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雨柱的语气并不严厉,却字字敲在娄振华心上:“你把轧钢厂当亲儿子,事必躬亲,呕心沥血,可以理解。但现在你手里握着的是好几棵摇钱树!你还用管‘亲儿子’那套方法来管这些‘摇钱树’?你不累死才怪!哪个种树的老农会天天盯着树苗的每一片叶子?他只需要选好地,施好肥,除掉大草,剩下的,交给阳光雨露,交给时间!他只需要把握大方向,按时收获就行了!”

娄振华被何雨柱这番“树苗论”说得有些发懵,下意识地问:“那你的意思是……让我放手?”

“不是让你完全甩手当掌柜!”何雨柱放下茶杯,“是让你学会授权!学会用人!学会抓大放小!你是董事长,是掌舵的!你的任务是制定战略方向,协调关键资源(比如解决轴承供应瓶颈这种大事),拍板重大决策,然后,选择合适的人去执行!而不是天天蹲在车间里,看哪个工人螺丝拧歪了,哪辆车的链条调试慢了!那是车间主任、生产主管该操心的事!”

他看着娄振华,语气放缓但更有力:“娄叔,你得相信你提拔起来的人。设定清晰的目标(比如月产量、合格率),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建立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出了问题,让他们先去解决,解决不了再找你。你只需要看结果,看数据!事必躬亲,只会累死自己,也束缚了下属的手脚,让他们永远长不大,永远依赖你!这样,你永远脱不开身,也做不大盘子。”

何雨柱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小孩,声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淡然和疏离感:“至于我?娄叔,你想我有什么动作?技术图纸,我给得不够清楚?关键难题,我没帮你点破?未来的方向,我没指明?剩下具体的经营、管理、生产、销售……难道还要我这十六岁的半大小子,天天去厂里替你盯着?当童工?还是当监工?”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娄振华:“东叔几次三番想让我去技术科挂职,我都懒得动弹。我的时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我自己想做的、轻松的事情要做。我出点子,给图纸,解决关键问题,保证这一步棋我们能领先,能赚钱,这就够了。没必要把自己的时间都绑在这些具体事务上。太累,也……太不值当。”

这番话说得娄振华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听懂了何雨柱的意思,核心就两点:

授权放权:他应该从具体执行中抽身,专注顶层设计和资源协调。

摆正位置:何雨柱是战略合作伙伴和技术提供者,不是给他娄振华打工的,别指望他事无巨细都管。

道理他都懂,可真正要放手……尤其是看着自己一手推动的项目遇到困难时,那份深入骨髓的掌控欲和责任心,让他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样难受。

“柱子……”娄振华的声音有些干涩,“你……你是准备有什么大动作吗?才这么……”他想说“才这么急着撇清日常管理”,但没好意思说出口。

何雨柱笑了,带着点少年人的促狭和看透世事的通透:“娄叔,你想要有什么动作?搞更大的项目?开发更新的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这些不都有你们这帮老将和轧钢厂这个平台在做了吗?还需要我亲自下场去跟车间主任掰扯螺丝拧得紧不紧?那我何必费心把图纸和点子给你们?我自己扯个摊子单干不香吗?何苦呢?”

他走回座位坐下,语气恢复了平日的随意:“累不累啊,娄叔。赚钱是为了什么?为了把自己累得像条狗?那这钱赚得还有什么滋味?该放手时就放手,学会用人,学会看结果。生产线运转不畅?那就找问题根子!是流程设计不合理?改流程!是工人技能不行?加强培训,不行就换熟练工!是物料供应不上?砸钱也好,找关系也罢,务必打通关节!这些具体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头疼。你娄董事长,只需要握着钱袋子,盯着大盘子,关键时候拍板定调子,就够了。剩下的时间,喝喝茶,看看报,陪陪婶子,不好吗?”

娄振华被何雨柱这番“享乐主义”的资本家言论说得哭笑不得,但内心深处又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看得透,说得在理。

他这把年纪,奋斗了大半辈子,图什么?不就是图个基业长青,安享晚年吗?可这心态,一时半会儿还真转不过来。

他沉默了良久,眼神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个明明只有十六岁,却知如何开口。

-------

堂屋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窗外四合院寻常的市井声隐约传来——隔壁大妈吆喝孩子起床的尖利嗓音,不知谁家摔了搪瓷盆的哐当,还有远处隐约的鸽哨。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背景音,却与娄振华此刻内心的翻江倒海形成鲜明对比。

何雨柱那番话,像一把冰冷锋利的解剖刀,将他这些天积压的焦虑、疲惫以及深入骨髓的“不放权”惯性层层剖开。道理简单明了,却字字如锤,敲打在他固守多年的认知壁垒上。

是啊,轧钢厂是根基,是心血,但自行车、风扇,甚至即将到来的洗衣机,有着截然不同的“基因”。它们诞生于何雨柱匪夷所思的“蓝图”,成长于轧钢厂提供的母体,却注定要走向更广阔、更快速迭代的市场。

自己还像几十年前管理铁水奔流的车间那样,事必躬亲地盯螺丝、催进度,不仅徒劳无功,更成了最大的瓶颈。

“授权…放权…抓大放小…”娄振华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咀嚼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重新坐回桌边拿起那本机械原理书的少年。

阳光透过窗棂,在何雨柱年轻甚至带着几分稚气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那份沉静自若,与刚才那番洞悉世情的言论形成强烈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