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 > 第162章 盛世隐忧与皇帝的“提鲜”革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2章 盛世隐忧与皇帝的“提鲜”革命

建兴十九年的秋冬,季汉帝国在内外两方面都取得了坚实的进展。运河工程的初期段已经动工,数以万计的民夫(包括系统奖励的壮丁)在规划好的线路上挥汗如雨;东南山越之患被姜维以雷霆手段平定,边境迎来了久违的安宁。然而,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深层次的矛盾和隐忧也开始悄然浮现。

随着河北地区的彻底稳定和“仙种”带来的连续丰收,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但分配不均的问题也随之加剧。一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或者早期投靠季汉的地方豪强,凭借其原有的根基和与新朝官吏的勾结,开始大肆兼并土地。

在**冀州清河郡**,一位姓崔的豪族,利用借贷粮种和帮助“打理”田产的名义,短短一年内,就将周边数百户自耕农的土地陆续纳入自家名下,使得许多刚刚看到希望的农民,转眼又沦为了崔家的佃户,生活境遇甚至比曹魏时期更为艰难。

在**青州北海国**,一些臧霸的旧部将领,凭借军功和影响力,以极低的价格“购买”或干脆强占无主荒地(其中不少是战乱导致的),建立起庞大的庄园。

这些现象虽然尚未普遍,但已引起了朝廷中有识之士的警惕。大司农蒋琬在核查各地上报的田亩和户籍账册时,就发现了数据上的异常,一些郡县的自耕农数量下降速度远超预期。他多次在朝会上提出,需尽快推行**度田令**,重新清丈全国土地,核实户口,抑制兼并,保证朝廷税基和基层稳定。

然而,度田必然触及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阻力巨大。连诸葛亮在处理此事时也显得格外谨慎,需要权衡各方利弊,寻找合适的时机。

承平日久,官僚体系内部也开始滋生惰性和轻微的腐败。一些早期投诚的曹魏官员,熟悉官场规则,善于钻营,将更多精力放在经营人脉和讨好上官上,而非勤勉政事。

甚至少数系统出身的官员,在远离中枢、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其【刚正不阿】、【勤政爱民】的特性似乎也有所“磨损”,开始接受地方豪强的宴请和“土仪”,执法时难免有所偏袒。

虽然尚未出现惊天大案,但这种风气的蔓延,让诸葛亮和费祎等主管吏治的大臣深感忧虑。一场针对官吏的考核与督察风暴,正在暗中酝酿。

与江东的大规模贸易,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大量的快乐酥、茶叶、精美铁器流入江东,虽然换回了海盐、稻米和海货,但也使得孙吴的贵族和富裕阶层对季汉的商品产生了相当的依赖性。这种经济上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软实力”的输出。

然而,反过来,江南的**奢靡风气**也随着商船悄悄北上。一些长安、洛阳的富商和官员,开始模仿江东士族的做派,追求华服、美器、精巧的玩物,生活日渐腐化。这种风气与刘禅本人崇尚“实用”和“美食”的偏好格格不入,也引起了诸葛亮等崇尚节俭的重臣的反感。

就在朝堂之上为这些隐忧而费神之时,我们的大汉皇帝刘禅,却沉浸在他的“提鲜”大业中,并意外地取得了一项影响深远的“突破”。

自从在《大汉公报》上发布“悬赏提鲜秘法”的皇榜后,确实有不少人献上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子,有的用菌菇,有的用海藻,有的甚至用了某些矿物,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些还有毒,搞得御厨们心惊胆战。

转机来自于一个从**青州**来的老渔民。他献上了一种自己偶然发现的、晒干后磨成粉异常鲜美的**海肠子**(一种方格星虫),以及一种在礁石上生长的、晒干后也有类似效果的**紫菜**。

御厨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这两种东西反复清洗、晒干、小火烘烤、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然后按照极小的比例,掺入到正在研发的海鲜味快乐酥面坯中。

当新一炉快乐酥出炉时,那股前所未有的、浓郁而纯正的鲜香,瞬间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

“成了!陛下!成了!”御厨总管激动得老泪纵横,捧着新出炉的酥饼冲到刘禅面前。

刘禅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那种鲜味,层次丰富,自然柔和,远非之前任何一种单一海货能比!

“就是这个味儿!快!告诉那个老渔民,朕重重有赏!封他个……‘鲜味郎’!对,就这个名号!赐金百两,快乐酥……赏他一车!”

狂喜之下,刘禅大手一挥,决定将这种由海肠粉和紫菜粉混合而成的“**天然提鲜粉**”(他懒得想名字)进行小规模量产,不仅用于御膳和快乐酥工坊,也作为一种高级调味料,限量供应给官营酒楼和有功将士。

他并不知道,自己这出于口腹之欲的发明,在未来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提鲜粉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季汉的烹饪水平,使得其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甚至后来也通过贸易流传到江东,成为了双方餐桌上竞相追逐的奢侈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然而,刘禅的注意力很快又被新的东西吸引了。一个来自**交州**(尚未纳入版图)的商人,进献了几种颜色鲜艳、味道奇特的“香料”,据说来自更遥远的南方。刘禅看着那红色的干辣椒、褐色的胡椒、黄色的姜块,再次陷入了痴迷的研究状态……

建兴十九年,就在这种表面繁荣、内里暗流涌动,而皇帝却专注于“舌尖上的革命”的复杂态势中,缓缓落下了帷幕。帝国在前进,问题在积累,机遇在酝酿。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即将到来。而我们的皇帝,似乎已经准备好了用他特有的方式——比如研究一下这些新来的“香料”能不能做出“麻辣味快乐酥”——去迎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