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 > 第116章 羊城初印象 暗流已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羊城初印象 暗流已涌动

绿皮火车在轰鸣声中驶入了广州站。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和弥漫的蒸汽,李卫国一行五人——他本人、何森、林晓燕、李小红以及负责样品保管和体力活的年轻工人孙磊,提着大包小包,踏上了这片南国热土。

时值秋季,北国已有凉意,但广州的空气依旧湿热,带着一股咸腥的海风与蓬勃的生机混杂的特殊气息。站台上人流如织,嘈杂的粤语、普通话、甚至一些听不懂的外语交织在一起,各种穿着打扮的人摩肩接踵——有穿着朴素中山装的内地干部,有穿着花衬衫、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时髦青年,还有行色匆匆、拎着公文包,明显是商务人士模样的男女。

这种喧嚣、鲜活、甚至有些混乱的场面,让初次出远门的李小红和孙磊看得眼花缭乱,既感新奇又有些无所适从。何森虽然见识多些,但也忍不住推了推眼镜,仔细打量着这个与平县截然不同的世界。

林晓燕深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眼神清亮,低声道:“这就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气息。”

李卫国面色平静,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眼前的景象,比他记忆中前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广州,似乎更具原始的冲击力和活力。他沉声道:“都把精神打起来,看好自己的行李和样品箱,这里人多眼杂。”

他们随着人流挤出火车站,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人震撼。宽阔的站前广场上,车水马龙,公交车、出租车(虽然大多是老旧的上海牌和少量进口车)、以及大量的自行车穿梭不息。广场周围,高楼虽然不算太多,但已有几栋十几层的建筑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巨大的广告牌鳞次栉比,上面画着色彩鲜艳的商品图案和繁体字、英文的商标。

“我的乖乖……这楼可真高!”孙磊仰着头,忍不住惊叹。

“那边……那是麦当劳吗?”李小红指着远处一个醒目的红黄色“m”标志,她在杂志上看到过。

何森赶紧招呼了一辆看起来能装下他们和行李的出租车,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费力地说了半天,才让司机明白了他们要去的目的地——广交会为他们这些外地参展商安排的指定招待所。

出租车行驶在广州的街道上,车窗外闪过的景象更让来自内陆小城的他们感到目不暇接。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霓虹灯招牌即使在白天也有些亮着,播放着当下流行音乐的录音机声音从一些店铺里传出。人们的穿着更加色彩斑斓,步伐也更加匆忙。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时间就是金钱”的紧迫感。

“卫国,你看。”林晓燕轻轻碰了一下李卫国的胳膊,示意他看向路边一个书报亭。只见亭子的显眼位置,赫然摆放着几份熟悉的报纸,其中一份正是刊载了那篇攻击文章的《经济参考报》。

李卫国的眼神微微一凝。看来,那股暗流比他们想象的传播得更快、更广。

何森也看到了,脸色沉了沉,低声道:“动作真快。”

出租车最终停在了一栋看起来有些年头,但还算整洁的招待所门前。办好入住,放下行李,几人也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清点带来的样品和宣传资料。样品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检查,一路颠簸,幸好保护得当,并无损坏。看着这些凝聚了心血的新款皮具,几人心头稍定。

李卫国吩咐道:“小红,孙磊,你们留在房间,看好样品和重要物品,寸步不离。何森,晓燕,我们出去一趟,先去广交会展馆附近熟悉一下环境。”

三人走出招待所,再次融入广州繁忙的街头。他们按照路牌指示,朝着流花路展馆的方向走去。越靠近展馆区域,气氛越是热烈。随处可见挂着不同单位胸牌的人员,各种口音的普通话充斥耳边,甚至能看到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翻译的陪同下走过。

终于,那片庞大的、在图片上见过多次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庄严的广交会牌匾,熙熙攘攘的入口,以及那无形中散发出的商业竞争气息,都让林晓燕和何森感到一阵心悸般的激动与紧张。

李卫国站在人群中,眺望着那象征着一个时代商业脉搏的展馆,目光深沉。这里,就是他们即将面对的战场。

就在这时,旁边几个同样像是参展商模样的人的对话,隐约飘进了他们的耳朵。

“……听说了吗?今年皮革制品区有个乡镇企业也混进来了……”

“乡镇企业?来做什?卖箩筐还是卖山货?”

“好像叫什么……青山公司?省报前几天还点了名,说他们不自量力……”

“呵呵,看来这届广交会还挺‘热闹’……”

那几人说笑着走远了。

何森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林晓燕的眉头也紧紧蹙起。

李卫国站在原地,面无表情,只有插在裤兜里的手,悄然握成了拳头。

暗流,已然涌动。人未至,名已“扬”。

这广交会的第一道门槛,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来得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