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143章 医生的陪伴:采访后的安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医生的陪伴:采访后的安慰

连续五天的媒体采访终于结束,陈曦送走最后一家电视台的团队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她瘫坐在店铺的休息区沙发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这几天不仅要精准传递公益理念,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提问,神经一直紧绷着,此刻放松下来,才感觉喉咙又干又痛,太阳穴也突突地跳。

就在她闭眼休息时,门口传来轻轻的脚步声。睁眼一看,沈砚川提着一个保温袋站在那里,身上还穿着白大褂,显然是刚从医院赶来。“结束了?看你朋友圈说最后一场采访到晚上,猜你没顾上吃饭。”他把保温袋放在桌上,拿出里面的粥和小菜,“我让食堂留了小米粥,熬得很烂,还有你喜欢的凉拌黄瓜,放了点醋,能开开胃。”

陈曦看着桌上冒着热气的粥,心里一阵暖流涌过。她确实一整天没好好吃饭,刚才采访时还觉得胃里空荡荡的,此刻闻到粥香,才感觉到饿。“谢谢你,还特意跑一趟。”她拿起勺子,刚喝了一口,就觉得喉咙的不适感缓解了不少。

沈砚川坐在对面,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静地看着她喝粥,偶尔递过一张纸巾。等她喝完半碗粥,他才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药盒:“里面是润喉糖和维生素片,你这几天说话太多,喉咙肯定不舒服,润喉糖含着能缓解点;维生素片记得吃,别太累了。”

他还拿出一个保温杯,倒了杯温水递给她:“这是我泡的胖大海和金银花,温和不刺激,你多喝点,比喝饮料好。”陈曦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突然想起之前每次熬夜工作,沈砚川都会默默送来类似的“养生套餐”,却从不说一句多余的关心话,这份藏在细节里的体贴,比任何安慰都更让人安心。

“今天的采访还顺利吗?”沈砚川终于开口,语气很轻,像是怕打扰到她。陈曦点点头,又轻轻叹了口气:“还算顺利,就是最后有个记者问‘公益商店如果长期不盈利怎么办’,我当时有点慌,还好想起你之前说的‘健康手作案例’,结合案例说了我们的应对计划,才勉强圆回来。”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沈砚川看着她,眼神里满是肯定,“我看了今天的直播片段,你应对得很从容,尤其是提到‘手作+健康’的延伸价值时,条理很清晰,比我预期中还要好。”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其实不用追求‘完美回答’,偶尔的小紧张反而更真实,观众也能理解。”

陈曦听着他的话,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她突然想起采访前的焦虑,担心自己表达不好,担心遗漏关键信息,甚至失眠了好几天。“采访前我特别紧张,总怕自己搞砸,连累大家的努力。”她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尤其是想到顾衍之帮我们对接了这么多资源,陆星辞还特意为我们澄清谣言,就更怕自己做不好。”

沈砚川没有打断她,只是认真地听着。等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你一直都在为别人考虑,却忘了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公益商店从筹备到开业,再到应对质疑、接受采访,每一步你都走得很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我们是伙伴,不是‘你连累我们’,而是‘我们一起努力’,有困难大家一起面对,不用把所有压力都扛在自己身上。”

他还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文档:“这是我整理的采访反馈,你看,《公益时报》提到‘你的回答既有数据支撑,又有温度’,本地都市报说‘手作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还有网友留言‘因为你的采访,想支持乡村手作’。这些都是对你的认可,你应该多看到自己的付出和成果。”

陈曦看着文档里的反馈,眼眶有点发热。她一直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却没想到得到了这么多认可。“谢谢你,沈砚川。”她轻声说,“每次我焦虑的时候,你总能让我平静下来。”

“不用谢。”沈砚川笑了笑,眼神里带着温柔,“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对了,我已经和健康小屋的护士们说好了,下周开始,我们会在店铺定期举办‘健康手作小课堂’,教大家用竹编篮收纳药品、用陶艺碗定量盛饭,既能为店铺引流,又能传递健康理念,也能帮你分担一些压力。”

他还补充道:“顾衍之也说,等你休息好了,我们一起开个会,讨论下一步的计划,比如如何扩大合作社合作范围,如何优化线上商城运营。大家都会帮你,不用着急,我们一步一步来。”

聊了一会儿,陈曦感觉精神好了很多,太阳穴也不那么痛了。沈砚川看了看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你今天太累了,别自己开车。”他收拾好保温袋和药盒,自然地接过陈曦的包,“我已经跟你爸妈打过电话,说你今天会晚点回去,让他们别担心。”

路上,车里很安静,沈砚川没有放音乐,只是偶尔提醒陈曦“前面有减速带”。快到小区门口时,他突然说:“明天你别去店铺了,在家好好休息一天。店铺那边我已经和江屿说好了,他会帮忙照看,有什么事他会给你打电话。”

陈曦想拒绝,却被沈砚川打断:“你这几天睡眠不足,再不好好休息,身体会垮的。公益是长期的事,不是一朝一夕,你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公益。”他的语气很坚定,却又带着不容拒绝的温柔。

到了小区门口,沈砚川下车帮陈曦打开车门:“记得吃维生素片,明天别熬夜,好好睡一觉。如果有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我24小时开机。”他还把保温袋递给她,“里面还有一碗粥,明天早上加热一下就能吃,别空腹出门。”

陈曦接过保温袋,看着沈砚川的车渐渐远去,心里满是温暖。她突然明白,沈砚川的陪伴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表达,而是藏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里——是采访后送来的热粥和润喉糖,是安静倾听她的焦虑和疲惫,是帮她分担压力、安排好后续的工作,是提醒她照顾好自己。

回到家,陈曦吃了维生素片,含着沈砚川给的润喉糖,感觉喉咙舒服了很多。她躺在床上,想起沈砚川的话,想起伙伴们的支持,突然觉得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未来的公益路上,或许还会有挑战,但只要有这样的伙伴在身边,彼此陪伴、相互支持,她就能坚定地走下去,让“乡村手作公益”的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这时,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沈砚川通过陪伴倾听、提供关怀、分担压力等方式,给予采访后疲惫的宿主情感支持与实际帮助,深度践行‘伙伴间的温暖守护’承诺,情感联结显着提升。沈砚川好感度+7(当前222\/100),触发‘身心舒缓’效果——宿主疲劳值显着降低,后续面对压力事件时,心态稳定性提升30%,同步解锁‘健康公益联动’新场景,助力‘手作+健康’模式深化。”

陈曦看着提示,嘴角露出微笑。她知道,这份来自医生的陪伴与安慰,不仅治愈了她此刻的疲惫,更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