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晚晴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演示台边缘,示意工作人员切换大屏幕。面瞬间切换到培养皿的实时高清放大镜头。那个模拟伤口,原本深红色的组织损伤处,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淡粉色的新生组织覆盖,就像延时摄影下花朵绽放的过程。排的几位科学家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修复速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已经超出了我们对生物制剂的认知范畴。“

安德森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猛地抓住旁边技术人员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对方的皮肉里,低吼:“这一定是作假!快,找人上台验证!“

那名技术人员吃痛地皱了皱眉,但还是点了点头。

一名m国代表团成员站起身,试图冲上台,却被华国代表团的安保人员礼貌但坚决地拦下。

“先生,请保持秩序。“安保人员的声音不大,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建国沉着地对主席台说:“为了确保公正性,我建议请一位中立的志愿者上台,让我们共同见证科技的力量。“

话音刚落,一位来自北欧某国的生物学研究员主动举手:“我愿意。“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无框眼镜,神情严谨。从座位上站起来时,目光里满是对科学的纯粹好奇。

苏晚晴微微颔首,做了个“请“的手势。

志愿者走上台,在众目睽睽之下挽起袖子。他手背上有一处陈旧的、尚未完全愈合的小划伤,大约两厘米长,边缘还有些泛红。

“这是我上周在实验室不小心划伤的。“他用英语解释道,声音平稳,“一直没有完全愈合。“

苏晴没有使用她之前演示的那支试管,而是从陆长风准备的备用盒中,取出了一个外观朴素的小瓶子。

她拧开瓶盖,对志愿者说:“请您用一点点涂抹在伤口上。“

志愿者接过瓶子,犹豫了一下。围的科学家们纷纷鼓励:“试试看。““这是难得的机会。“

他沌珠内,深吸一口气,用指尖蘸取了一点点膏体。

陆长风站在后方,目光却锁定在安德森团队的方向。他注意到,安德森正对着他的技术人员做着手势,那个动作很隐蔽,但在陆长风眼里无所遁形——那是一种特殊的暗号,像是在下达某种指令。

陆长风眼神一冷,立刻通过加密频道低声说:“注意安德森团队,有异动。“

耳机里传来简短的回复:“收到。“

台上,志愿者将膏体涂抹在伤口上。作很慢,很谨慎。

会场内的静默达到了极点。连空调的嗡嗡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苏晚晴保持着微笑,双手自然地垂在身侧。她知道,这是决定性的时刻。

五秒。秒。

志愿者的眼睛突然瞪大了。

他盯着自己的手背,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什么,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怎么样?“台下有人忍不住问。

志愿者抬起头,声音里带着震惊:“我……我感觉到了。伤口在……在发热,但不是灼烧的那种热,是一种很温和的、像是细胞在活跃的感觉。“

他顿了顿,又低头看向手背。

“天哪……“

伤口边缘泛红的部分,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新生的皮肤组织从伤口中央向外扩散,颜色从淡粉逐渐变成健康的肤色。

三十秒。

伤口已经愈合了一半。

一分钟。

伤口完全闭合,只留下一道极浅的痕迹,如果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志愿者呆呆地站在台上,反复看着自己的手背,像是在确认这不是幻觉。

“这……这简直是奇迹。“他用英语喃喃自语,随即转向苏晚晴,深深鞠了一躬,“苏博士,您的成果将改变整个医学界。“

苏晚晴微微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但她的目光,却扫向了安德森团队的方向。

安德森的身体晃了晃,脸色惨白如纸。他感觉天旋地转,耳边嗡嗡作响。骄傲、名誉、毕生的心血,在这一刻,被那一道愈合的伤口彻底碾压。

而就在这时,陆长风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细节。

安德森身边的那名核心技术人员——戴着金边眼镜、气质严谨的男人,在看到志愿者手背上完美愈合的伤口时,眼中闪过的不是愤怒或不甘,而是一种混杂着难以置信、痴迷与狂热的复杂光芒。

那是一个真正的技术信徒,在见到“神迹“时才会有的眼神。

陆长风眯了眯眼睛。上,苏晚晴也捕捉到了那个转瞬即逝的眼神。

她的心微微一动论的辩驳已经结束,但战争的格局,才刚刚开始。建国站起身,声音洪亮:“感谢苏博士的精彩演示。现在,我宣布——“

就在这时,会场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陆长风的耳机里传来急促的声音:“队长!刘某逃跑了!他身上有武器!“

陆长风霍然起身,眼神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