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166章 顶流的深情:旅行中的告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顶流的深情:旅行中的告白

“手作公益溯源之旅”抵达江西景德镇的最后一个傍晚,夕阳像融化的金箔,将古窑遗址的青砖烟囱染成暖金色。窑厂旁的观景台挤满了拍照的游客,陆星辞却特意选了黄昏时分,抱着他那台贴满手作贴纸的相机,拉着陈曦避开人群,沿着石板路慢慢走上观景台最高处——这里能俯瞰整个景德镇的陶瓷老街,青瓦屋顶层层叠叠,炊烟在暮色中袅袅升起,偶尔有陶工骑着电动车穿过巷口,车筐里装着刚出窑的瓷碗,叮当声在晚风里散开,像一首流动的市井小诗。

“想给你看个东西,是我这段旅行里最珍贵的‘素材’。”陆星辞的语气比平时多了几分郑重,平时总带着笑意的眼神,此刻却格外认真,他打开相机里一个标注着“曦”的隐藏文件夹,指尖轻轻滑动屏幕。画面里全是陈曦的身影:在贵州苗寨的火塘边,她蹲在地上帮李阿婆捡散落的绣线,火光映得她的发丝泛着柔软的金光,嘴角还沾着一点饭粒;在浙江安吉的竹林里,她跟着王师傅学编竹篮,手指被竹丝划了道小口子,却还是笑着举起歪歪扭扭的半成品,眼里满是成就感;在景德镇的陶艺作坊,她捏坏了第三块陶坯,鼓着腮帮子蹲在地上,把陶泥揉成小球往地上轻轻一扔,像个闹别扭的孩子,下一秒却又拿起新的陶泥,眼神重新变得专注。

“从第一次在‘手作公益音乐节’后台见到你,我就觉得你很特别。”陆星辞的声音轻轻落在晚风中,带着瓷土的清冽气息,“当时你抱着一摞手作产品介绍册,蹲在地上跟工作人员核对细节,头发乱了也没注意,只顾着说‘这些都是老艺人的心血,一定要讲清楚它们的故事’。那时候我就想,怎么会有人把公益做得这么认真,不是为了流量,不是为了名气,只是单纯地想帮那些手艺人,想让那些快要失传的技艺被更多人看见。”

他顿了顿,从外套内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刺绣香囊——香囊是淡蓝色的绸缎面,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花,花瓣的针脚不算完美,甚至有些地方还歪了,但每一针都看得出来格外用力。“这个香囊,是我跟着李阿婆学了三天才绣成的。”陆星辞的耳尖微微泛红,语气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第一次绣的时候,线总是打结,还扎破了手指,李阿婆笑我‘比小宇学得还慢’。后来我每天早起练,终于绣好了这朵兰花。里面装的是景德镇特有的瓷土香,晒干后有淡淡的泥土味,能安神。”

他把香囊递到陈曦面前,眼神里满是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我想说的是,以后不管是公益路上的风雨——像之前的谣言、意外,还是生活里的琐碎——比如你熬夜整理资料时的疲惫,编不好竹篮时的沮丧,我都想陪在你身边。我不想只做你的‘合作伙伴’,不想只在镜头前和你一起推广手作公益,我想做那个能在你累的时候,给你递一杯热咖啡的人;在你开心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和你分享喜悦的人;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站在你身边,和你一起面对的人。”

陈曦的指尖轻轻触碰到香囊上的兰花,能感受到丝线的细腻质感,心里泛起一阵暖流。她想起这段旅行里,陆星辞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柔:在苗寨她发烧时,他默默守在房间门口,每隔一小时就轻轻敲门问“要不要喝水”,凌晨还帮她换额头上的湿毛巾;在安吉她因为编不好竹篮而沮丧时,他悄悄去问王师傅编篮技巧,自己练熟后再手把手教她,还故意编得比她还丑,逗她笑;在景德镇她因为陶坯摔碎而难过时,他没有说“别难过”,而是拿着相机拍下她的笑脸,说“失败的样子也很可爱,我要把它存起来,以后你不开心的时候就给你看”。

“我知道,作为顶流,我的生活有很多不自由。”陆星辞的手指微微攥紧,语气里带着一丝坦诚,“我的行程会被曝光,我的粉丝会关注我的一举一动,可能还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我愿意为你调整我的工作——我已经跟工作室说好了,以后减少一半的商业活动,把更多时间留给手作公益,留给你。我可以陪你去更多的合作社,帮老艺人拍宣传视频;可以和你一起开发手作周边,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技艺;甚至可以暂时放下舞台,和你一起去给孩子们上‘手作课’。陈曦,你愿意……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吗?”

这番告白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浪漫的誓言,却满是真诚。晚风带着瓷土的清香,拂过两人的发梢,远处传来陶工们收工的笑声,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甜蜜的气息。陈曦看着陆星辞眼底的期待与紧张,想起他为手作公益做的一切:为了推广数字化课程,他推掉了高价的商业代言,免费拍摄宣传视频,还在自己的演唱会上播放手作艺人的故事;为了帮合作社卖货,他在直播里亲自演示编竹篮、绣手帕,把销售额全部捐给公益基金;为了保护她不被黑粉攻击,他在微博上公开反驳谣言,说“陈曦是我见过最认真的公益人,她的努力值得被尊重”。

“我愿意。”陈曦轻声说,接过陆星辞手里的香囊,轻轻挂在自己的帆布包上——包上还挂着之前王师傅送的竹编挂件,现在又多了这个刺绣香囊,满满都是旅行的回忆,“以后,我们一起把手作公益做得更好,一起去更多的合作社,一起守护这些珍贵的技艺。”

陆星辞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盛满了星光,之前的紧张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喜悦。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握住陈曦的手——他的手心有些出汗,却格外温暖,指尖的温度传递过来,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谢谢你,陈曦。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会用行动证明,我不仅是舞台上的陆星辞,更是能陪你一起走公益路的陆星辞。”

当天晚上,大家围坐在合作社的院子里,篝火噼啪作响,空气中飘着烤红薯的香味。陆星辞突然站起身,从背包里拿出吉他,坐在篝火旁弹了起来——熟悉的旋律响起,是《针间的梦》,但这一次,他改了歌词,把这段旅行的故事、对陈曦的心意,都唱进了歌里:“苗寨的火塘暖了绣线,你蹲在旁捡着银线;安吉的竹林绿了指尖,你笑着把竹丝绕成圈;景德镇的陶土记着你的笑脸,你揉着泥说要捏个永远;我想陪你把每个明天,都过成手作的诗篇,让丝线牵着缘,让竹丝绕着念,让我们的故事,和技艺一起传……”

歌声落在每个人的心里,顾衍之笑着鼓掌,顾言吹起了响亮的口哨,江屿拿出手机,悄悄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沈砚川则温柔地看着两人,眼神里满是祝福。李阿婆和王师傅虽然听不懂歌词,却也跟着节奏拍手,李阿婆还拉着陈曦的手,悄悄说:“陆小子唱得真好听,你们俩要好好的。”

旅行结束后,陆星辞没有立刻回归娱乐圈的工作,而是跟着陈曦去了贵州、浙江的合作社。在贵州苗寨,他帮李阿婆拍了《苗绣百鸟裙的故事》短片,上传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一天之内播放量就突破了1亿;在浙江安吉,他和王师傅一起编了“竹编赛车模型”,发起“手作公益挑战”,邀请粉丝一起学习竹编,带动了竹编产品的销量;在传承馆,他还亲自给孩子们上“手作课”,教他们用简单的材料做刺绣香囊,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叫他“陆老师”。

他的工作室也发布了正式声明:未来一年,陆星辞将减少商业活动,将工作重心放在手作公益上,同时成立“星辞手作传承基金”,首期投入1000万元,用于濒危技艺传承人的培训、老艺人的生活补贴,以及手作公益项目的推广。声明发布后,不仅他的粉丝积极响应,还有很多明星、品牌主动联系传承馆,希望加入“手作公益联盟”,共同守护传统技艺。

一天,陈曦和陆星辞一起在苗寨帮李阿婆整理绣线,李阿婆看着两人默契配合的样子——陆星辞帮陈曦递绣线,陈曦帮陆星辞整理拍摄设备,忍不住笑着说:“小曦啊,陆小子是个好孩子,不耍大牌,还愿意帮我们这些老骨头做事,你们要好好的,一起把我们的苗绣传下去,传得越远越好。”陈曦的脸颊微微泛红,陆星辞则笑着点头,手里还拿着一根绣线,认真地说:“阿婆您放心,我们不仅要传下去,还要让更多人喜欢上苗绣,喜欢上这些传统技艺。”

这时,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暖粉色的光效带着甜蜜的温度,在屏幕上格外醒目:“检测到陆星辞通过‘专属影像记录、手工刺绣香囊、定制歌词告白’三重深情表达,向宿主传递真挚情感,情感羁绊实现质的突破。陆星辞好感度+10(当前306\/100),触发‘顶流守护’特殊效果——

1. 陆星辞将为手作公益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流量支持,包括每年免费拍摄3支公益宣传片、联动粉丝参与手作公益活动、优先推荐品牌与项目合作,助力传统技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2. ‘星辞手作传承基金’首期1000万元已到账,将重点支持苗族刺绣、浙江竹编、景德镇陶艺等8项濒危技艺,同时设立‘青年传承人奖学金’,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手作传承;

3. 陆星辞的顶流影响力已带动20位明星、10家国际品牌加入‘手作公益联盟’,联盟将共同推出‘非遗手作联名款’,销售额的30%将投入公益基金,进一步扩大项目影响力。”

陈曦看着身边认真整理绣线的陆星辞,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金色,他的手里还拿着那个她帮他穿好线的绣花针,专注地帮李阿婆绣着百鸟裙的边角。她摸了摸包上的刺绣香囊,瓷土香的气息淡淡的,却格外安心。她知道,陆星辞的告白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承诺——他愿意放下顶流的光环,用自己的影响力、时间和真心,陪她一起走这条公益路,一起守护那些珍贵的传统技艺。

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挑战,但陈曦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身边有这样一位深情而坚定的伙伴,他们会一起把每一根丝线、每一根竹丝、每一把陶泥,都变成传承的纽带,让手作的温度与爱的心意,一起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