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261章 新任务:进军时尚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1章 新任务:进军时尚圈

《绣娘的城》斩获金鸡百花电影节两项大奖的庆功宴刚落幕,国际顶级时尚品牌“澜庭”的亚太区总裁就通过张总递来合作意向——希望与手作公益联手,打造“非遗+高定”联名系列,登陆巴黎时装周。当陈曦拿着烫金的合作邀请函,在传承馆的会议室里展开时,“忠犬联盟”的伙伴们眼神里满是惊喜与期待:“这可是让非遗走进国际时尚圈的绝佳机会!”

陈曦指尖划过邀请函上“以东方非遗,定义全球时尚”的字样,语气坚定:“之前我们让非遗走进了赛车、电竞、影视,现在,该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在时尚舞台上的光彩了。这次合作,不是简单的元素叠加,而是要让蜀绣、竹编这些老手艺,成为高定设计的核心灵魂。”

第一步:对接时尚圈,摸清行业规则

要进军时尚圈,首先要打破“非遗=传统=老气”的刻板印象,摸清高定行业的审美逻辑与运作规则。林砚舟主动承担起“对接统筹”的重任,带着设计团队多次飞往上海,与“澜庭”的设计总监团队深度沟通。

“澜庭”的设计总监是国际知名设计师马克,起初对非遗元素的运用仍有顾虑:“高定追求的是‘高级感’与‘先锋性’,非遗技艺过于传统,会不会显得厚重、过时?”林砚舟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带来了手作公益的“非遗创新样品”——用蜀绣“虚实针”绣制的渐变丝巾,竹编与金属结合的极简耳饰,扎染与真丝碰撞的连衣裙。

当马克触摸到蜀绣丝巾上细腻的针脚,看到竹编耳饰的现代造型时,眼中的顾虑渐渐消散:“原来非遗可以这么时尚!我之前对中国非遗的认知太局限了。”林砚舟趁机补充:“非遗的核心是‘匠心’与‘文化’,我们可以把蜀绣的针法、竹编的肌理,与澜庭的现代剪裁、先锋理念结合,打造既有东方底蕴,又符合全球审美的高定系列。”

沟通中,团队还摸清了高定行业的核心要求:一是“独特性”,每一件作品都要有不可复制的手工价值;二是“故事性”,设计要能传递文化内涵,引发情感共鸣;三是“实用性”,高定不仅是秀场展品,还要具备穿搭可能性。“这些要求,恰恰是非遗的优势所在。”林砚舟在复盘会上说,“我们的传承人能做出独一无二的手作,每门技艺背后都有千年故事,只要找对结合点,一定能打动时尚圈。”

第二步:技艺融合,让非遗成为设计核心

确定合作方向后,周教授牵头成立“非遗技艺融合小组”,负责把关非遗元素的运用,确保“守正创新”——既保留技艺精髓,又符合时尚审美。

马克团队提出“以‘四季’为主题,打造四组高定系列”:春之“竹影”、夏之“绣光”、秋之“染韵”、冬之“编暖”。周教授针对每组主题,匹配对应的非遗技艺,并提出具体融合方案:“春之‘竹影’,可以用竹编的‘疏编’技法,编织真丝面料,打造通透飘逸的裙摆,再用细竹丝做装饰,模拟竹叶的灵动;夏之‘绣光’,用蜀绣‘打籽绣’‘滚针绣’结合荧光绣线,在真丝礼服上绣出星空渐变,既有手工温度,又具视觉冲击力。”

为了让设计师们直观感受非遗技艺,陈曦特意邀请李阿婆等传承人,在“澜庭”的上海工作室开设“非遗体验课”。李阿婆现场演示蜀绣的“打籽绣”,指尖翻飞间,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籽点”跃然真丝之上,马克团队看得连连惊叹:“这是机器永远无法复制的质感!”传承人还与设计师们一对一沟通,根据高定的剪裁需求,调整技艺的呈现方式——比如将竹编的“螺旋编”缩小比例,用于高定礼服的领口装饰;将扎染的“夹染”工艺改良,做出更规则的几何图案,适配现代设计。

过程中也遇到过分歧:马克团队为了“视觉效果”,提议用机器复刻部分蜀绣纹样,被周教授坚决拒绝:“高定的价值在于‘手工’与‘独特’,机器绣品没有灵魂,也辜负了非遗的匠心。我们可以调整设计,减少复杂纹样的数量,但必须保证每一处非遗元素都是手工制作。”最终,马克团队被这份坚持打动,同意按照“全手工非遗核心”的原则推进设计。

第三步:资源联动,打造全链条支持

沈亦舟则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为这次跨界合作争取到多方支持,打造“设计+制作+宣发”的全链条保障。

? 制作支持:联系国内顶级的真丝、羊绒供应商,为非遗高定提供优质面料,同时协调手作公益的传承人团队,成立“高定制作工坊”,专门负责非遗部分的手工制作。“澜庭”提供的面料都是高精密真丝、稀缺羊绒,传承人需要重新适应面料特性——比如在真丝上绣蜀绣,针脚要更轻柔,避免面料破损;用竹编搭配羊绒,要控制竹丝的硬度,确保穿着舒适。沈亦舟特意安排传承人提前进行“面料适配训练”,还邀请服装工艺师现场指导,确保制作质量。

? 宣发预热:联动时尚媒体、生活方式KoL,提前释放“非遗+高定”的幕后花絮——传承人制作蜀绣纹样的过程,设计师与非遗技艺的碰撞瞬间,引发时尚圈关注。他还策划了“非遗时尚沙龙”,邀请时尚博主、媒体人走进制作工坊,亲手体验简化版的非遗技艺,提前为巴黎时装周的秀场造势。“要让时尚圈知道,这次不是‘跨界噱头’,而是‘文化与时尚的深度联姻’。”沈亦舟说。

? 秀场资源:凭借赛车圈、影视圈的人脉,为巴黎时装周的秀场争取到优质资源——邀请知名超模演绎非遗高定,联动国际时尚摄影师拍摄宣传大片,甚至争取到秀场前排的媒体席位,确保系列发布能获得全球关注。

第四步:后勤保障,守住匠心与健康

苏医生和赵村长则继续扮演“后勤守护者”的角色,为跨界合作保驾护航。苏医生专门为“高定制作工坊”的传承人制定了“健康保障计划”:“传承人长时间低头绣制、编织,容易颈椎不适、视力疲劳。我每天都会来工坊,教大家做颈椎拉伸操,准备清肝明目的养生茶,还定期安排视力检查。”

针对部分传承人因为“面对国际品牌压力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苏医生还特意开设了“心理疏导小课堂”:“你们的手艺是最珍贵的,马克团队都在向你们学习,不用紧张,只要发挥出平时的水平就好。”赵村长则带着村里的乡亲,为工坊提供“暖心餐食”,每天送来新鲜的蔬果、杂粮,让传承人能吃到热乎、健康的饭菜,没有后顾之忧。

赵村长还主动承担起“物料管理”的工作:“竹编需要的竹丝、蜀绣需要的绣线,都是咱们的宝贝,不能出一点差错。”他给每批物料都做了详细标记,分类存放,确保制作时能快速取用,还定期检查物料的干燥度、完好度,避免因物料问题影响制作进度。“咱们农村人不懂时尚,但能把后勤做好,让传承人安心做事,就是对这次合作最大的支持。”赵村长朴实的话,让整个团队都倍感温暖。

筹备尾声:万事俱备,静待巴黎绽放

距离巴黎时装周还有一个月,“非遗+高定”联名系列的30件作品全部完成——春之“竹影”的竹编真丝长裙,裙摆随风飘动时,竹丝光影交错,宛如春日竹林;夏之“绣光”的荧光蜀绣礼服,在灯光下呈现出梦幻渐变,仿佛夏夜星空;秋之“染韵”的扎染羊绒套装,色调温润醇厚,恰似秋日晚霞;冬之“编暖”的竹编拼接大衣,肌理独特,既保暖又具设计感。

每件作品的标签上,都印有“非遗技艺说明”——比如“此件礼服领口采用蜀绣打籽绣工艺,由传承人李阿婆耗时120小时手工完成”“裙摆竹编部分采用唐代疏编技法,源自四川大凉山非遗工坊”。“我们要让每一位穿着者、每一位观众都知道,这件高定的价值,不仅在于品牌与面料,更在于背后的非遗匠心与文化底蕴。”陈曦说。

“忠犬联盟”的伙伴们站在挂满高定作品的工坊里,看着这些融合了非遗技艺与现代时尚的作品,眼中满是期待。周教授说:“这些作品,是老手艺与新时代的对话,是东方文化与全球时尚的共鸣;”林砚舟说:“巴黎时装周只是起点,未来我们要让更多非遗技艺走进时尚圈,让中国非遗成为全球时尚的‘核心元素’;”沈亦舟则笑着说:“等秀场成功了,咱们再搞个‘非遗时尚巡展’,把这些作品带回国内,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时尚魅力。”

陈曦拿起一件蜀绣礼服,指尖触碰到细腻的绣线,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进军时尚圈的任务,是对非遗传播的又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当这些承载着千年匠心的作品登上巴黎时装周的舞台,当全球时尚人士为中国非遗的魅力惊叹时,非遗的跨界之路,又将迈出坚实的一步。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忠犬联盟”的并肩同行——周教授的文化把关,林砚舟的统筹协调,沈亦舟的资源联动,苏医生和赵村长的后勤保障。他们用各自的专业与热爱,守护着非遗的匠心,也推动着非遗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巴黎的时尚舞台已备好,只待中国非遗惊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