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留守的十七年 > 第559章 暑假前的躁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芳那瘦骨伶仃、眼泪汪汪的样子,像一根细刺,扎在我心口上,拔不出来,咽不下去,时不时就隐隐作痛。白天在地里干活,看着绿油油、壮实实的玉米杆,会想起她胳膊上那几道刺眼的青紫;晚上躺床上,听见窗外风吹玉米叶子的“沙沙”声,会想起她提着破篮子、一步三回头消失在晨雾里的孤单背影。老唐家那个院子,在我心里,彻底成了一块阴森森的、散发着霉味的疮疤,连带着对奶奶邱桂英那点残存的、因为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最后一丝丝复杂情绪,也彻底凉透了,只剩下厌恶和警惕。

但日子不等人,地里的庄稼更不等人。难过归难过,活计一点不能拉下。玉米到了灌浆的关键时候,缺了水、少了肥,秋天就得喝西北风。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挑水、施肥、除草,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学校那边,也像上了发条的闹钟,滴答滴答地催命。

眼看墙上的月份牌又撕下去厚厚一沓,离放暑假,满打满算就剩半个月了。空气里开始弥漫起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这气息,一半是期末考试逼近带来的紧张,像越来越近的闷雷,压在每个人心头;另一半,则是暑假漫长“自由”和繁重劳作交织在一起的、说不清是期盼还是发愁的复杂味道。

教室里,那股“恋爱风”、“追星风”好像被期末考试的“罡风”给吹散了不少。毕竟,成绩单要是太难看,回家屁股开花可不是闹着玩的。连最调皮捣蛋的马小军那几个人,上课也稍微收敛了点,至少不敢明目张胆地传纸条、吹口哨了,虽然课本底下可能还藏着半本皱巴巴的武侠小说。李洁老师的音乐课照常上,但明显能感觉到,大家唱歌的心思淡了,更多是借着音乐放松一下被公式、课文塞得满满的脑袋。李老师也理解,教两首轻松的歌,就留大半节课让我们自习。

下课铃一响,老师们抱着卷子、教案,脚步匆匆。办公室里,弥漫着油墨和粉笔灰的味道,还有老师们压低声音讨论复习重点的嗡嗡声。班主任罗伟业老师的脸,像块拧干了的抹布,整天皱着,课间十分钟都要挤出来讲两道应用题,唾沫星子横飞。连最漂亮的英语老师李萍,裙子的花色都素净了不少,讲课语速更快,下课夹着书就走,好像多待一秒都是浪费。

同学们呢,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课间,趴在桌子上补觉的多了,满院子疯跑的少了;讨论明星八卦的少了,互相问题目的多了。小燕燕也不再偷偷照小镜子了,而是拿着本英语书,嘴里念念有词,眉头拧成个小疙瘩。张小花也没闲心找我茬了,跟她那几个小姐妹凑在一起,愁眉苦脸地背政治题。

我也被这股紧张气氛裹挟着,不敢松懈。语文要背的课文、古文,像小山一样;数学的应用题,弯弯绕绕,解得人头大;英语单词,长得像蝌蚪文,背了忘,忘了背;历史年代、地理名词,更是搅成一锅粥。晚上我和小九小娴围坐在桌子旁,各自啃着书本。小九对着数学题抓耳挠腮,小娴小声读着课文,我则一遍遍默写那些拗口的之乎者也。眼睛熬得通红,哈欠连天,但不敢睡,生怕一松懈,就被别人甩下。爸妈在外面辛苦打工,供我们读书,要是考砸了,怎么对得起他们?

寨子里,大人们见面打招呼,也多了新内容。

“平萍,快考试了吧?复习得咋样?”

“可得用功啊!考好了,你爸妈脸上也有光!”

“暑假有啥打算?还上山挖药不?”

一提到暑假,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盼,是真盼!近两个月的长假,不用早起赶路,不用坐在教室里绷着神经,可以睡懒觉,可以……可是,这“自由”的代价,是更累人的活计!

暑假对我们来说,从来就不是玩耍的代名词。那是“搞副业”、贴补家用的黄金时间!爸妈不在家,光靠地里那点收成,也就刚够口粮。我们的生活费、平时的零用,大部分都得靠暑假自己挣。

往年暑假,我们仨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山!寨子后面那连绵的大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春天采茶,夏天挖药,秋天摘野果,冬天抓野猪野兔。暑假正是各种草药生长的好时候。半夏、柴胡、前胡、何首乌……这些名字,我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哪片山坡阳面子多,爱长什么药;哪条山沟潮湿,哪种药肥;我们都门儿清。天不亮就得起床,带上干粮和水,背上背篓,拿着小锄头,钻进雾气蒙蒙的山林。一待就是一天,蚊子咬,荆棘划,太阳晒,碰到蛇是常事。挖回来的草药,要仔细清理泥土,晾晒干,攒够一定数量,等到赶集日,背到乡上药材收购站去卖。价钱时好时坏,全看行情。好的时候,一个暑假下来,我们仨挣的钱,够一学期的开销还有富余;不好的时候,也就刚够买点文具。

除了挖药,还得照管地里的庄稼。玉米要追最后一次肥,要防着野猪来祸害。菜园里的菜,要浇水、捉虫。家里养的鸡猪,一天三顿不能少。这些活,都得我们姐弟仨扛起来。

想想即将到来的暑假,感觉比上学还累!骨头缝里都开始提前发酸了。但没法子,这就是我们的命。寨子里像我们这么大的娃,哪个暑假不是这么过的?只不过,别人家可能有大人帮衬着,而我们,只能靠自己。

唯一有点盼头的,是挖药时穿行在山林里的那份自在。虽然累,但大山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偶尔还能摘到甜甜的野莓子,或者发现一窝鸟蛋。那时候,可以暂时忘记课本和考试,忘记寨子里的闲言碎语,像个野孩子一样,在自然里撒欢。还有,就是挖到一株特别大、特别好的药材时,那种像捡到宝贝一样的惊喜。

“姐,暑假……咱们还去阴沟崖那边挖草药不?”小九一边挠头算题,一边闷声问,眼神里有点期待,又有点发怵。阴沟崖地势险,但柴草药最好。

“去!那边草药值钱!”我头也不抬,继续跟一道“鸡兔同笼”的难题较劲,“不过得小心点,上次差点摔沟里。”

小娴抬起头,小脸上满是憧憬:“姐,等卖了钱,能不能……给我买个新书包?我的都破了好几个洞了……”

“行!要是卖得好,给你买个带卡通图案的!”我答应着,心里盘算着今年的药价。

期末考,像一道高高的门槛,跨过去,就是汗水和希望交织的漫长暑假;跨不过去,可能就是一顿“竹笋炒肉”和爸妈失望的叹息。而暑假本身,则是另一场更具体、更劳累的“考试”,考的是我们的体力、耐力和养活自己的本事。

空气越来越燥热,知了在树上拼了命地叫,仿佛在给这紧张忙碌的期末和即将到来的艰辛暑假,奏响一支喧闹的背景曲。我甩甩头,把对暑假劳累的恐惧和对小芳的担忧暂时压下去,深吸一口气,重新聚焦在眼前密密麻麻的习题上。

先过了考试这关再说!一步一步来,日子,总得往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