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31章 团建结束:彼此关系更融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1章 团建结束:彼此关系更融洽

海边的晨光带着清新的咸湿气息,透过度假别墅的落地窗洒进房间。陈曦睁开眼,耳边传来沈亦舟和赵村长的笑闹声,起身走到露台,正看见两人蹲在地上,摆弄着昨晚没做完的贝壳竹编挂饰。这场为期三天的海边团建,在不知不觉间已近尾声,而空气中弥漫的,不是离别伤感,而是愈发浓厚的温情与默契。

临别小聚:厨房里的默契协作

收拾行李前,大家提议一起做顿早餐,算是为这次团建画上圆满的句号。没有提前分工,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厨房里满是温馨的烟火气。

赵村长依旧是掌勺主力,他从竹编篮里拿出新鲜的面粉和鸡蛋,打算做竹编笼屉蒸的发糕。“用竹笼蒸出来的糕,带着竹子的清香味,大家尝尝我的手艺。”他一边揉面,一边笑着说。沈亦舟主动打下手,帮着清洗水果,还别出心裁地用黄瓜和圣女果,摆成非遗纹样的造型,摆在餐盘里格外精致。

林砚舟则在一旁研究起新的吃法,他看到桌上的紫菜,想起海边的渔家风味,便试着用竹编卷帘做简易寿司。虽然手法生疏,米饭总忍不住从卷帘缝隙中溢出,但赵村长见状,悄悄教他调整卷帘的松紧度,林砚舟很快就掌握了窍门。苏医生则在一旁煮养生粥,他往粥里加了几颗枸杞和莲子,还特意用漆器小碗分装好,方便大家食用。

周教授坐在餐桌旁,看着忙碌的众人,笑着说:“以前总觉得你们工作时严肃得很,没想到私下里这么默契。”陈曦端着刚蒸好的发糕走过来,闻言笑着回应:“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我们早就像一家人了。”早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话题从早餐的味道聊到下次团建的地点,轻松的氛围里,满是不舍与期待。

归途畅谈:灵感与情谊共生长

车子驶离海边度假别墅时,沈亦舟特意让司机放慢车速。大家摇下车窗,最后望了一眼湛蓝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那些游戏、烧烤、谈心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林砚舟拿出速写本,翻到画满海浪纹的那一页,和大家分享起新的设计想法:“我打算把这次看到的海浪纹,和苗族银饰纹结合,设计一系列家居纺织品。”他还指着速写本上的草图,详细讲解纹样的排列方式。沈亦舟立刻接话:“等样品做出来,我在直播间搞个海边主题专场,肯定能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敲定了初步的推广思路。

赵村长也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回去后要教村里的年轻人编贝壳竹编挂饰:“既能增加手作的种类,又能让更多人喜欢竹编。”苏医生则补充道:“我可以把竹编和疗愈课程结合,设计一个‘海边竹编疗愈’活动,适合亲子和上班族。”大家围绕着非遗创新,热烈地讨论着,车厢里不再是来时的喧闹,多了几分志同道合的认真。

周教授看着年轻人充满干劲的样子,欣慰地说:“团建不仅是放松,更是团队凝聚力的催化剂。你们现在的默契,会成为未来克服困难的重要力量。”陈曦点点头,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次团建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碰撞出了新的工作灵感。

重返工坊:默契升级,效率翻倍

回到专属空间,大家没有急于休息,而是带着团建时的活力,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令人惊喜的是,经过这次团建,团队的协作效率大幅提升,以往需要反复沟通的工作,如今仅凭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

沈亦舟筹备海边主题直播时,林砚舟主动将设计好的海浪纹素材发给了他,还附上了详细的纹样解读。沈亦舟在直播间展示这些素材时,流畅地讲解起背后的设计灵感,直播间的观众纷纷留言:“主播和设计师太有默契了!”“这个纹样好有海边的感觉!”这场直播的观看量和转化率,都创下了近期的新高。

赵村长制作贝壳竹编挂饰时,苏医生主动过来帮忙打磨贝壳。他凭借医学上对人体手部发力的了解,教赵村长更省力的打磨方法,还提醒他注意手部防护。赵村长笑着说:“还是苏医生细心,以前打磨贝壳总磨到手,现在好多了。”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做出了一批精致的挂饰。

陈曦和周教授对接海外非遗巡展的工作时,周教授提前整理好相关的资料,还标注了需要重点注意的细节。陈曦看着条理清晰的文件,忍不住赞叹:“周教授,有您帮忙,我省了好多事。”周教授笑着回应:“咱们是团队,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这种无需多言的默契,让原本繁琐的工作,变得高效而顺畅。

温情延续:非遗里的心意传递

团建后的日子里,团队里的温情仍在延续。大家会把团建时的小习惯,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让专属空间处处都充满着温暖。

沈亦舟把团建时拍的照片,做成了一组非遗主题的相框,摆放在展厅和工坊里。相框的边框,是他跟着赵村长学编的竹编,里面的照片记录着大家在海边的欢乐瞬间。每当有客户和传承人看到这些相框,都会好奇地询问背后的故事,沈亦舟便趁机讲起团建的趣事,让更多人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林砚舟则为每个人设计了专属的非遗纹样书签。他根据赵村长的竹编手艺,设计了竹纹书签;根据苏医生的养生理念,设计了艾草纹书签;根据沈亦舟的活泼性格,设计了海浪纹书签。这些书签采用漆器工艺制作,精致又实用,大家收到后,都当成了珍贵的礼物。

赵村长更是贴心,他用从海边带回来的贝壳,编了一个大大的竹编风铃,挂在庭院的竹树上。风一吹,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海边的故事。他还特意做了一批迷你版的贝壳竹编挂饰,作为福利发给团队成员和传承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海边团建的余温。

尾声:初心不改,未来可期

周末的团队例会上,陈曦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感慨地说:“这次海边团建,不仅让我们放松了身心,更让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她还宣布,将大家在团建时设计的贝壳竹编挂饰、海浪纹素材等,纳入新的产品开发计划。

沈亦舟举起手,兴奋地说:“我已经剪辑好了团建纪念视频,明天就在官方账号发布!”赵村长也笑着说:“我教村里的年轻人编了海边主题的竹编,下次可以和他们搞个联合手作活动。”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会议室里的氛围,热烈而温馨。

庭院里的竹编风铃,在风中轻轻作响。这场海边团建,就像一颗温暖的种子,在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它不仅让团队的关系更加融洽,更让大家明白了,非遗传承之路,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这群“忠犬”们彼此陪伴、相互扶持,就一定能让非遗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