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排球少年:晴空启程 > 第52章 夏日的起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年级前辈的正式引退,如同为乌野高中排球部的辉煌夏日画上了一个庄重的句点。

更衣室里,泽村大地、菅原孝支、东峰旭的柜子已清空,只留下空荡荡的隔间,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那份由冠军荣耀和离别伤感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在队员们心中萦绕了数日。

然而,排球的季节从不因离别而止步,新的周期,已随着盛夏的热浪,悄然拉开了序幕。

全国大赛的余温尚未散尽,新的挑战已迫在眉睫——春季高中排球锦标赛(春高)的预选赛,将在几个月后举行。

失去了三年级核心的乌野,如同被抽掉了主心骨的殿堂,急需重建支撑的梁柱。

新任队长缘下力和副队长田中龙之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不再是只需跟随前辈冲锋陷阵的队员,而是需要引领队伍前行的舵手。

暑期集训的计划被迅速提上日程。

在乌养系心教练的主持下,新任正副队长、二年级骨干以及作为战术核心的影山、日向等人,连同经理晴,召开了第一次战术会议。会议的气氛严肃而务实。

缘下力作为队长,首先发言,语气沉稳但带着一丝紧张:“前辈们离开了,我们失去了大地学长的防守核心、菅原学长的组织调度和旭学长的强攻。

新的队伍,必须找到新的打法。”他看向影山、日向、月岛和山口,“你们四个,将是进攻的绝对核心。我们需要围绕你们,重新构建战术体系。”

田中龙之介用力点头,补充道:“防守端,我和西谷、木下他们会顶上来!但进攻的火力,尤其是关键分的把握,需要更强大的武器!”他的目光灼灼地看向日向和影山。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了影山飞雄身上。

作为二传手,球队的战术发起点,他的状态和思路,将直接决定新乌野的上限。

影山坐在那里,冰蓝色的眼眸扫过众人,目光沉静。

经过全国大赛的洗礼和伤病的磨砺,他身上的锐气并未减少,却多了一份沉稳。

他没有立刻发表长篇大论,而是将目光投向身旁的晴。

晴立刻会意,将准备好的平板电脑连接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

屏幕上显示出父亲星野宗一郎那套强大的分析系统界面,上面已经根据新队伍的阵容数据,生成了数套初步的战术模拟方案。

“根据现有人员的数据分析,”晴的声音清晰而专业,她操作着屏幕,“完全复制过去的战术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最大化现有核心的特点。”她调出影山、日向、月岛、山口四个人的技术特点分析图。

“影山君的组织能力和传球精度是基础,”晴指向影山的数据,“但我们需要开发更丰富的战术组合,减少对单一强攻点的过度依赖。”

“日向君的速度和爆发力是撕裂防线的利器,但需要更复杂的跑动掩护和更隐蔽的传球时机。”

“月岛君的拦网和快球是重要的得分手段和战术牵制。”

“山口君的后排进攻和稳定性需要加强,成为可靠的第二得分点。”

她一边说,一边展示着模拟的进攻路线图,将复杂的战术意图转化为直观的图像。

影山在一旁沉默地看着,偶尔会指出一两个细节:“这里,月岛的掩护启动再早0.3秒。”或者“日向的斜线跑动,可以更贴近边线,制造更大的拦网盲区。”他的补充精准而毒辣,完全基于对队友能力的深刻理解和球场空间的敏锐感知。

这种由数据支撑、核心球员深度参与的模式,让缘下、田中等人眼前一亮。

他们不再是盲目地摸索,而是有了清晰的方向。

会议效率极高,很快确定了暑期集训的重点:强化影山与各攻手之间的配合默契,尤其是开发月岛萤的快球战术和山口忠的后排进攻能力;演练以日向翔阳为核心的多点掩护跑动战术;同时,由二年级队员为核心,构建更加坚韧的防守体系。

集训在几天后正式开始。

夏日的体育馆,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闷热难耐。

但队员们训练的热情,却比天气更加炽热。

影山飞雄是训练场上最专注、也最严格的人。

他的左膝恢复得出奇地好,在佩戴着特制护膝的情况下,移动、起跳、传球都已看不出明显异常。

但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

每一次传球,他都追求极致的精准度和隐蔽性。

他会因为一个微小的配合失误而眉头紧锁,反复与攻手沟通,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日向!角度再压一点!速度不是唯一!”影山对着刚刚扣球出界的日向喊道。

“是!影山老师!”日向大声回应,没有丝毫抱怨,立刻跑回位置准备下一次尝试。

“月岛,拦网手型,右手指尖再向内收5度,扩大有效封堵面积。”影山指着慢动作回放对月岛说。

月岛推了推眼镜,淡淡地“哦”了一声,但下一次拦网时,手型确实做出了细微调整。

“山口,起跳时机,再果断0.1秒,抢在拦网成型前。”影山对山口忠指导。

山口认真点头:“是!影山君!”

影山不仅指导攻手,也同样严格要求自己。

他加练了各种困难姿势下的调整传球,模拟比赛中一传不到位的情况。

汗水浸透了他的训练服,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滴落在地板上,但他仿佛不知疲倦。

那种对排球近乎痴迷的专注和投入,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正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作为战术核心的职责。

晴的身影穿梭在训练场边。

她不再是仅仅记录数据,而是更加主动地介入到训练中。

她用平板电脑实时捕捉队员的技术动作,利用分析软件快速生成反馈图表,及时指出问题。

她会将影山某个精妙传球的慢放和数据分析拿给日向看,帮助他理解最佳的起跳点和击球时机;她会将月岛一次成功拦网的受力分析图展示给他,让他更清晰地了解如何发力最有效。

训练间隙,影山会走到场边喝水,晴会自然地递上毛巾和功能饮料,同时快速低声交流几句。

“刚才给山口的那个背传,旋转数据很好,但高度可以再低5公分,加快节奏。”晴看着数据说。

“嗯。下一组试试。”影山简短回应,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曲线图。

“日向的直线球成功率比斜线高12%,可以适当增加比例。”晴补充。

“知道。但斜线也要练,不能有短板。”影山抹了把汗。

两人之间的交流,专业、高效,带着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

那种共同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氛围,紧密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一天的训练结束后,队员们往往累得东倒西歪。

但影山常常会留下来加练。

有时是巩固当天练习的新战术,有时只是单纯地进行基础传球练习,寻找那种与指尖与排球最完美的触感。

体育馆的灯光下, 只剩下他一个人重复着枯燥动作的身影,以及坐在场边记录数据、或者安静地看着他训练的晴。

某个加练的夜晚,影山在进行跳发球练习。球一次次砸在对面的场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汗水已经让他的头发完全湿透,训练服紧紧贴在身上。但他依旧在调整着抛球的高度、挥臂的速度和击球点。

晴坐在场边的长凳上,没有记录数据,只是静静地看着。她能看出影山的疲惫,但他的眼神依旧专注。

终于,影山停下动作,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着气。

晴拿起水和毛巾走过去。

影山接过水,仰头喝了几大口,水流顺着他滚动的喉结滑落。他用手背抹了把脸,看向晴,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喂。”

“嗯?”晴抬头看他。

“春高……”影山的声音带着运动后的沙哑,目光望向空荡的球场,“能走多远?”

这不是疑问,更像是一种对未来的估量,或者说,是他内心期望的投射。

晴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的侧脸轮廓,沉默了几秒,然后非常认真地回答:“只要你的膝盖没问题,只要大家的心在一起……没有极限。”

影山闻言,转过头,冰蓝色的眼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他盯着晴看了几秒,然后几不可查地勾了一下嘴角:“啊。没有极限。”

他重新拿起一个球,走向发球区。

那个背影,在空旷的体育馆里,显得坚定而充满力量。

暑期集训在汗水和呐喊声中一天天过去。

新队伍在磨合中慢慢成型。影山和攻手们的配合越发默契,新的战术套路也逐渐熟练。

虽然过程中有磕绊,有失误,有争吵,但那种积极向上、渴望变强的氛围,始终笼罩着乌野排球部。

集训的最后一天,乌养教练安排了一场队内分组对抗赛,检验训练成果。

比赛异常激烈。影山所在的主力组,展现出了新的战术风貌。

他的传球更加多变,不仅与日向的快攻依旧犀利,与月岛的短平快配合也屡屡得分,甚至给山口忠传出了几个极其漂亮的后三进攻。

二年级的缘下、田中等人组成的防守阵线也异常顽强。

比赛结束后,队员们虽然疲惫,但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性,看到了队伍成长的潜力。

夕阳西下,队员们陆续离开体育馆。影山照例留下来收拾散落的排球。晴也在整理记录的数据。

空旷的体育馆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影山将最后一个球放进球筐,直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酸胀的肩膀。

他的目光落在自己左膝的护膝上,那里绣着的“王の翼”字样,在夕阳余晖下微微反光。

晴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今天的配合,比前几天流畅很多。”

“嗯。”影山应了一声,转头看向窗外被染成金红色的天空,忽然说:“夏天……才刚开始。”

他的意思是,集训结束,只是夏天训练的起点,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点了点头:“嗯。才刚刚开始。”

两人并肩站在空旷的场馆中,望着窗外的夏日暮色,都没有再说话。

一种无声的、关于未来的沉重与期待,在安静的空气中缓缓流淌。

王冠的重量已成为过往,而新的征程,伴随着夏日的热风,才刚刚吹响无声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