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 > 第44章 夜宴定策,后院风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章 夜宴定策,后院风暖

张谦回到驿馆,将自己关在房中,久久不语。窗外的天色从明亮转为昏黄,最后被墨色浸染,他依旧枯坐在椅中,眉头紧锁。

今日所见所闻,如同惊涛骇浪,不断冲击着他的认知。那威力惊人的消防水龙,那铁证如山的纵火案卷,还有沈逸那张看似人畜无害,却将一切都算计在内的脸……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一丝恐惧。

他原本是手握权柄、居高临下的巡察使,是来挑刺找茬的。可短短两日,形势逆转,他发现自己反而成了那个需要小心翼翼、权衡利弊的人。沈逸看似被动,却早已布好了局,就等着他自己走进来。

“此子……不可力敌。”张谦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得出了这个让他颇为沮丧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结论。

硬碰硬,且不说沈逸手握实证,能轻易将他拖下水,单是那消防水龙所代表的潜力和可能带来的功绩,就让他无法轻易舍弃。与沈逸合作,似乎成了眼下最明智,也是唯一的选择。

想通了这一点,张谦心中反而轻松了些许。他唤来随从,低声吩咐了几句。

戌时,华灯初上。

沈逸正在后宅与宁清漪对弈,苏小蛮在一旁看得抓耳挠腮,恨不得亲自上手帮沈逸落子。柳书瑶则拿着算盘在一旁噼里啪啦地算着今日的进项,楚潇潇悠闲地品着茶,芸娘在灯下翻阅医书,婉儿和秀儿则小声讨论着绣样。一派温馨闲适。

就在这时,门房来报,巡察使张大人孤身一人,未带仪仗,前来拜访。

沈逸执棋的手微微一顿,与宁清漪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鱼儿,终于彻底咬钩了。

“快请。”沈逸放下棋子,整理了一下衣袍,对众女笑道,“夫人们,贵客临门,为夫去去就来。”

宁清漪温婉点头:“夫君自去,此处有我们。”

苏小蛮挥了挥拳头,小声道:“夫君,要是那老小子还敢摆架子,你就……”

沈逸失笑,拍了拍她的肩膀,转身向前厅走去。

前厅中,张谦已然落座,身上只穿着一件普通的深色常服,没了白日里的官威,反倒显得有几分落寞和……急切。

见到沈逸进来,他竟主动站了起来,脸上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笑容:“沈县令,深夜叨扰,还望见谅。”

沈逸心中暗笑,面上却依旧恭敬:“张大人言重了,您能驾临,寒舍蓬荜生辉。不知大人此时前来,有何指教?”他故意装作不知。

张谦看着沈逸这副“懵懂”的样子,嘴角抽搐了一下,也懒得再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沈县令,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今日校场与牢房所见,令本官……感触良多。青岚县之潜力,沈县令之才具,皆远超本官此前预料。”

他顿了顿,观察着沈逸的神色,见对方依旧平静,只得继续道:“尤其是那纵火一案,证据确凿,牵连甚广,关乎朝廷法纪,亦关乎沈县令你的清白与前程。不知沈县令,对此有何打算?”

他将问题抛了回来,既是试探,也是表明自己不再坚持原先的立场。

沈逸心中了然,知道火候已到。他请张谦重新落座,自己也坐在对面,沉吟片刻,方才缓缓道:“张大人既然垂询,下官便直言了。此案人证物证俱全,本应即刻上报朝廷,请陛下圣裁。只是……”

他故意停顿,看着张谦。

张谦心中一紧,连忙追问:“只是什么?”

“只是,”沈逸叹了口气,面露“忧色”,“钱通判在州府经营多年,树大根深。下官人微言轻,纵有证据,若无人居中主持,恐怕……未必能直达天听,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来更疯狂的报复。下官个人安危不足惜,只是担心青岚县这刚刚有了起色的百姓,再受牵连啊。”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点明了困难,又捧了张谦一把,暗示只有他这位巡察使才有能力主持公道。

张谦闻言,心中一定,同时也升起一股责任感(或者说,对政绩的渴望)。他捋了捋胡须,正色道:“沈县令所虑,不无道理。然,朝廷自有法度在,岂容此等蠹虫逍遥法外?本官既为巡察使,查明真相,上报天听,乃是分内之责!”

他看向沈逸,语气变得郑重:“沈县令若信得过本官,可将此案相关卷宗、证物,交由本官。本官定当详细核查,据实奏报,还青岚县一个公道,也还沈县令一个清白!”

沈逸要的就是他这句话。他立刻起身,深深一揖,语气“激动”:“若得大人主持公道,实乃青岚县百姓之福,下官感激不尽!一切但凭大人做主!”

两人相视一笑,虽然各自心思不同,但至少在对付钱通判这件事上,达成了暂时的同盟。

接下来,气氛就融洽多了。张谦又提起了消防水龙,言语间充满了兴趣。

沈逸顺势道:“此物虽粗陋,但于防火或有小用。下官已命工坊加紧制造,若张大人觉得尚可,待此间事了,下官愿献上数台,并由工匠详解制法,供大人呈送朝廷,或于他处推广,也算下官为朝廷尽一份心力。”

这话更是说到了张谦的心坎里。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将此利器和破获纵火大案的功劳一同呈报上去时,龙颜大悦的场景。

“沈县令忠心为国,心思灵巧,本官必当如实禀明陛下!”张谦拍板定调,对沈逸的称呼也从生疏的“沈县令”变得亲近了不少。

又闲聊几句,张谦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送走张谦,沈逸回到后宅,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夫君,事情谈妥了?”宁清漪迎上前,递上一杯温茶。

苏小蛮迫不及待地问:“那老小子是不是服软了?”

柳书瑶也放下算盘,看了过来。

沈逸接过茶,喝了一口,将方才与张谦的对话简单说了一遍。

“夫君真是厉害!”苏小蛮听得眉飞色舞,“三言两语就把那巡察使给绕进去了!”

柳书瑶掩嘴笑道:“这下好了,有这位张大人顶在前面,咱们既能扳倒那个姓钱的,又不用直接面对州府的压力,还能白得一个‘献宝’的功劳。夫君这算盘,打得比我还精呢。”

楚潇潇眼波流转:“如此一来,巡察使这一关,我们算是安然度过了。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芸娘也柔声道:“夫君运筹帷幄,辛苦了。”

看着夫人们敬佩又带着些许依赖的目光,沈逸心中成就感满满。他伸手,将离他最近的宁清漪和苏小蛮轻轻揽住(动作克制,仅限于肩部,符合规范),笑道:“哪里是我一个人厉害,若非诸位夫人鼎力相助,我沈逸孤身一人,又如何能在这青岚县立足?这功劳,有你们一大半。”

宁清漪脸色微红,却没有挣脱,只是柔顺地靠着他。苏小蛮则嘻嘻一笑,反手抱了沈逸一下,随即又像只雀儿般跳开:“知道就好!以后可得对我们更好点!”

柳书瑶、楚潇潇等人见状,也都抿唇轻笑,眼含情意。婉儿和秀儿更是小脸通红,眼中满是憧憬。

后院之中,烛火温馨,笑语盈盈。外界的风雨似乎都被隔绝在这小小的天地之外。

沈逸知道,巡察使的危机基本解除,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借助张谦这把“刀”,清理掉州府的麻烦。而青岚县,也将迎来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期。

他看向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一片宁静与豪情。

有家如此,有妻如此,这穿越一趟,值了!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带着她们,一起走向更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