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03章 古医书藏秘与社团新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古医书藏秘与社团新课

周三下午的图书馆 302 室,阳光把木桌照得暖烘烘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旧书味 —— 本草社的第二次学习会定在这儿,桌上摊着好几本翻开的中医书,最显眼的是张教授带来的那本《本草图经》,封皮像块揉软的老布,边角还沾着点浅褐色的旧渍。

林辰刚把上次社区义诊的反馈表摆好,就听见门口传来胖子的大嗓门:“辰儿!苏晓冉!你们可来早了 —— 我妈让我带了刚烤的芝麻饼,说给大家当点心,补补脑子好记药材!”

他拎着个油纸袋挤进来,芝麻香瞬间飘满屋子,苏晓冉伸手捏了一块,咬了口笑:“王阿姨这手艺绝了,比食堂的点心好吃十倍 —— 对了,你上次在社区给刘爷爷按穴位,把足三里按成阳陵泉的事儿,可别再犯了啊。”

胖子脸一红,赶紧摆手:“那不是紧张嘛!刘爷爷腿一疼我就慌了,下次我肯定先在自己腿上标好位置,再给人按!”

正说着,赵天宇背着书包跑进来,手里攥着个笔记本,封皮上贴满了药材贴纸:“来了来了!上次社区义诊的笔记我整理好了,你看 —— 王婶的风湿腿用了艾叶泡脚加桂枝,三天就说不沉了;李叔的偏头痛按太冲穴,配合菊花决明子茶,现在不熬夜基本不疼了。”

他把笔记本摊在桌上,字迹整整齐齐,连每个人的体质、调理方法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上次王婶那事儿我记特清,她怕烫,泡脚水温度得控制在 40 度,我特意在旁边画了个小温度计,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忘。”

林辰看着笔记本,忍不住点头:“你这记法比课本还细致,以后社团的‘病例库’就交给你管,准没错。”

“得嘞!” 赵天宇刚把笔记本收进书包,就看见张教授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个蓝布包,包口露着半本线装书的书脊,看着比上次的《本草图经》还旧。

“今天带了个‘老伙计’来,” 张教授把布包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本《千金翼方》的手抄本,纸页黄得像琥珀,上面的小楷字细得像蚕丝,“这是我年轻时从一位老中医那儿淘来的,里面藏着几个特别实用的‘小方子’,比如治夏天暑湿腹泻的,比咱们之前手册里写的更简单,还不用煮药。”

他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一行字给大家看:“你们看,‘暑湿泻者,取鲜马齿苋一把,洗净捣烂取汁,加少许白糖,温服即止’—— 上次社区的张婶就说夏天总拉肚子,这方子正好能用,还不用熬药,鲜马齿苋菜市场就有,多方便。”

赵天宇赶紧掏出笔记本,笔尖快得像要飞起来:“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加白糖!我记下来 —— 对了教授,这马齿苋跟蒲公英长得有点像,怎么区分啊?上次我就把楼下的蒲公英当马齿苋摘了,我妈说我差点把野菜当药草煮。”

张教授被逗笑了,伸手从布包里掏出两片压干的叶子:“你看,马齿苋的叶子是扁扁的椭圆形,摸起来肉肉的;蒲公英叶子边缘有锯齿,像把小锯子,而且折断茎秆会冒白色的汁 —— 记不住的话,就像这样压成干叶装在小袋子里,随时拿出来比对着看。”

苏晓冉赶紧找了个透明小袋,把叶子装进去,还贴了张标签:“马齿苋 vs 蒲公英,左边肉肉扁叶 = 马齿苋,右边带锯齿 = 蒲公英”,胖子凑过来看,点头说:“这样好!我这脑子记不住复杂的,看图片比听文字强一百倍。”

林辰伸手碰了碰那本手抄本,指尖刚碰到纸页,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突然轻轻发热,像有股细流顺着指尖钻进书里 —— 他忽然想起上次在中药园碰酸枣仁苗的感觉,低头看了眼书页,上面的字迹好像更清晰了些,连之前模糊的药材简笔画,都能看清叶子上的纹路。

“林辰,你看这个,” 张教授指着另一页,“这里写的‘治咽喉肿痛方’也很实用,用胖大海配罗汉果,加两颗冰糖泡水,比吃含片管用,还不刺激嗓子 —— 你们下次可以把这些‘简易方’整理成小卡片,贴在社团活动室,方便大家随时拿。”

“这个主意好!” 苏晓冉立刻掏出手机记下来,“我明天就去买卡纸,咱们分工做卡片,赵天宇负责写字,我负责画小图,胖子…… 你负责把卡片剪整齐,别剪歪了。”

胖子赶紧举手:“没问题!剪东西我拿手,上次我给我妹剪手工,还拿了学校二等奖呢!”

大家正说得热闹,图书馆的李姐端着个保温杯走进来:“孩子们,我泡了菊花枸杞茶,给你们润润嗓子 —— 对了,上次你们教我的安神方,我给我家邻居说了,她喝了一周就说能睡好了,还让我问问你们,下次社团活动能不能带她来听听?”

“当然能啊!” 林辰笑着接过杯子,“咱们社团本来就是开放的,谁想了解中医都能来,多个人多份热闹。”

张教授喝了口茶,放下杯子说:“我看咱们可以开个‘中医小讲堂’,每周一次,专门给校园里的老师、学生,还有附近的居民讲简单的调理方法 —— 比如下周讲‘夏天怎么防中暑’,再下周讲‘办公室久坐怎么护腰’,都是大家用得上的。”

赵天宇立刻举手:“我报名当讲师!上次整理的笔记正好能用上,我还能做 ppt,把穴位图做成动画,一看就懂。”

“我负责准备药材样品!” 苏晓冉跟着说,“比如讲中暑的时候,带点藿香、佩兰,让大家闻闻味儿,记更牢。”

胖子挠了挠头,也举手:“那我负责维持秩序,再给大家分点心 —— 保证让来听课的人吃得开心,听得明白!”

林辰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又看了眼桌上的古医书 —— 阳光落在泛黄的纸页上,那些细小的字迹像在轻轻眨眼,仿佛在说 “你们做得好”。他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暖意顺着指尖慢慢散开,心里忽然觉得,这本老医书哪里是书啊,分明是个藏着时光秘密的老伙计,把古人的智慧,一点点传给他们这些年轻人。

“对了,” 张教授忽然想起什么,从布包里掏出几张手抄纸,“这是我整理的《千金翼方》里的‘食疗方’,比如莲子百合粥治心烦,红豆薏米粥祛湿,你们可以加到小讲堂的内容里,吃的东西大家都感兴趣,也更容易记住。”

林辰接过手抄纸,上面的字迹是张教授亲笔写的,笔画间透着认真,像在给他们递过来一把打开中医大门的小钥匙。他把纸页摊在桌上,大家围过来一起看,阳光把每个人的影子叠在纸上,暖融融的,像一幅热闹的小画。

快到傍晚的时候,学习会才结束。大家收拾东西时,胖子突然说:“哎,咱们社团是不是该整个‘吉祥物’啊?比如弄个小药童玩偶,或者画个薄荷图案的徽章,这样看着更像个正经社团!”

苏晓冉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明天就画设计图,薄荷图案的徽章肯定好看,戴在衣服上还能让人记住咱们本草社。”

林辰看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手里捏着那张食疗方的手抄纸,鼻尖还留着古医书的旧味 —— 他忽然觉得,本草社就像一棵刚栽下的小树苗,他们这些人是浇水的、施肥的,张教授是引路的,而那些老医书里的智慧,就是让树苗慢慢长高的阳光。

走出图书馆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风里带着校园里的桂花香。赵天宇还在跟胖子说徽章设计的细节,苏晓冉拿着设计图草稿在旁边提建议,林辰跟在后面,手里攥着那本《千金翼方》的手抄本,脚步轻快 —— 他知道,下次的 “中医小讲堂”,又会是一段新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藏着的,不只是药材和方子,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中医传承里最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