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林野乘坐的静音潜艇驶入南海舰队专属航道时,舷窗外终于出现了熟悉的海岸线——龙国东部沿海的防御工事已初见规模,无人机群在高空组成警戒网,海面上的无人舰艇正来回巡逻,将试图靠近的异化生物拦在防线之外。

“地脉-01”避难所的实验室里,苏晓带领的科研团队早已严阵以待。林野刚将从南美地下河采集的“水栖蚀骨者”样本、阿拉斯加带回的原始毒株,以及毛熊国共享的低温病毒数据交给团队,分析设备就立刻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荧光屏上,病毒的基因链在不断闪烁,与“绿潮”早期的塔崩毒剂基因片段、731部队的细菌基因序列层层叠加,清晰呈现出其“缝合式进化”的轨迹。

“找到了关键突破口!”三小时后,苏晓拿着分析报告冲到林野面前,声音难掩激动,“所有变异体的基因链上都有一段相同的‘缺陷序列’,这是当年纳粹科学家为了控制实验体留下的‘后门’。只要用中和剂搭载靶向酶,就能精准切断这段序列,让病毒失去活性!”她调出模拟动画,画面中,携带靶向酶的中和剂注入病毒后,原本疯狂复制的病毒瞬间停止扩散,最终瓦解成无害的蛋白质碎片。

与此同时,五大战区的指挥官已齐聚“地脉-01”的战略会议室。北部战区代表率先汇报:“参照毛熊国堡垒城市的经验,我们在东北边境启动了‘黑土地防线’工程,用冻土浇筑的城墙搭配电磁脉冲塔,重点防御从西伯利亚南下的极地猎手。目前第一阶段工事已完工,能容纳50万幸存者。”

“东部战区的‘沿海长城’进展更快。”东部战区指挥官指向地图,“我们整合了原有海防设施,在海岸线10公里外布设了水下声呐阵,一旦探测到水栖蚀骨者,无人鱼雷会立刻发起攻击。城市内部按‘三级避难圈’划分,核心圈是科研与指挥中心,中间圈为平民居住区,外围圈则是防御部队的阵地,确保层层阻拦。”

林野注意到西部战区的汇报带着沉重:“青藏高原的地质条件特殊,堡垒城市只能依托现有隧道和兵站改造。‘绿潮’的藤蔓猎手正顺着雅鲁藏布江峡谷北上,我们的边防部队虽已构筑起火焰屏障,但补给线受火山灰影响时常中断,急需更多中和剂支援。”

“中和剂的量产问题已经解决。”苏晓适时补充,“根据基因缺陷序列优化的生产工艺,能让产量提升三倍。我们已在中部战区建立了三座大型生产基地,优先供给西部和北部边境。”她顿了顿,又调出一组数据,“另外,我们用靶向酶改造了农作物种子,现在水培种植区的蔬菜不仅能抵抗火山灰辐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传播,后续会推广到所有堡垒城市。”

会议尾声,林野将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文件分发给众人——那是从马里亚纳海沟基地获取的“绿潮”终极计划:三个月后,他们将激活南极冰盖下的主基地,用冰川融水将强化型病毒输送到全球海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林野的目光扫过全场,“五大战区的堡垒城市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全面对接,形成‘南北联动、东西互援’的防御网络。同时,科研团队要加快终极解药的研发,只有彻底摧毁病毒,人类才能真正走出末日。”

走出会议室时,林野望向窗外。远处的天空中,几架运输机正满载着中和剂和种子飞向西部边境,地面上,平民志愿者正与士兵一起加固防御工事。火山灰虽仍在飘落,但空气中已多了一丝希望的气息——龙国的堡垒城市,不再是孤立的避难所,而是人类对抗“绿潮”的坚固阵地,是文明延续的希望灯塔。他知道,这场战争仍未结束,但只要上下一心,终能在绝境中拼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