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国赛的辉煌逐渐沉淀为校园里的一段佳话,但凌空的生活并未因此停滞。熟练度面板上的数字依旧每日跳动,记录着他点滴的进步,而更多的是,那些无法被数字完全衡量的、与苏暮雨、苏晓晓以及朋友们共度的日常。

秋意更深,银杏叶几乎落尽,校园染上冬初的静谧。周一清晨,凌空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看了一眼黑板旁的“学科桥梁项目”进度表,虽然全国赛已经结束,但上面依然更新着小组后续的研究计划——关于那处新发现遗迹的深入考察。

【项目规划:精通(205\/)】的光芒稳定而柔和。经过全国赛的锤炼,这项技能已然突破。

“早啊,大英雄!”苏晓晓元气满满的声音响起,她今天梳着双马尾,蹦跳着来到凌空桌前,递过一个纸袋,“喏,我妈做的桂花糕,庆祝你们凯旋!可惜我没能去现场,快给我讲讲全国赛啥样?是不是特别高大上?”

凌空笑着接过,纸袋还温热着:“谢谢阿姨。现场确实很厉害,强手如云。不过……”他看向刚走进教室的苏暮雨,“最大的收获不是奖项,是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确认了我们方向是对的。”

苏暮雨今天围了一条浅灰色的围巾,衬得脸庞愈发白皙。她听到凌空的话,唇角微弯,眼中带着同样清亮的光彩。她走到自己的座位放下书包,自然地接话:“晓晓,你想知道细节,午休时我们可以慢慢说。倒是你,艺术节准备的怎么样了?”她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也关心着妹妹的动向。

“哎呀,别提了!”苏晓晓立刻垮下脸,“我的‘飞云江四季’组画还差冬季没灵感呢!姐,凌空,你们周末要是去江边考察,带上我呗?我需要找找感觉。”

【关怀表达:熟练(88\/1000)】微微闪烁,凌空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我们主要是去测量和记录遗迹数据,可能有点枯燥。”

“没关系没关系!我在旁边写生就好,绝对不打扰你们‘学术探讨’!”苏晓晓促狭地眨眨眼,目光在凌空和姐姐之间转了转。苏暮雨轻轻拍了她一下,耳根微红。

第一节课是语文。李老师没有立刻讲课,而是微笑着看向凌空小组:“首先,再次恭喜凌空、苏暮雨、林雪同学在全国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你们的项目报告,特别是暮雨同学执笔的人文叙事部分,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思考深刻,堪称范文。今天我们就从中选取一段,来探讨一下记叙文如何将情感与理性完美融合……”

凌空注意到苏暮雨微微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卷着书页边缘,但侧脸线条是柔和而愉悦的。【情感感知:熟练(176\/1000)】让他能更清晰地捕捉到她这份混合着羞涩与自豪的情绪。他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真厉害”,然后轻轻推过去。

苏暮雨瞥见,愣了一下,随即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也在下面回了句“谢谢,你的技术实现才是基石”。两人相视一笑,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课间,凌空被物理张老师叫去办公室。张老师不仅表扬了他在项目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还递给他几本大学水平的拓展教材:“你的【物理学科:精通(450\/)】已经远超高中大纲了。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些,对你们下一步研究那个遗迹的材质和形成年代估计有帮助。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

抱着厚厚的书本回到教室,凌空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不仅是知识的重量,更是老师的期望和信任。面板上【师缘:熟练(33\/1000)】悄然出现并提升了一小截。

午休时,四人小组照例聚在一起。林雪带来了环保社团对湿地土壤的最新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那片区域的微量元素构成很特别,可能与古代的人类活动有关。我们需要更精密的仪器做进一步检测。”

苏晓晓咬着筷子,含糊不清地说:“所以周末一定要去!我的画需要那种……嗯……历史沉淀下来的冬天苍凉感!”

苏暮雨细心地将自己餐盒里的鸡块夹给妹妹:“慢点吃。凌空,你觉得呢?”

凌空正快速浏览林雪的报告,闻言抬头:“没问题。我这周【无人机操控:精通(120\/)】和【摄影测量:熟练(255\/1000)】应该能更精准地扫描地表细节。晓晓,到时候我给你圈一块安全又视野好的写生区域。”

“耶!还是凌空哥最好!”苏晓晓欢呼。

苏暮雨看着凌空,轻声补充:“我也整理了一些地方志里关于那片区域的模糊记载,周末可以去实地比对一下。”

【团队协作:精通(550\/)】的光芒稳定增长。凌空很喜欢这种氛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又能为了共同的目标完美契合。

放学后,凌空和苏暮雨一起去图书馆借阅张老师推荐的书目以及历史资料。图书馆里暖气开得足,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凌空沉浸在流体力学的一个复杂公式推导中,忽然感到肩头一沉。他微微侧头,发现苏暮雨不知何时靠在他肩上睡着了。她呼吸均匀,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浅浅的阴影,手里还松松地捏着一本《地方民俗考据》。

【情感感知】轻轻跳动,但凌空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怜惜。他知道她最近为了查证遗迹资料,经常熬夜。他保持姿势一动不动,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醒她。阳光透过窗户,将两人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他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像是桂花一样的清香,心中一片宁静安然。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苏暮雨睫毛颤了颤,醒了过来。她发现自己靠在凌空肩上,瞬间弹开,脸颊绯红:“对、对不起!我是不是睡了很久?你怎么不叫醒我……”

“没多久,”凌空温和地笑笑,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看你睡得香,没忍心。资料查得怎么样?”

苏暮雨捋了捋头发,努力让语气恢复正常:“还、还好。找到几条可能有用的线索……我们继续吧。”她低下头,掩饰发烫的脸颊,却掩不住微微加速的心跳。凌空也是,【情感感知】在提示他自身心率的变化。

周末转眼即至。周六一早,天空湛蓝,虽是初冬,但阳光明媚,并不十分寒冷。四人小组在江边集合。林雪带着采样工具,苏晓晓背着画板,凌空检查无人机设备,苏暮雨则拿着笔记本和相机。

凌空熟练地操控无人机升空,对遗迹区域进行高精度扫描和拍照。【无人机操控】和【摄影测量】的熟练度稳步提升。苏暮雨则按照地方志的记载,仔细比对现场的地形地貌和残存结构,不时拍照记录。

“看这里,”苏暮雨指着一处残破的石砌结构,“志书上说‘渡口西五十步,有石台,方三丈,祀江神’,这个位置和规模很像。”

凌空操作无人机悬停拍摄:“数据采集下来了。回去可以做三维建模复原。”

林雪在周边小心翼翼地采集土壤和植物样本。苏晓晓则找了个避风的角度,支起画板,画笔刷刷,试图捕捉冬日阳光下这片古老土地的静谧与苍茫。

工作间隙,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热水和点心。凌空自然地拧开保温杯盖,递给苏暮雨:“喝点热水,暖和一下。”这次他直接坦言,“特意给你带的姜茶,驱寒。”

苏暮雨接过,指尖碰到凌空的手,微微一顿,低头轻声说:“……谢谢。”【关怀表达:熟练(90\/1000)】。

苏晓晓在一旁咬着面包,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笑得像只小狐狸。林雪推推眼镜,淡定地记录数据,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休息过后,凌空和苏暮雨打算扩大搜索范围,看看有没有其他被忽略的痕迹。两人沿着江畔慢慢行走,仔细搜寻。

“凌空,你看这个。”苏暮雨忽然蹲下身,拨开枯黄的草丛。那里半埋着一块青黑色的碎瓷片,花纹古朴。

凌空也蹲下来,【历史知识:熟练(78\/1000)】让他无法判断具体年代,但能感觉到这东西不普通:“像是老物件。要小心收起来吗?”

“嗯,”苏暮雨点头,拿出软布和标本袋,小心翼翼地将瓷片包好,“花纹特征有点像是明末清初的风格……如果真是,那这处遗迹的历史可能比我们想的更早。”

两人靠得很近,头几乎凑在一起观察那小小的瓷片。阳光晒得人后背暖洋洋的,江风拂过,带着湿润的水汽和泥土的气息。凌空能清晰地看到苏暮雨专注时微微颤动的睫毛,和她因为发现而兴奋发亮的眼睛。

这一刻,没有什么熟练度面板,没有什么比赛荣誉,只有共同发现的喜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流淌在心间的亲近感。

“我们好像总是在一起发现什么。”凌空轻声说,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苏暮雨抬起头,撞上他的目光,脸又微微红了,却也没有避开,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唇角弯起柔和的弧度。

一天的考察收获颇丰。带着采集的数据、样本和晓晓的几幅速写,四人满载而归。分别时,苏暮雨将包好的瓷片递给凌空:“你……明天有空吗?我们可以一起去县博物馆,找那位王研究员帮忙看看?”

“好。”凌空毫不犹豫地答应,“明天见。”

周日,县博物馆里略显冷清。王研究员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女性,她仔细查看了瓷片,又听了他们对遗迹的描述和地方志的记载,显得很兴奋。

“这瓷片的确是明末清初民窑的东西!你们发现的这个地点非常重要,很可能填补了本县清代早期江畔祭祀文化的一个空白!”她大力赞扬了他们的严谨和细心,“我会尽快向馆里汇报,安排正式勘察。你们可是立了大功了!”

从博物馆出来,两人都有些兴奋。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街上。

“没想到真的这么有价值。”苏暮雨眼睛亮晶晶的。

“因为你心细,而且肯下功夫查资料。”凌空由衷地说,“【历史考据:熟练(15\/1000)】看来很快就能提升了。”

苏暮雨笑了:“是你的技术让它重见天日。我们……配合得很好。”

“是啊。”凌空看着她,心中一动,“暮雨,其实我……”

话未说完,街头转角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姐!凌空哥!好巧啊!”

只见苏晓晓和林雪从一家奶茶店出来,苏晓晓挥舞着手里的奶茶杯:“你们忙完啦?快来,这家新出的芋泥波波超好喝!我请客!”

两人之间那点微妙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凌空无奈地笑了笑,把未说完的话咽了回去。苏暮雨也微微脸红,迎向妹妹。

四人一起喝了奶茶,又在街上逛了逛,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阳光把四个年轻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欢声笑语洒满一路。

日常的学习生活还在继续。全国赛的热度渐渐平息,但凌空能感觉到,班级里、校园中,探讨跨学科话题、尝试项目式学习的同学明显变多了。他的【影响力:熟练(50\/1000)】在缓慢而持续地增长着,这种改变无声却真实。

他和苏暮雨的关系也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然常常一起学习、讨论项目,但之间多了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偶尔的羞涩。凌空的【情感感知】越来越频繁地提示他捕捉到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无论是她的,还是他自己的。

面板上的技能还在稳步提升:【编程能力:精通(600\/)】、【数据分析:精通(400\/)】、【文学创作:熟练(200\/1000)】(受苏暮雨影响开始尝试写项目笔记)……每一项提升背后,都是无数个平凡却充实的日常瞬间。

又是一个周五的傍晚,凌空和苏暮雨留在空教室讨论遗迹三维建模的细节。夕阳透过窗户,将教室染成暖金色。

“这个地方的复原,我觉得可以参考同时期南方类似祭祀台的结构……”苏暮雨指着屏幕上的模型。

凌空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整:“有道理。这样修改……看起来更合理了。暮雨,多亏有你,不然这模型就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

苏暮雨摇摇头:“没有你的技术,我的考证也只是纸上的猜测。”

两人相视而笑。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夕阳移动的光斑和彼此清晰的呼吸声。

凌空看着苏暮雨被夕阳柔化的侧脸,心中那份情感愈发清晰和坚定。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

“叮咚——”凌空的手机突然响起邮件提示音,打破了静谧。

他略带歉意地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愣住了。

“怎么了?”苏暮雨关切地问。

凌空把手机屏幕转向她:“是……全国赛组委会转发来的邮件。国际青少年科学论坛的正式邀请函……下个月,在杭州。”

苏暮雨也愣住了,接过手机仔细看,眼中逐渐涌现出难以置信的惊喜:“我们……我们真的被邀请了!”

巨大的喜悦瞬间冲散了刚才那点微妙的氛围。两人激动地讨论起来,规划着下一步需要准备的材料、展示方案的升级、甚至还有一丝对国际舞台的憧憬和紧张。

离开学校时,天已经黑了。繁星点点,路灯明亮。

“又要开始新的备战了。”凌空语气中带着期待。

“嗯,”苏暮雨点头,眼中映着星光,“这次是更大的舞台。”

走到分岔路口,两人停下。

“暮雨,”凌空这次没有犹豫,“等从杭州回来……我有话想对你说。”

苏暮雨的心跳似乎漏了一拍,她抬起头,望着凌空在路灯下清晰而认真的眉眼,轻轻点头:“好。我……也有话想对你说。”

“那……明天图书馆见?讨论国际论坛的申请材料。”

“好,明天见。”

看着苏暮雨走向家门的背影,凌空感觉心中充满了一种温暖而有力的期待。熟练度面板上,无数技能的光芒静静闪烁,记录着成长,也预示着未来更广阔的旅程。

在飞云县这个宁静的小城里,凌空的高中日常还在继续。学习、技能提升、与青梅竹马们温馨有趣的互动、那份悄然生长的懵懂情感……所有这些平凡而珍贵的点滴,汇聚成他独一无二的青春时光。

前方,是国际论坛的挑战,是更深奥的知识海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心意,是与苏暮雨、苏晓晓、林雪他们继续同行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他知道,他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而熟练度面板,将会默默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