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t公司技术断供的阴云,沉重地笼罩在每个人心头。林峰在京城酒店套房里几乎彻夜未旦,那份呈送更高层级的紧急情况汇报字斟句酌,既要说明情况的极端严峻性,又不能显得惊慌失措,还要清晰地阐述“玄鸟”技术对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重大意义。
清晨,材料终于以绝密渠道发出。但林峰知道,等待上层反馈和协调需要时间,而他最耗不起的就是时间。他必须立刻启动“第二条腿”——寻找国内替代方案。
他再次拨通了老领导的电话,声音因熬夜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老领导,您昨晚提到的国内几家有可能攻关类似技术的单位,能否给我更具体的信息?尤其是……哪家最有希望,或者说,哪家的负责人最有魄力和担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回忆和权衡。“……北方工业集团下属的第七〇三研究所,他们一直在搞高精度数控系统和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带头人姓张,张克艰,是个技术上的‘硬骨头’,认死理,但也最痛恨被人卡脖子。不过……”老领导顿了顿,“他们属于军工系统,门槛高,而且任务排得很满,能不能说动他们接这个急茬,就看你的本事了。我可以帮你递个话,约个见面机会,但成不成,我打不了包票。”
“有这个机会就够了!谢谢老领导!”林峰精神一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必须抓住!
几乎同时,省城和青州两条线也传来了消息。
吴婷汇报:“主任,产业链稳固发展基金的方案省里已经原则同意,正在走快速流程,周市长在青州同步推动了配套政策,预计三天内可以发布首批支持企业名单和细则,这对稳定上游供应商情绪应该有帮助。”
许薇的声音则依旧疲惫但带着一丝攻坚克难后的亢奋:“林主任,应急攻关小组已经成立,我们连夜分析了Imt技术的核心难点和可能的替代路径。目前有两个方向:一是尝试用我们现有的、精度稍低的国产数控机床,结合我们自主开发的特殊磨削工艺和软件补偿算法,看能否逼近Imt的加工水平,但这需要大量实验和时间;二是……我们查到日本有一家叫‘森精工’的企业,有一款性能接近Imt的设备,但价格更高,而且对华销售一直有限制,需要特殊的出口许可。”
“两条腿走路!”林峰立刻指示,“许博士,你全力主攻第一条技术替代路径,需要什么资源,直接向吴婷提,省里和中心全力保障!第二条路,日本‘森精工’那边,我来想办法接触和沟通,双管齐下,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条线上!”
安排完省里的工作,林峰立刻让李锐动用所有信息渠道,调查日本“森精工”的背景、对华销售政策、关键决策人以及……是否存在绕过或加快出口许可的可能。他知道,这同样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但必须去尝试。
下午,按照老领导的安排,林峰来到了位于京城北郊的北方工业集团总部。与发改委大楼的现代感不同,这里的气氛更加肃穆和内敛,门口的卫兵检查异常严格,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保密和重任在肩的气息。在一位秘书的引导下,他走进了第七〇三研究所所长张克艰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甚至有些陈旧,但整洁异常。墙上挂着巨大的机床结构图和各种荣誉证书,书架上塞满了技术书籍和外文期刊。张克艰是一位身材不高、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正伏在案头看着一张复杂的图纸,听到动静抬起头,目光锐利如鹰,透过镜片打量着林峰,没有任何寒暄。
“张总工,打扰了,我是S省发改委的林峰。”林峰主动上前,恭敬地伸出手。
张克艰只是微微颔首,并没有握手的意思,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老领导打过招呼了,说你们遇到点麻烦?Imt卡脖子了?”他语气直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林峰坐下,将Imt断供的情况以及“玄鸟”技术面临的困境,言简意赅地做了说明,重点强调了其对打破国外垄断、保障国家高端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大意义。
张克艰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图纸上划动着,直到林峰说完,他才缓缓开口:“Imt的第七代磨床,核心是它的多轴联动精度、在线监测补偿系统和专用的磨削软件算法。国内不是没人搞,难,投入大,见效慢,很多单位不愿意下这个苦功夫。”他抬起眼皮,看着林峰,“你们那个‘玄鸟’减速器,精度要求确实变态。就算我们所有所里最好的资源,也不敢打包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Imt的水平,而且……我们所任务很重,国家的重点项目排着队。”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但林峰并没有气馁。他从张克艰的眼神深处,看到了一丝不甘和跃跃欲试的光芒。这位老专家,并非完全无动于衷。
“张总工,我明白您的难处。”林峰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而炽热,“但我们没有退路了!Imt敢在这个时候断供,就是看准了我们短期内无能为力!这不仅仅是卡我们一个项目,更是打我们整个中国高端制造的脸!如果我们这次低头了,认输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Imt站出来,卡我们更多的脖子!”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知道您和您的团队,是国内最有能力、也最有骨气攻克这类难题的。我们不需要您立刻打包票,只需要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提供‘玄鸟’所有的技术参数和加工要求,可以提供最详尽的测试反馈,甚至可以联合成立攻关小组,资源共享!我们不是在请求施舍,是在邀请您和您的团队,一起打一场关乎国家产业尊严的攻坚战!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林峰这番话,没有一句空泛的口号,全部落在了技术、合作和国家责任的实际层面上,更是直接点燃了张克艰这类老派技术专家内心深处最看重的东西——技术报国的情怀和挑战顶尖难题的渴望!
张克艰沉默了,手指敲击桌面的速度加快了些,显示出内心的激烈斗争。办公室里只剩下墙上挂钟滴答作响的声音,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车辆行驶声。
良久,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图纸都跳了一下:“他娘的!洋鬼子欺人太甚!这个骨头,我们七〇三啃了!”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峰:“但是,林主任,丑话说在前头。第一,这是合作研发,不是你们下单我们生产,风险共担;第二,我需要你们那个‘玄鸟’团队最核心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特别是那个叫许薇的女娃,我听说过她,是个搞技术的料!第三,时间我不敢保证,但我会亲自挂帅,调动所里最强的力量,全力以赴!”
“没问题!一切按您说的办!”林峰心中一块大石轰然落地,激动地站起身,“谢谢张总工!”
“别谢我。”张克艰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近乎顽固的执着,“要谢,就谢你们自己搞出了争气的技术,谢咱们还有这么多不肯服输的人!”
离开北方工业集团,坐进车里,林峰才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袭来,但更多的是一种绝处逢生的振奋。军工系统的门,终于被他敲开了一条缝!虽然前路依然艰难,技术攻关充满未知,但至少,他们有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有了自力更生的方向!
他立刻将这个消息通知了许薇。电话那头,许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巨大的压力:“七……七〇三所?张克艰总工亲自挂帅?主任,我……我们一定配合好!我马上带核心团队准备资料!”
与此同时,李锐那边也传来了关于日本“森精工”的初步消息:「峰哥,‘森精工’态度暧昧,表示需要评估,但透露如果能有‘强有力的第三方担保’和‘特殊的贸易通道’,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这个‘第三方’和‘通道’,恐怕还得从更高层面想办法。」
两条线,一条立足国内自主攻关,一条尝试外部突破,都看到了微弱的曙光,但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林峰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袁家以为一招技术断供就能将他置于死地,却没想到,反而激发了他和更多人破釜沉舟、自力更生的决心!这场围绕国家级中心的博弈,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向着更深远、更壮阔的层面演变。
他知道,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