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127章 日惊喜:各有各的浪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日惊喜:各有各的浪漫

元宵喜乐会落幕的深夜,陈曦还在工作室整理活动照片。电脑屏幕上,孩子们举着糖画的笑脸、伙伴们围坐包汤圆的场景一张张闪过,她正看得入神,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江屿发来的消息:“明天上午10点记得来工作室,有东西要给你。”末尾附带一个“保密”的表情包。陈曦笑着回复“好”,心里却泛起好奇:白天大家都忙着陪孩子,难道还有没来得及送出的节日惊喜?

第二天上午10点,陈曦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首先闻到一阵淡淡的花香。前台的白色瓷瓶里,插着一束素雅的白色洋桔梗,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花束中间夹着一张浅灰色卡片,是江屿熟悉的工整字迹:“知道你不喜欢太艳丽的花,特意选了花期长的洋桔梗,放在办公室能多陪你几天。对了,喜乐会的照片我整理成了相册,放在你办公桌上,里面还有孩子们偷偷塞给我的感谢卡,记得看。”

她走到办公桌前,果然看到一本深棕色皮质相册,封面烫着“元宵喜乐会·202x”的字样。翻开第一页,就是她和小远一起包汤圆的照片——当时小远把面团粘在了脸上,她正笑着帮他擦拭,画面里满是暖意。照片旁边贴着一张粉色便利贴,是小远歪歪扭扭的字迹:“陈曦姐姐包的汤圆最好吃,比奶奶做的还好吃!”后面几页,还夹着孩子们画的“元宵喜乐会”漫画:顾言教他们玩赛车模拟器、沈砚川给他们测体温、陆星辞带他们唱儿歌,每幅画下面都有江屿用红笔标注的“拍摄时间+孩子姓名+趣事备注”,比如“2月24日14:30,乐乐第一次做糖画,把兔子画成了小熊”。

最让陈曦动容的是,相册最后一页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所有照片已备份到黑色硬盘,放在你抽屉的蓝色盒子里,硬盘密码是你生日;另外,我把孩子们的感谢卡扫描成了电子档,存在了工作室的共享盘里,防止纸质卡片损坏。”这份藏在细节里的浪漫,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温水煮茶,一点点暖透了人心。

刚翻完相册,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是沈砚川。“曦曦,你现在在工作室吗?我在楼下,给你带了点东西。”他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陈曦下楼一看,沈砚川手里提着一个印着“健康小屋”字样的保温箱,箱子外面还系着红色的绸带。“这是给你的节日惊喜。”他打开保温箱,里面整齐地放着四个精致的陶瓷碗,碗身上手绘着元宵喜乐会的场景:第一碗画着孩子们围坐做糖画,第二碗是大家一起包汤圆,第三碗是周教授教孩子们剪花灯,第四碗则是她和伙伴们站在心愿墙前的合影,每一笔都细腻生动。

“这是我找陶艺老师定制的‘节日纪念碗’,花了半个月才做好。”沈砚川拿出其中一个碗,从保温箱底层拿出一个小砂锅,里面盛着温热的黑芝麻汤圆,“知道你喜欢吃黑芝麻馅的,特意让健康小屋的厨房煮了,用新碗盛着,更有纪念意义。对了,我还整理了一份‘活动健康手册’。”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绿色封面的小册子,里面详细记录了喜乐会当天每个孩子的健康数据:“比如乐乐对花生过敏,下次准备零食要避开;小远有点乳糖不耐受,以后不能给他喝冰牛奶。以后再办活动,就能更精准地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这份带着“健康温度”的浪漫,藏在每一个为孩子、为她着想的细节里,踏实又贴心。

中午12点,陆星辞的微信突然发来一段音频,附带一条消息:“独家定制的节日惊喜,一定要戴耳机听!”陈曦戴上耳机,熟悉的旋律缓缓流出——是陆星辞专门为她改编的《元宵喜乐会》主题曲,前奏里加入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副歌部分还穿插了她当天教孩子们唱歌的片段,她有些跑调的声音和孩子们的合唱混在一起,竟格外温馨。“怎么样?是不是比原版更好听?”陆星辞的微信很快发来,还附带一个“求表扬”的表情包,“我还把孩子们的心愿、大家的笑声都录了下来,做成了一个‘声音纪念盒’,已经寄去工作室了,里面还有我手写的歌词本,以后想回忆的时候,打开就能听。”

下午3点,工作室的门被猛地推开,顾言抱着一个半人高的礼盒,气喘吁吁地走进来:“曦曦!快猜猜里面是什么?”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一个精致的1:10赛车模型映入眼帘——车身印着元宵喜乐会的全景照片,车轮上刻着十几个孩子的名字,车顶还装着一个小小的灯笼模型,通电后能发出暖黄色的光。“这是我让赛车基地的技师连夜定制的‘元宵主题赛车’,光打印车身的照片就用了三天!”顾言兴奋地指着模型,“另外,我把孩子们写在心愿墙上的愿望整理成了‘梦想清单’,以后每个月我们一起帮他们实现一个愿望,比如下个月带他们去看公益杯赛车比赛,再下个月帮他们建一个‘儿童赛车角’。”这份带着“速度与热情”的浪漫,像顾言本人一样,热烈又真诚,把对公益的热爱和对她的支持,都融进了这份特别的礼物里。

傍晚5点,周明远教授的学生送来一个包裹,外面裹着牛皮纸,用红绳系着。陈曦拆开一看,里面是一本线装书,封面是周教授亲手写的“乡村节日教育手记”,字体苍劲有力。翻开第一页,是周教授手写的序言:“元宵喜乐会非独为节日之乐,实为乡村教育之实践——让孩子在传统中感受温暖,在分享中学会成长,此乃教育之真义。”后面几页,详细记录了他为喜乐会准备的传统文化内容:从元宵节的起源故事,到剪花灯、写毛笔字的教学技巧,甚至连“如何用乡村常见的材料做灯笼”都有图文说明。书的最后几页,还贴着周教授收集的各地乡村节日习俗资料,旁边写着“可作为下次端午、中秋活动的参考”。这份带着“文化厚度”的浪漫,藏在他对乡村教育的深情里,厚重又珍贵,让陈曦明白,节日的意义不仅是团圆,更是文化的传承。

晚上7点,顾衍之的特助送来一个黑色信封,里面是一份打印整齐的“公益合作意向书”。陈曦翻开一看,上面写着:“顾氏集团决定将每年元宵节定为‘公益团圆日’,全额资助‘乡村儿童元宵喜乐会’,并设立‘节日公益基金’,支持衍生‘端午公益宴’‘中秋团圆会’等活动,助力乡村孩子感受传统节日的温暖。”意向书的最后,附言里是顾衍之熟悉的简洁字迹:“节日的意义在于团圆,公益的意义在于同行。期待未来与你一起,让更多乡村孩子拥有充满温暖与希望的节日记忆。”这份带着“责任与担当”的浪漫,没有华丽的礼物,却用最实际的承诺,为乡村孩子的节日筑起了长期保障,沉稳又有力。

陈曦坐在堆满惊喜的办公室里,窗外的路灯渐渐亮起,暖黄色的光透过玻璃洒在礼物上,温馨又治愈。她打开系统面板,一条新的提示弹了出来:“检测到核心伙伴通过‘个性化节日惊喜’深化情感联结,全体好感度同步+5(当前:顾言133\/100、沈砚川172\/100、陆星辞187\/100、江屿143\/100、顾衍之176\/100、周明远201\/100),触发‘浪漫公益’特殊效果——后续伙伴将自发为公益活动融入个性化创意,提升活动感染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她摩挲着手里的陶瓷碗,突然明白:这些“各有各的浪漫”,从来不是昂贵的礼物,而是伙伴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把对公益的热爱、对她的支持,藏在每一个细节里——江屿的细致、沈砚川的贴心、陆星辞的创意、顾言的热情、周教授的深情、顾衍之的担当,他们或许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却都在用行动守护着乡村孩子的梦想,也守护着她的公益初心。

而这份浪漫的真正意义,不仅是彼此的心意传递,更是对乡村孩子的承诺:未来的每一个节日,都不会有人孤单;每一个小小的愿望,都会有人记挂;每一次成长的瞬间,都会有人陪伴。这份承诺,比任何礼物都更珍贵,也让陈曦更加坚定,要和这些可爱的伙伴一起,把这份温暖与爱,传递给更多乡村孩子,让他们的童年,充满节日的笑声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