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64章 获得公益影视奖:实至名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4章 获得公益影视奖:实至名归

《指尖的光芒》上映半年后,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公益影视盛典在京举行。当主持人念出“年度最佳公益电影——《指尖的光芒》”时,国家大剧院的颁奖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陈曦带领“忠犬联盟”全员、影视主创团队,以及王大姐、小敏等5位帮扶对象代表共同登台领奖,手中沉甸甸的奖杯,不仅是对电影艺术价值的认可,更是对“非遗+公益”模式的最高褒奖,实至名归。

荣耀时刻:帮扶对象同台领奖,光芒属于每一个人

本次公益影视盛典以“光影铸魂,公益同行”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优秀的公益影视作品、主创团队和公益人士。《指尖的光芒》凭借在非遗传播、公益落地、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了“年度最佳公益电影”“年度最具影响力公益作品”“年度公益人物(集体)”三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

颁发“年度最佳公益电影”奖项时,颁奖嘉宾——国内知名公益组织负责人李娟女士走上舞台,语气真挚:“《指尖的光芒》是一部用真实打动人心、用行动践行公益的佳作。它没有华丽的特效,却用平凡人的故事传递出最温暖的力量;它没有高额的商业回报,却将16.8亿元票房全额捐赠公益,让无数人通过非遗改变生活。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公益影视的胜利,更是文化传承与公益帮扶的双赢。”

当陈曦、周教授、江澈、苏晚等主创与王大姐、小敏、李阿公等帮扶对象一起走上领奖台时,现场掌声再次响起。王大姐穿着自己编织的竹纹外套,手里紧紧攥着奖杯,激动得声音哽咽:“没想到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这个奖杯,属于每一个坚守非遗的匠人,属于每一个被非遗改变的人,更属于每一个支持公益的观众。”

小敏捧着奖杯,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谢谢电影让更多人认识我,谢谢大家喜欢非遗手作。这个奖杯,会激励我继续编竹编,做更多好看的作品。”李阿公则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奖项是对非遗传承的肯定,我会带着年轻徒弟们,好好把老手艺传下去,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陈曦作为代表发言,她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和帮扶对象,眼中满是感动与坚定:“这个奖杯,不是我们某个人的荣誉,而是属于所有为非遗公益事业付出的人——坚守手艺的传承人、勇敢追梦的帮扶对象、零片酬加盟的演员、默默支持的观众。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荣誉与责任,继续推进非遗公益事业,让光影的力量持续照亮公益之路。”

获奖理由:真实为基,公益为魂,影响深远

《指尖的光芒》获得三项大奖,并非偶然。盛典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精准概括了电影的核心价值与社会意义:

年度最佳公益电影

“影片以‘非遗+公益’为核心,通过三条真实的故事线,生动展现了非遗在乡村振兴、心灵治愈、文化传承中的多元价值。叙事朴实无华却直击人心,演员表演真挚自然,将平凡人的坚守与成长、公益的温暖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不刻意煽情、不消费苦难,以真实为基、以温暖为翼,让观众在感动中产生共鸣,在共鸣中主动参与公益,实现了公益传播的最佳效果。”

年度最具影响力公益作品

“影片上映后,票房达23.6亿元,全额捐赠16.8亿元用于非遗公益项目,带动55个非遗扶贫工坊落地,惠及8万多名特殊儿童和困境群众,培养500名年轻传承人,形成了‘观影-感动-行动-受益’的完整公益闭环。影片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超50亿,引发全民关注非遗公益热潮,推动‘非遗+公益’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社会影响力深远,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全新范式。”

年度公益人物(集体)——“忠犬联盟”

“‘忠犬联盟’团队坚守非遗传承与公益帮扶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长久陪伴与守护’的承诺。他们打造‘非遗+科技+公益’的创新模式,让非遗从博物馆走向生活,让公益从口号变为现实。他们全程参与电影创作,确保故事真实还原;电影上映后,持续推进公益项目落地,建立‘非遗帮扶基金’长效机制,用匠心守护非遗,用爱心传递温暖,是公益事业的坚定践行者与推动者。”

这些获奖理由,不仅是对电影的肯定,更是对“忠犬联盟”多年来坚守非遗公益事业的认可。正如组委会评价:“《指尖的光芒》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不仅在于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更在于背后有一群真正热爱非遗、践行公益的人。他们用行动证明,平凡人也能通过坚守与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反响持续:荣誉加持,公益再启新程

获奖消息公布后,全网再次掀起“非遗公益热”。#指尖的光芒公益影视奖大满贯# #非遗公益实至名归# 等话题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祝贺:“恭喜《指尖的光芒》!这个奖太实至名归了!”“用真实故事做公益,用全部票房做慈善,这样的电影值得所有荣誉!”“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让公益被更多人看见,让非遗被更多人热爱!”

荣誉的加持,让非遗公益事业获得了更多资源与关注。多家国际影视公司主动联系剧组,希望购买《指尖的光芒》海外发行权,让中国非遗公益故事走向世界;更多企业与“非遗帮扶基金”达成长期合作,提供资金、技术、渠道等方面的支持;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非遗扶贫、非遗疗愈项目落地,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忠犬联盟”团队没有沉浸在荣誉中,而是迅速启动了新的公益计划。陈曦介绍:“借助电影获奖的契机,我们将推出‘非遗公益出海计划’,把‘非遗+公益’的中国模式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外华人社区建立非遗扶贫工坊,开展非遗疗愈项目,让中国非遗文化与公益理念走向世界。”

具体规划包括:在东南亚、欧洲的5个海外华人社区建立非遗扶贫工坊,带动当地华人华侨就业;与海外10所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开展非遗疗愈课程;举办“全球非遗公益论坛”,邀请各国非遗传承人、公益人士交流经验;推出多语言版本的《指尖的光芒》,在海外公益放映,传播中国非遗文化与公益精神。

江澈、苏晚等演员也表示,将继续支持非遗公益事业:“获得荣誉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广非遗公益故事,参与公益志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支持公益。”

尾声:以荣誉为翼,向世界传递温暖

公益影视盛典落幕当晚,“忠犬联盟”团队与帮扶对象代表、影视主创团队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获奖的喜悦,规划着未来的公益之路。奖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与坚定。

这部电影,从真实的非遗公益故事出发,用光影传递温暖,用票房践行公益,用荣誉证明价值。它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非遗的魅力、公益的力量,更让中国“非遗+公益”的模式获得了广泛认可。

未来,“忠犬联盟”的六人,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带着帮扶对象的期待,带着观众的信任,在“文明互鉴·世界共享”的征程中继续前行。他们将以荣誉为翼,以初心为舵,让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让公益的温暖跨越国界,让指尖的光芒汇聚成照亮全球的火炬,传递坚守与热爱,书写文明互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