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那番近乎苛刻的否定和“推倒重来”的指令,像一场凛冽的寒风,吹散了设计团队心头残存的侥幸与自得,却也意外地催生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会议室里弥漫的低气压,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混合着焦虑、不服与背水一战的情绪所取代。
小刘带着设计部的人,把自己关进了那间临时充当设计室的仓库。何森搬来了他能找到的所有国外时尚杂志、印刷精美的产品图册,甚至还有一些托关系弄来的海外明信片和海报。林晓燕也泡在了里面,她没有直接画图,而是带着大家一页页地翻看,一字一句地分析。
“看这个包的线条,极其简洁,没有任何多余装饰,但你看它的弧度,是不是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
“注意这个颜色的搭配,灰蓝和米白,饱和度很低,放在一起非常舒服、高级。”
“还有这个,功能设计!你看它内侧的口袋分割,多么合理,充分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她不是在教他们模仿,而是在引导他们感受,理解所谓“国际范儿”背后的设计哲学——简约中的精致,实用下的美感,以及对材质本身最大程度的尊重和展现。
“李总说的对,我们不能只卖‘中国’的标签。”林晓燕指着图册上一款经典的皮包,“我们要做出拥有我们自己气质,但审美上又能被广泛接受的东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是皮料!是我们对皮革的处理工艺!我们要让皮料自己说话。”
小刘盯着那些充满设计感的图片,又看看之前被否决的、带着明显“嫁接”痕迹的草图,眼神从迷茫渐渐变得清明。他猛地抓起炭笔,在一张新的稿纸上刷刷地画了起来。他没有画任何具体的纹样,而是开始勾勒流畅的、富有几何感的轮廓,重点强调皮料自然的包裹感和垂坠感。
“去掉所有多余的装饰线!”他一边画一边喃喃自语,“扣具……扣具要最简单、最精致的金属扣,或者,干脆就用皮绳和磁吸?内衬……用低调的提花绸,颜色要雅致……”
其他的设计人员也仿佛被点燃了,纷纷拿起笔,不再纠结于如何“体现”文化,而是专注于形体、结构、色彩与功能的和谐统一。有人尝试将水墨画中“留白”的意境运用到皮面的分割上;有人琢磨着能否将书法中“飞白”的笔触,通过特殊的压印工艺隐约呈现在皮革表面;还有人开始研究传统服饰中的盘扣结构,思考如何将其简化、变形,成为一种兼具东方美和实用性的独特扣合方式。
仓库里彻夜灯火通明,草图一张张被画出,又一张张被否定,讨论声、争论声不绝于耳。饿了就啃一口冷馒头,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李卫国没有再来催促,但他让食堂每天准时送来热乎的饭菜,并嘱咐任何人不得打扰设计部的“闭关”。
三天期限到的那个早晨,小刘和几个核心设计人员,带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一身烟味,抱着一摞新的设计稿,走进了李卫国的办公室。他们的脚步有些虚浮,但眼神里却燃烧着一种异样的光芒。
李卫国和林晓燕早已等在那里。
小刘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设计稿在办公桌上一一铺开。
这一次,没有喧宾夺主的夸张造型,没有生硬的文化符号。展现在眼前的,是线条利落、结构明晰的公文包,强调的是皮革本身的光泽与挺括;是款式简约大方、配色优雅柔和的女式手提包和单肩包,仅在细节处,如内衬的暗纹、扣饰的独特形状上,透露出一点耐人寻味的巧思;还有几条皮带,皮面处理得极为细腻,带扣设计得简约而富有质感……
所有的设计,都透着一股“少即是多”的克制,以及一种对材质本身的高度自信。
李卫国一张张仔细地看着,手指在设计稿上缓缓划过,久久没有说话。
小刘和其他设计人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他。
终于,李卫国抬起头,目光扫过眼前这群疲惫却眼神炽热的年轻人,他的嘴角,慢慢勾起了一个清晰的弧度。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但声音里充满了肯定和赞赏,“就是这个方向!”
一瞬间,设计部的所有人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几乎要瘫软下去,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激动!他们做到了!他们真的在迷宫中找到了那条正确的路!
“立刻打样!”李卫国没有丝毫耽搁,拿起其中几份他认为最具潜力的设计稿,“样品车间全力配合!赵厂长,还是那句话,不惜工本,我要看到最完美的实物!”
新的设计稿被火速送往样品车间。这一次,老师傅们拿到图纸,没有再提出异议,反而啧啧称赞。
“这样子看着就舒坦!”
“是啊,不花哨,有筋骨!”
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备受鼓舞的士气,样品制作的速度快得惊人。最好的皮料被再次启用,老师们傅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将图纸上简约的设计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实物。每一个缝线,每一个边缘,都处理得一丝不苟。
几天后,当崭新的样品再次摆放在会议室时,整个筹备小组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款男式公文包,皮质坚挺,线条流畅,金属扣件闪烁着低调的光芒,整体透出一股干练、可靠的气质。
那款女式单肩包,造型优雅,皮料柔软而富有韧性,搭配着精心调制的哑光色调,显得既时尚又知性。
甚至那条看似简单的皮带,也因皮面的出色处理和带扣的巧妙设计,显得格外出众。
它们没有声嘶力竭地呐喊“我是中国的”,但它们沉稳、内敛、注重细节和质感的美学,本身就带有一种东方的、含蓄而自信的韵味。
“太好了!”李建国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脸上乐开了花。
陈总经理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连连点头。
何森拿着样品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惊叹:“这才是能拿得出手,能和国外品牌掰掰手腕的东西!”
林晓燕看着这些凝聚了大家心血的样品,又看看身边虽然疲惫却眼神熠熠生辉的李卫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自豪。
李卫国抚摸着那光滑而充满质感的皮面,终于露出了一个多月来最为舒展的笑容。
破茧成蝶,虽过程痛苦,但终见曙光。
广交会的征程,此刻,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他们手中,终于握有了第一张像样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