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赛车比赛结束后的周日清晨,陈曦刚把“儿童户外体能课”的设备清单整理好,手机就弹出了顾言的微信消息。附带的照片里,城郊赛车场的练习区空无一人,阳光洒在银灰色的赛车上,车身反射出柔和的光:“今天赛车场闭场维护,只有我们的人能进。上次看你坐副驾时,眼神里满是好奇,要不要来试试‘低速版’赛车?我教你基础操控。”
陈曦盯着消息,指尖在屏幕上犹豫了几秒。上次坐顾言的赛车,那种被速度裹挟的紧张感还没消散,但更多的是对“掌控方向盘”的好奇——她一直是个习惯“规划”的人,从未尝试过这种充满未知的事。最终,她回复:“好!需要带什么吗?”
“带颗敢踩油门的心就行。”顾言的消息带着明显的笑意,“我给你准备了女款赛车服和头盔,尺码问过你助理了,肯定合适。半小时后,赛车场门口见。”
抵达赛车场时,顾言已经站在练习区的围栏旁。他穿着简单的白色速干t恤和黑色运动裤,手里拎着一个粉色的赛车服包装袋,身边停着一辆和上次比赛车截然不同的入门级赛车——没有夸张的尾翼,车身线条更柔和,连轮胎都是适合新手的防滑款。
“来了?先去更衣室换衣服,我帮你检查下车。”顾言把赛车服递给她,指了指不远处的更衣室,“里面有一次性内衣和袜子,换好喊我,我帮你调座椅和方向盘。”
陈曦换好赛车服出来时,顾言正蹲在赛车旁,用扳手轻轻调整着刹车踏板的高度。他抬头看到她,眼睛亮了亮,放下工具走过来:“挺合适的,粉色还挺衬你,比我想象中更有‘赛车手’的气场。”他拿起黑色头盔,帮她戴在头上,手指仔细调整着内部的海绵衬垫:“头盔要卡紧,不然转弯时会晃。等下全程用20码以内的速度练习,我在副驾陪你,绝对安全。”
坐上驾驶座,陈曦才发现赛车的内饰和普通汽车完全不同——没有花哨的中控屏,只有一排显示速度、油量、水温的仪表盘;方向盘又大又沉,握在手里能清晰感受到金属的厚重感;脚下的三个踏板比普通汽车更宽,间距也更大。
“左边是离合,中间刹车,右边油门,记住‘油离配合’的节奏。”顾言坐在副驾,侧身对着她,手指在踏板上比划,“起步时先踩死离合,挂一档,然后慢慢抬离合,感觉车身有点抖动时,轻踩油门,同时把离合完全抬起来。别慌,我会看着你。”
他怕陈曦记不住,还握着她的手,帮她感受方向盘的转向力度:“转弯时别猛打方向,提前减速,打多少回多少,就像你规划公益项目一样,提前留好‘缓冲空间’。”
陈曦跟着他的指引,手指微微用力握住方向盘,掌心渐渐渗出细汗。“准备好了吗?我们先试一次直线起步。”顾言的声音就在耳边,带着让人安心的坚定。她深吸一口气,踩下离合,挂档,慢慢抬离合——车身果然像顾言说的那样轻轻抖动,她立刻轻踩油门,赛车缓缓向前移动。
可刚走了没几米,车身突然一顿,熄火了。陈曦的脸瞬间红了,有些尴尬地看向顾言:“对不起,我是不是太笨了?”
“第一次都这样,我当年练了十次才不熄火。”顾言没笑她,反而耐心地重新讲解,“离合抬得太快了,再慢一点,油门轻一点,就像给乡村孩子讲题,得循序渐进。”
第二次尝试,陈曦刻意放慢了抬离合的速度。当赛车平稳地向前移动时,她忍不住小声欢呼:“我成功了!”
“很棒!”顾言眼里满是认可,“再练几次直线,我们试试简单的弯道。”
接下来的半小时,陈曦渐渐找到了感觉,不仅能平稳起步,还能控制车速在练习区里绕圈。顾言见她越来越熟练,提议尝试练习区的缓弯:“前面那个弯道,提前5米踩刹车,速度降到10码,然后打半圈方向盘,过了弯道中心就回正。记住,视线要看着出弯的方向,别盯着车头。”
陈曦按照他的说法,提前减速,轻轻转动方向盘。当赛车平稳地通过弯道时,她忍不住侧头看向顾言,眼里满是兴奋:“我做到了!原来转弯这么简单!”
“不是简单,是你学得快。”顾言笑着递过来一瓶温水,“歇会儿吧,第一次练这么久,手肯定酸了。”他注意到陈曦的指尖有些发红,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护手霜,挤在她手心里:“赛车方向盘磨手,下次我给你准备专业手套。这个护手霜是无香精的,你皮肤敏感也能用。”
陈曦看着手心里的护手霜,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一直以为顾言是个“粗线条”的人,却没想到他这么细心——连她皮肤敏感的事,都是上次聊天时随口提过一次。
“谢谢你,顾言。如果不是你教我,我肯定不敢坐进驾驶座。”陈曦轻声说。
“不用谢,是你自己敢尝试。”顾言靠在围栏上,看着练习区里的赛车,“很多人第一次坐进赛车,连离合都不敢踩,你却愿意一遍遍地试,这就很厉害。”他拿出手机,翻出一段视频——是刚才陈曦练弯道时,他偷偷拍的。视频里,她专注地盯着前方,嘴角带着一点紧张的弧度,认真的样子格外耀眼。
“这段视频我没删,你要是不介意,我想剪辑成15秒的短片,发在基金会的抖音账号上。”顾言看着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文案就写‘公益人也能当赛车手’,既能宣传‘体育+公益’的理念,又能让更多人关注乡村孩子的体能教育,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企业捐赠体育器材。”
“当然不介意!”陈曦立刻答应,“能为公益宣传,我求之不得。”
下午的练习,陈曦越来越熟练,甚至能独立完成“直线加速—缓弯—停车”的整套动作。结束时,顾言靠在赛车旁,递给她一个掌心大小的赛车模型:“这个是按照我上次比赛的赛车做的,1:43的比例,送给你当纪念。下次想练车了,随时跟我说,我提前申请闭场。”
陈曦接过模型,指尖摩挲着上面精致的细节——连车身侧面“乡村儿童教育捐赠”的字样都清晰可见。她下意识打开系统面板,一条绿色提示弹了出来:“检测到宿主主动突破自我,与顾言完成‘新手赛车教学’深度互动,勇敢尝试获得高度认可,顾言好感度+10(当前85\/100),触发‘新手赛车伙伴’专属效果。后续顾言将优先邀请宿主参与‘体育+公益’主题活动,共同设计‘儿童赛车体验课’‘体能闯关游戏’,提升‘生态计划’的趣味性与参与度。”
离开赛车场时,顾言突然想起什么,叫住她:“对了,我基金会下周要组织一场‘乡村儿童赛车体验日’,想邀请你一起。我租了10台模拟赛车设备,带孩子们来体验,你能不能来帮我设计些配套的体能小游戏?让孩子们玩得更开心。”
“当然能!”陈曦毫不犹豫地答应,“我可以带些跳绳、呼啦圈过来,设置‘体能闯关’环节——孩子们完成跳绳50个,就能获得模拟赛车体验资格,这样既能运动,又能增加趣味性。”
“这个想法绝了!”顾言眼睛一亮,“我马上让团队跟进,我们一起把这次活动办得让孩子们难忘。”
回家的路上,陈曦把赛车模型放在副驾上。夕阳透过车窗,给模型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她想起今天的经历,突然明白:勇敢尝试不仅能解锁新技能,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温暖与支持。就像推进公益项目,她也曾犹豫过、退缩过,但每一次“敢迈出第一步”,都能遇到新的伙伴,找到新的方向。
她打开微信,给顾言发了一张赛车模型的照片,配文:“模型很喜欢,谢谢!‘体能闯关’的详细方案,我晚上发给你。”
顾言的回复很快:“好!期待你的方案。对了,下次练车,我教你漂移——当然,还是低速版的。”
陈曦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这场意外的赛车尝试,不仅让她多了一个公益伙伴,更让她多了一份“敢突破”的勇气。未来的公益之路,她会带着这份勇气,继续尝试更多新可能,为乡村孩子带来更多不一样的快乐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