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242章 忠犬的承诺:永远不离不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2章 忠犬的承诺:永远不离不弃

手作公益“非遗+智能家居”新品发布会结束的当晚,传承馆的庭院里亮起了串灯,像撒了一地的星星。陈曦看着台上展示的竹编智能灯罩、苗绣纹样智能窗帘,又看了看身边忙碌的“忠犬联盟”伙伴——林砚舟在核对订单数据,沈亦舟在和媒体沟通后续报道,周教授在给年轻传承人讲解新品设计理念,苏医生和赵村长则在给大家分蛋糕,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

就在这时,沈亦舟突然拿起话筒,走到庭院中央:“今天不仅是新品发布的日子,也是咱们‘忠犬联盟’一起走过第五年的日子。我有几句话,想代表大家对陈曦说。”

灯光聚焦在沈亦舟身上,他看着陈曦,语气认真又带着熟悉的爽朗:“五年前,你拿着一份简陋的非遗计划找到我们,说想让老手艺活下去。那时候没人知道能不能成,但我们都愿意陪你试试。现在,咱们有了50家体验店,把非遗卖到了国外,还帮了那么多传承人、孩子,这些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一起拼出来的。”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竹编盒子,里面装着五枚银质徽章,每枚徽章上都刻着“忠犬联盟”四个字,旁边还有不同的非遗纹样——苗绣的太阳花、竹编的纹理、皮影的轮廓。“这是我们五个一起设计的徽章,代表着咱们永远是一家人。不管以后手作公益做到多大,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永远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林砚舟:“我会永远做你最稳的‘后盾’”

林砚舟接过徽章,走到陈曦面前,眼神温柔又坚定:“还记得第一次陪你去成都找刘阿婆吗?那时候你怕被拒绝,紧张得手心都在出汗,是我帮你提前查了阿婆的喜好,准备了伴手礼。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要帮你把所有‘麻烦事’都扛下来,让你能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手作公益运营手册”,里面记录着五年来每一家体验店的选址数据、每一次公益活动的流程、每一位传承人的需求:“这五年,我帮你梳理了127份方案,解决了38次突发问题,以后还会有更多个五年。不管你想做‘非遗+科技’,还是想把体验店开到更多国家,我都会提前做好规划,帮你把‘想法’变成‘现实’,永远做你最稳的后盾。”

陈曦看着林砚舟手里的手册,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修改痕迹,都是他五年心血的见证。她想起无数个深夜,林砚舟陪着她改方案、核对数据,哪怕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第一件事还是问“方案还有哪里要调整”。这份“未说先做”的守护,比任何承诺都更让她安心。

周明远教授:“我会永远做你最暖的‘灯塔’”

周教授拄着拐杖,慢慢走到陈曦身边,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我退休后写的第一本非遗笔记,里面记录了我几十年对非遗的研究。五年前,我把它交给你,是希望你能带着这些知识,走得更远。现在,你不仅做到了,还做得比我想象中更好。”

他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陈曦第一次学苗绣的照片,照片里的她手指被针扎破,却还在认真地跟着李阿婆学习:“那时候我就知道,你是真的热爱非遗,不是一时兴起。以后,不管你遇到‘文化传承’的难题,还是‘技艺创新’的困惑,我都会把我知道的、会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你,帮你理清方向,就像灯塔一样,永远为你照亮非遗传承的路。”

陈曦接过笔记本,指尖触碰到泛黄的纸页,仿佛能感受到周教授对非遗的热爱与坚守。这五年,周教授不仅帮她整理技艺资料、编写课程,还在她迷茫时给她鼓励,在她骄傲时给她提醒,这份“亦师亦友”的陪伴,是她非遗路上最温暖的指引。

苏医生:“我会永远做你最细的‘守护’”

苏医生走到陈曦面前,手里拿着一个熟悉的“健康守护包”,里面装着他配制的养生茶、便携血压仪,还有一张手写的“健康小贴士”:“五年前,你第一次在办公室晕倒,我就给你准备了第一个‘健康守护包’。这五年,我看着你从一个总熬夜的‘工作狂’,变成会偶尔休息的‘统筹者’,但还是放心不下你的身体。”

他把“健康守护包”递给陈曦,语气带着一丝担忧却又满是关心:“以后,我会继续帮你监测健康,给你煮养生茶,提醒你按时吃饭、睡觉;也会帮传承人们、山区孩子们做健康检查,守护好咱们手作公益里每一个人的健康。不管是你的身体,还是咱们公益事业里的‘健康小事’,我都会一直守护下去,不会有一天懈怠。”

陈曦看着苏医生手里的“健康守护包”,想起这五年里,他总是默默地关心着每个人的健康——知道她胃不好,就经常给她煮山药粥;知道周教授膝盖不好,就给她推荐护膝;知道山区孩子营养不均衡,就给他们准备维生素片。这份“细致入微”的守护,让她觉得无比温暖。

赵村长:“我会永远做你最实的‘支撑’”

赵村长手里拿着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村里阿婆新绣的苗绣手帕、新编的竹编小玩具,走到陈曦面前,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五年前,你第一次去我们村,说想帮村里的传承人卖手作,我还担心你是‘三分钟热度’。现在,你不仅帮我们卖了手作,还帮我们建了工坊、开了培训班,让村里的老手艺能传下去,让村里的人能赚到钱。”

他把竹编小篮子递给陈曦:“这是村里的阿婆们特意给你做的,说谢谢你让她们的手艺有了价值。以后,不管你需要多少非遗原材料,不管你想在村里搞多少公益活动,我都会帮你协调,帮你组织村里的传承人一起干。咱们农村人实在,说不出什么漂亮话,但我保证,只要你需要,我们村永远是你最实在的支撑,永远跟你站在一起。”

陈曦接过竹编小篮子,里面的苗绣手帕上绣着“永远相伴”四个字,针脚虽然不算精致,却满是真诚。这五年,赵村长总是用最朴实的方式支持她——帮她联系村里的传承人,帮她运输非遗原材料,帮她给山区孩子送礼物,这份“实实在在”的支撑,是她公益路上最坚实的依靠。

永远的“忠犬联盟”:不离不弃,并肩同行

沈亦舟再次拿起话筒,看着身边的伙伴,又看向陈曦:“我们五个,虽然擅长的不一样——林砚舟帮你做规划,周教授帮你做文化,苏医生帮你做健康,我帮你做资源,赵村长帮你做支撑,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承诺:不管以后手作公益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你想走多远的路,我们都会永远在你身边,不离不弃,并肩同行。”

伙伴们一起举起手里的徽章,齐声喊道:“忠犬联盟,永远相伴!”

灯光下,五枚徽章闪闪发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陈曦看着眼前这些可爱又可靠的伙伴,想起五年来的点点滴滴——一起熬夜改方案的夜晚,一起跑村寨的清晨,一起应对困难的时刻,一起分享喜悦的瞬间,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走到伙伴们中间,接过沈亦舟递来的徽章,戴在胸前:“谢谢你们,这五年,要是没有你们,我不可能走到今天。你们不是我的‘下属’,不是我的‘合作伙伴’,而是我的家人,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朋友。以后,不管是非遗传承,还是公益事业,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也会永远和你们站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庭院里的串灯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陈曦和伙伴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蛋糕,喝着苏医生煮的养生茶,聊着未来的计划——想把“非遗+科技”做得更深入,想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看世界,想把中国的非遗带到更多国家。

陈曦知道,未来的路还会有挑战,可能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难题,可能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阻碍,可能会遇到不被理解的质疑。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身边有“忠犬联盟”这样一群永远不离不弃的伙伴,他们会和她一起面对所有困难,一起迎接所有挑战,一起把非遗传承的路走得更远,一起把公益的温暖传递到更多地方。

而这份“永远不离不弃”的承诺,会像一颗种子,在时光的滋养下,长成参天大树,守护着手作公益,守护着彼此的情谊,守护着这份充满热爱与温暖的事业,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