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血色白银 > 第29章 密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惟贤接过那封八百里加急的信函,入手沉甸甸的,火漆封印完整,上面盖着通政司的紧急印记。他挥退了侍卫,书房内只剩下他和沈沧澜两人。

他用银刀小心地裁开信封,抽出了里面的信笺。信纸是上好的宫廷用笺,带着淡淡的龙涎香气。张惟贤的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内容,脸色先是凝重,随即眉头微蹙,最后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他将信纸递给沈沧澜:“你也看看吧。”

沈沧澜双手接过,凝神细读。信的内容并非来自某位具体的官员,而是通政司转来的、内阁草拟、司礼监批红的廷寄。文辞骈俪,先是褒奖了张惟贤在杭州“查案勤勉,初具成效”,肯定了拿下赵德明、稳定地方秩序的功劳。但笔锋随即一转,强调“东南乃财赋重地,漕运关乎国脉,当以稳字为先,不宜牵连过广,致生民变”,要求他“把握分寸,速结漕银案,安抚地方,余事可从长计议”,最后提及“已另遣专员,协理善后,不日将至”。

信中没有明确指责,也没有具体指示,但字里行间透出的意味却再清楚不过——朝廷希望他见好就收,不要再深挖下去,尤其是不要再牵扯出更高层级的官员。那句“已另遣专员,协理善后”,更像是一种无形的掣肘和警告。

“大人…”沈沧澜放下信纸,心情复杂地看向张惟贤。他明白,这是来自朝廷最高层的压力,是博弈后的结果。那些隐藏在赵德明密信背后的势力,已经开始发力了。

张惟贤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久久不语。他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挺拔,却也透出一丝孤寂。

“你怎么看?”他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问道。

沈沧澜沉吟片刻,谨慎地组织着语言:“廷寄之意,是希望大人就此结案,将罪责限定在赵德明、谢家及四海帮部分首恶身上,避免波及过广,影响东南稳定。至于…那些流向京师的银钱,以及可能存在的…更高层级的关联,恐怕…是要就此揭过了。”

“是啊,揭过。”张惟贤重复了一遍,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三十万两漕银,十数条人命,最后只需要几个替罪羊,就能‘从长计议’了。”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沈沧澜:“沧澜,你觉得,我们该接受这个结果吗?”

沈沧澜感受到那目光中的重量,他知道这不是一个轻易能回答的问题。他深吸一口气,道:“卑职人微言轻,但窃以为,若就此结案,固然可以平息眼前风波,大人亦可回京复命,甚至因‘办事得力’而获嘉奖。但…但那些枉死的漕兵,那些被蛀空的国家帑银,还有…那些依旧隐藏在暗处,可能继续侵蚀国本的蠹虫…真的就能就此心安吗?”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然而,若违逆上意,执意深查…大人将要面对的,恐怕就不只是浙江的地方势力,而是…来自庙堂之上的惊涛骇浪。届时,恐非大人一人之力所能承受。”

他说出了最现实的困境。坚持正义,可能粉身碎骨;妥协退让,则违背初心。

张惟贤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他走回案前,手指轻轻拂过那封廷寄,仿佛在抚摸一块烫手的烙铁。

“是啊,惊涛骇浪…”他低语道,“本官离京之前,座师曾言,查案如行舟,需知进退,明得失。一味猛冲,舟毁人亡;一味退缩,随波逐流。”

他抬起眼,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但座师也说过,为臣者,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此案牵扯之广,危害之深,已非一省一地之事。若因畏惧权势,便放任蠹虫逍遥,我张惟贤,愧对身上这身官袍,愧对陛下信任,更愧对…那些死不瞑目的冤魂!”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大人的意思是…”沈沧澜精神一振。

“廷寄要我们‘速结案’,那我们就先‘结案’。”张惟贤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赵德明、谢秉坤、四海帮首恶,罪证确凿,依律严办,给朝廷、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这是明面上的‘结案’。”

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但暗地里,调查不能停!那些与京师往来的线索,那些尚未追回的巨额赃银,必须继续查下去!只是…方式要更隐秘,更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他看向沈沧澜,目光灼灼:“沧澜,这件事,本官需要可靠的人去做。你的‘星火’,或许正适合。”

沈沧澜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无比艰巨且危险的任务,但他没有任何犹豫,躬身道:“卑职愿效死力!‘星火’虽微,亦可燃原!”

“好!”张惟贤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日本官便会宣布,漕银案主犯已获,即将结案上奏。周廷璋那边,既然他如此‘识时务’,本官便暂时不动他,让他继续稳住浙江局面。至于四海帮…接受李魁的条件,但核心人员必须控制在我们手中。”

“那…京师派来的‘专员’…”沈沧澜提醒道。

“他来他的,我们查我们的。”张惟贤淡淡道,“只要明面上的案子结了,他便是来‘协理善后’的,而非来监督查案的。这其中的分寸,我们把握好便是。”

一场表面妥协、暗地较量的新棋局,就此铺开。张惟贤知道,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但他义无反顾。

“去吧,按照我们商议的去做。”张惟贤挥了挥手,“记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卑职明白!”沈沧澜肃然领命,转身退出了书房。

张惟贤独自留在书房内,再次拿起那封廷寄,就着烛火,看着它缓缓化为灰烬。

有些火焰,可以轻易被扑灭。但有些火种,一旦埋下,便会在黑暗中默默燃烧,等待燎原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