他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了回去。他看到了她眼里的疏离。
“微漾,”他叫住她,声音里带着罕见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慌乱,“我的目的,从来不是……”
“我知道。”林微漾打断他,给了他一个很浅淡、甚至有些勉强的笑容,“我知道你没有恶意,司辰。我只是……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说完,她背上包,转身离开了阅览区。背影在穿过窗户的光柱里显得有些单薄。
陆司辰僵在原地,第一次感到一种名为“无能为力”的情绪。他低头,看向那本摊开的、记载着他自以为是的“成功”的日志,第一次觉得那些精确的数字和评估显得如此刺眼和苍白。
他解决了所有记录在案的问题,却引来了一个日志之外、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他不懂,如果爱不是一套追求最优解的程序,那它究竟是什么?
而更让他心底发沉的是,林微漾离开时那个勉强笑容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他从未观测到、也完全无法分析的复杂情绪。他拿起笔,习惯性地想在日志上记录下这次异常的“情绪波动事件”,笔尖却悬在纸上,久久无法落下。
他第一次发现,他那颗足以运算天体轨迹的大脑,此刻竟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