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252章 大佬投资:顶流主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2章 大佬投资:顶流主演

手作公益《绣娘的城》网络电影筹备会刚进行到一半,沈亦舟突然推门而入,手里挥舞着两份文件,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好消息!国内顶尖投资大佬张总决定全额投资咱们的电影,而且顶流演员苏晚主动请缨,要饰演女主角——年轻绣娘‘林绣’!”

会议室里瞬间沸腾起来。周教授推了推老花镜,不敢相信地问:“是那个投资过好几部票房破10亿电影的张总?还有那个主演一部剧火一部剧的苏晚?”林砚舟立刻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后点头:“千真万确!张总不仅投资,还承诺会动用自己的影视资源,帮咱们对接最好的制作团队;苏晚那边也发来了消息,说愿意零片酬出演,还想跟着传承人学蜀绣,为角色做准备。”

陈曦看着文件上的签名,心里满是激动与感激。她知道,有了大佬投资和顶流主演的加持,《绣娘的城》不再只是一部“小众非遗电影”,而是有机会让更多人看到非遗、了解非遗的“破圈之作”。

大佬投资:不止是资金,更是资源与认可

三天后,陈曦和沈亦舟一起,在张总的私人办公室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投资大佬。张总没有想象中“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穿着简单的休闲装,办公室的书架上还摆着几件手作公益的竹编摆件。

“我关注手作公益很久了,从你们的‘非遗+赛车’到‘元宇宙非遗博物馆’,每一次跨界都让我眼前一亮。”张总笑着说,“现在的影视市场,太需要有文化内涵、有温度的作品了,《绣娘的城》讲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情感共鸣,这就是我愿意投资的原因——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支持真正有意义的事。”

他不仅承诺全额投资,还提出了具体的资源支持:“我会让我的团队全程参与电影制作,从剧本打磨到后期剪辑,都对接业内最好的人才;宣发方面,会联动全国50家影院做‘非遗主题放映场’,观众看完电影还能体验蜀绣、竹编等非遗技艺;甚至会在电影上映后,推动‘非遗影视基金’的成立,以后专门支持像《绣娘的城》这样的非遗题材作品。”

沈亦舟趁机提出了一个想法:“张总,我们还想在电影里植入‘非遗公益基地’的情节,让更多人知道山区孩子学习非遗的故事,您觉得可行吗?”张总立刻点头:“当然可行!公益元素能让电影更有温度,我会让编剧团队好好打磨这部分情节,让它自然融入故事,不生硬、不刻意。”

这次见面,让陈曦深刻感受到:大佬的投资,不止是“钱”的支持,更是“资源”的赋能和“价值”的认可。有了张总的加持,《绣娘的城》不仅能解决“制作资金”的难题,还能获得更专业的影视资源,接触到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让非遗的声音传得更远。

顶流主演:不止是流量,更是用心与传承

与此同时,顶流演员苏晚也如约来到手作公益的传承工坊,跟着蜀绣传承人李阿婆学习蜀绣技艺。苏晚没有一点“顶流架子”,穿着简单的工作服,坐在绣架前,认真地跟着李阿婆学习“平针绣”的基本针法。

“李阿婆,您看我这个针脚是不是太密了?”苏晚小心翼翼地捏着绣花针,脸上满是认真,“我之前看剧本里写‘林绣绣一朵牡丹要花半个月’,现在才知道,原来蜀绣这么难,每一针都要用心。”李阿婆笑着点头:“慢慢来,学绣要沉下心,就像做人一样,急不得。”

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苏晚还特意去了大凉山的非遗公益基地,跟着孩子们一起学皮影、编竹篮。当看到孩子们用植物汁液给皮影染色时,她忍不住感慨:“这些孩子太有创造力了!他们对非遗的热爱,比任何技巧都珍贵。”她还主动提出,要为公益基地捐赠一批非遗教学物资,还想以“非遗公益大使”的身份,参与手作公益的后续活动。

“我接这部戏,不是因为它是‘顶流资源’,而是因为我真的被‘林绣’这个角色打动了——她对非遗的坚守,对创新的尝试,都让我觉得很有力量。”苏晚在采访中说,“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看到非遗传承人的不易与坚守,让更多年轻人愿意了解非遗、学习非遗,这比‘流量’更有意义。”

苏晚的用心,不仅体现在“学技艺”上,还体现在“懂文化”上。她特意请周教授给她讲蜀绣的历史文化,还通读了《国家级非遗技艺图谱》,甚至在剧本围读时,提出了“增加林绣研究古法染制技艺”的情节建议:“这样能更真实地展现非遗传承人的‘守正创新’,让角色更立体。”

陈曦知道,苏晚的加入,不止是“流量”的加持,更是“专业”的助力和“文化”的传播。她的用心演绎,能让“林绣”这个角色更鲜活、更真实;她的流量影响力,能让更多年轻人关注这部电影、关注非遗;而她对非遗的热爱与尊重,更能带动粉丝群体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形成“粉丝+非遗”的良性互动。

携手同行:让非遗在光影里绽放

随着大佬投资和顶流主演的加入,《绣娘的城》正式进入拍摄阶段。剧组特意在拍摄地搭建了“非遗工坊实景”,所有的绣品、竹编道具都由手作公益的传承人手工制作;拍摄间隙,还会组织演员和工作人员参与“非遗体验课”,让整个剧组都沉浸在非遗文化的氛围中。

张总经常去剧组探班,看到演员们认真学习非遗技艺的场景,他忍不住感慨:“这才是我想投资的电影——不仅有好故事,还有好文化,更有一群用心做事的人。”苏晚则在拍摄之余,发起了#跟着苏晚学非遗#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学习蜀绣的日常,吸引了超百万粉丝参与,不少粉丝还主动报名手作公益的“非遗体验课”。

周教授负责电影的“文化把关”,确保每一个非遗元素都真实、准确;林砚舟负责电影衍生品的开发,计划推出“苏晚同款蜀绣配饰”“电影主题竹编礼盒”;沈亦舟负责电影与赛车、电竞领域的联动,计划在电影上映时,推出“非遗主题赛车皮肤”“游戏非遗道具”;苏医生和赵村长则负责剧组和传承人的健康保障与物资支持,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忠犬联盟”再次携手,加上大佬投资和顶流主演的助力,《绣娘的城》不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场“非遗文化传播的盛宴”。陈曦站在拍摄现场,看着演员们在“非遗工坊”里演绎着传承的故事,看着传承人们在一旁指导技艺,看着工作人员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突然觉得:这就是非遗最好的“破圈”方式——用专业的团队、用心的创作、有温度的故事,让老手艺在光影里绽放光彩,让更多人爱上非遗、守护非遗。

未来,当观众走进影院,为“林绣”的坚守感动,为蜀绣的精美惊叹,为非遗的未来期待时,陈曦知道,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而这,只是非遗与影视跨界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非遗题材的作品,更多用心的创作者,更多热爱非遗的人,一起在光影里,书写非遗传承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