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14章 忠犬行动:律师团队追责+技术溯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4章 忠犬行动:律师团队追责+技术溯源

仿冒风波平息后的一周,专属空间的书房里始终弥漫着严肃的氛围。桌上摊着市场监管部门的查处报告、消费者投诉清单和侵权商家的初步信息,“忠犬联盟”六人一致认为,仅靠查封作坊、下架商品远远不够,必须发起一场彻底的追责行动,既能震慑潜在的侵权者,也能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树立行业标杆。这场被命名为“忠犬行动”的专项行动,以“律师团队司法追责+技术溯源深挖链条”为核心,六人分工协作,誓要让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组建专业律师团,布下司法追责网

陈曦深知司法追责是最有力的震慑手段,她第一时间联系了业内知名的知识产权律所。考虑到案件涉及非遗纹样授权、品牌侵权、消费者权益等多个维度,她特意要求律所组建专项团队,涵盖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刑事诉讼等多个领域的律师。签约当天,律师团队就入驻了专属空间的临时办公区,与六人展开深度对接。

林砚舟作为此前负责文创合作的核心,成了律师团队的主要对接人。他将之前整理的取证材料分门别类交给律师,从正品与假货的对比报告、成分检测结果,到作坊生产视频、电商平台交易记录,一一进行详细说明。律师们对这些扎实的证据赞不绝口:“这些材料太关键了,尤其是成分检测报告,不仅能证明侵权,还能为消费者索赔提供依据。”

司法追责的第一步,是针对已查处的5家作坊提起民事诉讼。律师团队很快起草了起诉状,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并在行业媒体上公开道歉。林砚舟配合律师核算损失,不仅包括合作品牌的销量下滑损失,还涵盖了基金会的品牌声誉修复费用、传承人手艺口碑受损的间接损失。最终确定的索赔金额合计达80万元,目前已向法院提交立案申请。

更重要的是,律师团队发现部分作坊存在将仿冒产品批量销往海外的线索。陈曦立刻协调跨境法务专家加入团队,联合海关部门核查物流记录。目前已查实有两批假冒彩妆盘通过灰色渠道销往东南亚,律师团队正准备启动跨境追责程序,联系当地律所协助处理,坚决不让侵权者在海外逍遥法外。

此外,针对电商平台上仍有零星销售的假货卖家,律师团队采取了“批量发函”的方式。短短三天就发出了30多封律师函,要求卖家立即下架商品、销毁库存,并赔偿相应损失。多数卖家收到函件后,纷纷主动联系道歉并配合处理,仅3家拒不配合的卖家被移交法院处理。

技术溯源,深挖侵权完整链条

如果说司法追责是“正面出击”,技术溯源就是“釜底抽薪”。林砚舟联合周教授,邀请了区块链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专家,组建技术溯源小组,目标是挖出假货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链条,揪出背后的组织者。

技术溯源的突破口,是假货包装上的蜀绣纹样。林砚舟发现,仿冒品的纹样虽然模糊,但能看出是直接从基金会的宣传图上截取的。技术专家通过图像比对技术,追溯到该纹样最早出现在某社交平台的一个匿名账号上。顺着这个线索,他们通过账号的登录Ip、交易记录等信息,锁定了一个位于邻市的网络团伙。该团伙专门盗取文创产品的设计图,卖给小作坊牟利,此次的非遗彩妆盘纹样正是出自他们之手。

为了摸清团伙的运作模式,技术小组运用大数据分析,追踪其资金流向和通信记录。发现该团伙不仅对接了本次查处的5家作坊,还与多地十余家小作坊有长期合作,涉及非遗、国风等多个品类的侵权设计贩卖。周教授建议:“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案子,要趁机端掉这个源头,杜绝更多非遗产品被侵权。”技术小组随即把相关线索同步给了警方。

区块链技术在溯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周教授团队此前为非遗纹样做过数字备案,技术专家通过区块链上的记录,比对出侵权纹样的截取时间、传播路径,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同时,他们还对正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区块链存证,从纹样设计、产品生产到物流发货,每个环节都生成唯一的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产品的全流程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真伪难辨的问题。

溯源过程中还遇到了技术壁垒。部分侵权商家使用虚拟Ip和加密通信工具,试图掩盖踪迹。技术小组联合网络安全部门,破解了对方的加密手段,成功获取了其真实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最终,技术溯源小组绘制出了清晰的侵权链条图:网络团伙盗取设计图→卖给地下作坊生产→通过电商平台和微商渠道销售→部分产品通过灰色渠道出口,为后续的全面打击提供了精准靶点。

分工协作,行动落地见成效

“忠犬行动”中,六人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让追责和溯源行动高效推进,成效显着。

沈亦舟利用自己的新媒体资源,配合律师团队发布追责进展公告。他在直播间实时更新案件动态,公布侵权团伙的查处情况,不仅让消费者看到行动的决心,也向行业传递了“侵权必被查”的信号。有网友在直播间留言:“支持你们维权,只有这样,真正的非遗产品才能走得更远。”他还收集了网友提供的多条侵权线索,为技术溯源提供了额外助力。

赵村长则发挥自己的人脉优势,深入城郊作坊聚集地走访。他伪装成收购手工艺品的批发商,从村民口中打探到了侵权作坊背后的组织者信息。有位老村民透露,这些作坊都受一个“王老板”操控,统一提供原材料和设计图,再回收成品销往外地。赵村长将这一线索及时反馈给律师和技术团队,成为锁定幕后黑手的关键一环。

苏医生虽然不直接参与追责和溯源,但他的后勤保障工作不可或缺。他为律师团队和技术小组准备了提神的养生茶和营养餐,还在临时办公区放置了应急医疗箱。得知技术小组需要熬夜破解数据,他特意调配了助眠的草药包,帮助大家缓解疲劳。这些细节让团队成员精力充沛,保障了行动的顺利推进。

陈曦则全程协调各方资源,成为行动的“总指挥”。她一边对接警方和海关,推动跨境追责的落地;一边沟通技术专家,解决溯源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还不时与合作品牌同步进展,稳定对方的合作信心。当得知侵权团伙的资金账户被冻结时,她第一时间联系银行,确保赔偿款能顺利返还给受损方。

扩大战果,推动行业保护升级

“忠犬行动”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警方根据技术小组提供的线索,成功抓获了以“王老板”为首的侵权团伙,捣毁了12家关联作坊,查获侵权设计图500余张,涉案金额达300万元。法院对首批5家作坊的民事案件进行了判决,判处对方赔偿基金会和合作品牌经济损失共计65万元,并公开道歉。跨境追责也有了突破,东南亚的合作律所成功查封了两处假货仓库,追回了部分侵权产品。

更重要的是,这场行动推动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业升级。林砚舟和周教授联合技术团队,将非遗纹样数字备案系统免费开放给中小非遗机构和传承人。该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操作简单,传承人只需上传纹样图片,就能完成确权备案,有效降低了侵权风险。

陈曦还联合律师团队,编写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指南》,详细讲解侵权维权的流程和技巧,免费发放给传承人。不少传承人看完指南后,主动联系基金会,申请将自己的手艺纹样纳入备案系统。周教授则推动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纳入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未来将对非遗知识产权维权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

尾声:行动落幕,守护不止

“忠犬行动”圆满落幕的那天,六人在庭院里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庆祝。律师团队和技术小组也受邀参加,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行动中的趣事和感悟。

律师团队负责人感慨道:“做了这么多知识产权案件,你们是最较真、最团结的团队。正是这份坚持,才让这场行动如此成功。”技术专家也表示,愿意长期为基金会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完善非遗纹样保护系统。

陈曦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感慨:“这场行动,不仅是为了挽回损失,更是为了守护传承人的心血。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她举起茶杯,“未来,我们还要继续筑牢保护屏障,让非遗技艺在安全的环境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夜色渐浓,竹编灯笼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忠犬行动”虽然结束了,但“忠犬联盟”守护非遗的脚步从未停下。他们用行动证明,非遗不仅需要传承和创新,更需要坚定的守护,而这份守护,终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稳地扎下根、开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