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黎明永铸
1. 【钟鸣】黎明唤醒
一九四九年五月下旬的那声巨响,如同撕裂天幕的霹雳,不仅震撼了西安城的砖石土木,更深深凿入了数十万市民的灵魂深处。
钟楼的爆炸与熊熊火光,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成了古城上空最刺目、最悲怆的灯塔。那不是节日的焰火,那是英雄的丧钟,是用血肉之躯撞响的、警醒世人的洪钟大吕!
当灼热的气浪散去,当纷飞的瓦砾尘埃落定,曙光终于怯怯地探出头,照亮了钟楼广场满目疮痍的景象。焦黑的木梁斜刺而出,残缺的护栏诉说着昨晚的惨烈,青石地板上遍布着爆炸的灼痕与暗红色的、已经干涸的血迹。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东西烧焦后混合在一起的、令人作呕的气味。
人群并未散去,反而越聚越多。他们围在警戒线外,鸦雀无声,脸上交织着惊恐、茫然、以及一种逐渐清晰的、被真相撞击后的震撼与悲痛。昨夜陆明远那通过扩音器传出的、字字泣血的控诉,言犹在耳;徐远舟那阴鸷的面容和“壁虎”组疯狂的枪火,历历在目;最后那石破天惊的爆炸,更是将所有的谎言、猜疑和暧昧,炸得粉碎!
无需再多言。陆明远用他最后的存在,完成了最彻底的澄清。他不是叛徒,他是与敌特头目同归于尽的英雄!那些关于他的污蔑,在此刻这惨烈的现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如同阳光下的霜露,瞬间消融。
军管会的反应迅速而有力。在爆炸发生后极短的时间内,更多的公安部队和武装人员开赴现场,彻底控制了局面,扑灭余火,清理现场,收殓残骸(尽管已难以分辨),并开始疏散和安抚受惊的民众。几位军管会的高级领导亲临现场,他们站在那片焦土前,脸色铁青,目光中充满了震惊、愤怒,以及一种被敌人欺瞒到眼皮底下的羞耻感。
真相,以最残酷的方式,摆在了他们面前。
当天下午,西安市的街头巷尾,各处的布告栏上,都贴出了加盖着军管会鲜红大印的《告全市人民书》。公告以沉痛的笔触,简要说明了昨夜钟楼事件系垂死挣扎的敌特“壁虎”组残余分子,在其首领徐远舟带领下,意图负隅顽抗,围攻我革命干部陆明远同志。文中明确肯定陆明远同志“在与敌特分子的最后斗争中,英勇顽强,宁死不屈,最终与敌酋徐远舟及多名骨干同归于尽,以生命扞卫了革命气节,证实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公告严厉驳斥了此前关于陆明远同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指出这是敌特分子“穷凶极恶、混淆视听”的卑鄙伎俩。最后,公告郑重宣布:鉴于敌特分子活动之猖獗,危害之严重,军管会决定,即日起,发动全市范围的、彻底的“反特肃清运动”!号召全市人民提高警惕,积极检举揭发一切可疑分子和破坏活动,协助政府,彻底铲除“壁虎”等一切敌特潜伏组织,扞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反特肃清运动”!
这六个字,像投入滚油的冰块,瞬间在西安城炸开了锅。公告的内容,尤其是对陆明远的正名和对“壁虎”组的公开定性,如同一道强烈的闪电,劈开了多日来笼罩在古城上空的迷雾。人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茶馆里,饭桌上,车间内,校园中……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昨晚的钟楼爆炸、陆明远的悲壮牺牲和即将展开的肃反运动。
恐惧开始转化,愤怒开始凝聚。许多原本对谣言将信将疑的人,此刻羞愧难当;许多曾被敌特欺压或目睹过其恶行的人,此刻愤慨激昂;更多普通的市民,则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参与感——保卫新生的政权,清除隐藏的毒瘤,人人有责!
军管会大楼内,气氛肃杀而高效。一份份命令从指挥部发出,公安、民兵、各街道、各单位都被迅速动员起来。基于陆明远以生命换来的、对“壁虎”组核心成员的精确“定位”(尽管是毁灭性的),以及事件中暴露出的其他线索,一张天罗地网正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撒开。排查、搜捕、审讯……一场铲除毒瘤的风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席卷了整个西安。
而在市公安局电讯科,江静云也通过内部渠道,第一时间得知了钟楼发生的一切和那份《告全市人民书》。她独自坐在值班室里,窗外是忙碌而紧张的肃反气氛。她没有流泪,只是紧紧攥着胸前衣襟内那枚冰冷的、象征着传承的钥匙——那是开启密档隐藏处的钥匙。掌柜的用他最壮烈的方式,完成了他的使命,证明了所有人的清白。现在,轮到她了。守护密档,等待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她望向窗外,阳光正好,洒在新生西安的街道上。钟楼的残骸仍在冒着一缕缕青烟,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也像一座无声的丰碑。
那声爆炸的余响,如同不息的钟鸣,不仅唤醒了古城,更涤荡了污浊,为一个崭新时代的真正到来,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黎明,终于在血与火的洗礼后,不可阻挡地到来了。而彻底铲除“壁虎”残余网络的战斗,也进入了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