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17章 甜蜜插曲:忠犬们的“争宠”日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7章 甜蜜插曲:忠犬们的“争宠”日常

专属空间的春日总是格外热闹,庭院里的竹笋冒出新芽,工坊里传来竹丝轻响,连空气里都飘着赵村长新酿的桂花蜜香。自从非遗事业步入正轨,少了剑拔弩张的危机,“忠犬联盟”的日常画风渐渐跑偏。不知从何时起,围绕着陈曦的“争宠”小游戏,成了大家忙碌间隙最鲜活的调味剂,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心与较劲,让这个满是非遗气息的空间,多了许多温暖又好笑的烟火气。

清晨的早餐:餐桌变成“竞技场”

每天清晨的餐桌,是“争宠”的第一个战场。以前大家的早餐多是简单的粥和咸菜,可自从陈曦上次随口说过“春天想吃点清爽的”,餐桌就彻底变了样。

赵村长是最早行动的。他凌晨五点就去菜园采摘新鲜的春笋和小青菜,用自己腌制的腊肉丁煮了春笋腊肉粥,还把小青菜焯水后摆成好看的造型,最后在粥上撒了一把自己晒的芝麻。端上桌时,他特意把粥推到陈曦面前:“小陈,尝尝鲜,这笋是今早刚挖的,嫩得很。”

可还没等陈曦拿起勺子,林砚舟就从厨房端出了一碟精致的桂花糕。“知道你喜欢吃甜的,这是我昨晚照着古籍配方做的,用的是你上次夸过的那罐桂花蜜。”他把桂花糕放在粥旁边,还细心地配了一小碗温水,“糕点有点干,慢点吃。”原来林砚舟前几天看到陈曦翻看非遗糕点的资料,就默默记在了心里,偷偷研究了好几个晚上。

沈亦舟自然也不甘落后。他没学做复杂的食物,却拎来了一个包装精致的保温袋,里面是他托朋友从城里老字号买来的水晶虾饺。“陈曦姐,这家虾饺每天限量卖,我特意让朋友帮忙排队的!你尝尝,皮薄馅大,特别鲜。”他一边说,一边把保温袋打开,还不忘朝赵村长和林砚舟扬了扬下巴,那小得意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

苏医生则在一旁笑着递上一杯温热的蜂蜜柠檬水:“早上空腹喝点这个,开胃还能润喉,你最近总开会,嗓子要多注意。”他的关心向来润物细无声,却总能戳中要害。周教授看着闹哄哄的餐桌,打趣道:“小陈现在可是咱们这儿的‘贵客’,以后早餐是不是要搞个竞价排名?”陈曦被大家逗得哭笑不得,只好每样都尝一点,最后撑得捧着肚子说:“以后可别这样了,再吃下去我都走不动路了。”可第二天的餐桌,依旧摆满了大家精心准备的早餐。

办公室的小惊喜:工位成了“藏宝阁”

陈曦的办公室,渐渐成了大家藏小惊喜的地方。她的工位不大,却总能定期出现些新奇玩意儿,全是大家“别有用心”送来的。

林砚舟送的东西总是最实用的。他发现陈曦经常对着电脑整理资料,眼睛容易疲劳,就托人买了一副用天然玉石做的护眼贴,还在包装上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每两小时用一次”。后来又看到她的椅子坐着不舒服,便对照人体工学原理,给椅子加了一个定制的竹编靠垫,靠垫上的纹路还是他特意请赵村长编的,既透气又好看。每次送完东西,他都只说是“顺便买的”,可那细致的心思,谁都看得明白。

沈亦舟的礼物则充满了新鲜感。他去外地对接直播合作时,看到有卖非遗主题的手机挂件,立刻买了好几个,每个都不一样,有迷你竹编小熊猫,有小巧的漆器钥匙扣。他还会把自己拍的非遗活动照片打印出来,做成精致的相册送给陈曦,里面夹着各种搞笑的抓拍,比如赵村长编竹编时被竹丝缠住手指的样子,林砚舟熬夜改方案时打哈欠的瞬间。“陈曦姐,看看这些照片,工作累了笑笑就有精神了!”他每次都这样说,却没说自己为了选照片,熬到了半夜。

赵村长的礼物则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他知道陈曦喜欢养花,就从家里移栽了几盆好养活的多肉,种在自己编的竹编小花盆里;家里的母鸡下了蛋,他会挑出最大最圆的,用稻草编的小篮子装着送过去;甚至还特意做了一个小巧的竹编收纳盒,让陈曦放办公桌上的小物件。“这些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小陈别嫌弃。”他每次都说得很朴实,可陈曦捧着那些充满心意的小物件,心里暖暖的。

苏医生的礼物则永远和健康有关。他会定期给陈曦送自己调配的养生茶包,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方,春天是清肝明目的菊花枸杞茶,夏天是清热解暑的荷叶茶。他还在陈曦的办公室放了一个小型按摩仪,叮嘱她工作久了就按摩一下肩颈。有一次陈曦感冒了,他不仅送来了感冒药,还熬了一锅热乎乎的姜枣汤,看着她喝完才放心离开。

外出时的小较劲:处处都是“小战场”

只要团队一起外出,“争宠”的小较劲就会延伸到各个角落,闹出不少笑话。

上次去城郊对接非遗体验基地,车子刚停下,沈亦舟就抢先下车,绕到副驾驶旁边给陈曦开车门。可他刚拉开车门,林砚舟就从后备箱拿出了一把伞:“今天太阳大,遮阳。”说着就把伞举到了陈曦头顶。沈亦舟见状,立刻从包里掏出一顶防晒帽:“伞拿着麻烦,戴帽子更方便。”两人一左一右,一个举伞一个递帽子,让陈曦哭笑不得。

基地的路有些泥泞,赵村长早就提前准备了两双防滑鞋,下车后就塞给陈曦一双:“这路不好走,换上这个,别摔着。”苏医生则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个小药箱,时不时提醒:“慢点走,注意脚下。”周教授跟在队伍最后,看着前面四个围着陈曦忙活的人,笑着跟基地负责人调侃:“我们这团队,保护小陈比保护非遗展品还上心。”

还有一次去参加行业交流会,晚宴上有不少人给陈曦敬酒。陈曦酒量不好,正为难时,林砚舟先站了起来:“陈总还有后续的对接工作,我替她喝。”说着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沈亦舟也连忙附和:“我也能替,林学长别一个人喝。”两人你一杯我一杯,最后喝得满脸通红,反而让陈曦笑着劝了半天。

交流会结束后,外面下起了小雨。赵村长从包里拿出一件提前准备的薄外套,给陈曦披上:“晚上凉,别着凉。”苏医生则递上了一杯温水:“喝点水,解解酒。”陈曦裹着带着竹香的外套,捧着温热的水杯,看着身边几个或醉或醒、都在关心自己的人,心里满是感动。

意外的和解:温暖比较劲更重要

这场“争宠”小游戏,在一次小小的意外中,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温暖。

那次陈曦去外地参加非遗论坛,回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飞机延误了四个小时。她没来得及通知大家,手机又快没电了。等她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时,却看到雨幕中站着四个熟悉的身影。原来大家见她没按时回来,又联系不上,就一起开车来机场等她。

沈亦舟手里拿着一把大伞,看到陈曦就立刻冲了过去:“陈曦姐,你可算出来了!我们都快急死了。”林砚舟则接过她的行李箱,语气带着一丝责备,却难掩关心:“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手机也没电了。”赵村长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知道你肯定没吃饭,我煮了点面条,还热着呢。”苏医生则递上一条干毛巾:“赶紧擦擦,别感冒了。”

陈曦站在雨中,看着大家被雨水打湿的衣角,眼眶瞬间就红了。她接过保温桶,里面的面条还冒着热气,一口下去,温暖从胃里蔓延到全身。那天晚上,车子在雨幕中行驶,车厢里没有了平时的小较劲,大家聊着论坛的趣事,说着最近的工作,气氛格外温馨。沈亦舟突然说:“其实我们也不是故意较劲,就是想让陈曦姐多歇歇,别太累了。”林砚舟点点头:“以后我们轮流准备早餐,别让小陈为难。”大家纷纷附和,一场小小的意外,让彼此的心意变得更加清晰。

从那以后,“争宠”的小游戏还在继续,但少了几分较劲,多了几分默契。早餐变成了大家轮流准备,办公室的惊喜变成了团队共同布置,外出时的照顾也变得井然有序。而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心,没有因为默契而减少,反而像庭院里的竹子一样,悄悄生根发芽,长成了最温暖的模样。

尾声:最好的团队,最暖的日常

初夏的夜晚,专属空间的庭院里格外热闹。大家围坐在石桌旁,吃着赵村长做的烧烤,喝着苏医生酿的梅子酒。沈亦舟在一旁弹着吉他,林砚舟帮陈曦剥着花生,周教授则在给大家讲非遗的趣闻。

陈曦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并肩作战,到如今的默契相伴,这些可爱的“忠犬”们,早已成了她最亲的家人。那些“争宠”的小插曲,就像非遗手作上的点缀,看似不起眼,却让这份情谊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敬我们最好的团队!”陈曦举起酒杯,笑着说道。大家纷纷举杯,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庭院里久久回荡。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竹编灯笼的光芒温暖而明亮,照亮了这方充满非遗气息的小天地,也照亮了彼此心中最温暖的角落。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一定能把非遗传承的故事讲得更精彩,把这份温暖的日常,延续得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