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 第269章 刹那枪韵,道鉴武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9章 刹那枪韵,道鉴武极

徐偃兵的出现与离去,都如同惊鸿照影,快得让人怀疑是否是幻觉。然而湖面残留的、被强行抚平的波澜,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那缕仿佛能刺破苍穹的锐意,都清晰地昭示着方才发生的一切。

湖畔的护卫们心有余悸地忙碌着,加固警戒,检查锁链,看向湖心的眼神充满了后怕与敬畏。他们甚至没完全看清来人的模样,只记得一道青色身影和那石破天惊的一按。但“徐将军”三个字,已在他们心中激荡起无限的安全感与自豪。

凌霄依旧立于假山之后,并未因徐偃兵的离去而移动。他的心神,还沉浸在方才那电光火石的一瞬间。

徐偃兵出手,没有任何花哨的招式,没有惊天动地的真气爆发,甚至没有动用他那柄名震天下的“刹那枪”。仅仅是以指代枪,凌空一按。

但在凌霄的感知中,那一按,却仿佛将整片天地的“势”都凝聚在了指尖。

那不是蛮力的镇压,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驾驭”。徐偃兵的身形与枪意,在那一刻仿佛化作了天地法则的一部分,引动了周遭的天地之力,化作无形的壁垒与枷锁,精准而霸道地施加在楚狂奴那狂暴的力量之上。如同巨浪拍击礁石,任你浪涛如何汹涌,礁石自岿然不动,反而将浪头撞得粉碎。

“意与道合,举重若轻……”凌霄心中默然评价。这徐偃兵的枪道,已然超脱了寻常武学的范畴,触摸到了“道”的边缘。他的枪,不再是单纯的杀人技,而是他自身意志与天地法则沟通的桥梁,是“我即枪,枪即我,我枪即天理”的某种体现。这种境界,已然近乎他道家所言的“炼神还虚”,只是路径不同,一个由武入道,一个由法入道。

更让凌霄在意的是徐偃兵离去前那一眼。那目光锐利如枪,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指本源。他定然察觉到了之前阵法异动的蹊跷,并将那丝不寻常的波动与自己的存在联系了起来。但他没有质问,没有探究,只是点头示意后便飘然离去。这份克制与判断,显露出此人不仅武力超绝,心性亦是通透沉稳,绝非莽夫。

“北凉徐偃兵……确有资格问鼎此界武道之巅。”凌霄暗自颔首。有此人在,北凉王府便多了一根真正的定海神针。也难怪徐骁敢放心将王府安危,乃至世子徐凤年的安危,很大程度上寄托于此人身上。

经此一事,凌霄对北凉的实力评估又上调了几分。这并非指千军万马,而是指这种顶尖个人武力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对大局的影响。在此方世界,一位达到“道境”的武者,其战略价值,有时确实堪比千军。

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在这北凉王府中,虽看似闲云野鹤,实则已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几位最关键人物的注意。徐骁的深沉,徐凤年的好奇,李义山的默察,如今又多了徐偃兵的留意。这潭水,是越来越深了。

他缓缓从假山后踱步而出,目光再次投向那已然恢复平静的湖面,以及湖心那座沉默的听潮亭。楚狂奴的这场无妄之灾,因他无意间的“拨动”而起,又因徐偃兵的及时出手而平息,看似有惊无险,却像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头,让水下的暗流涌动得更加清晰。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凌霄心中并无多少波澜。他此行北凉,本就是为观世间百态,悟红尘至理。这王府内的风云际会,人心鬼蜮,乃至顶尖武道的碰撞,皆是这“红尘”的一部分,皆是助他磨砺道心、窥探天机的资粮。

他不再停留,转身沿着来路缓缓离去,灰布道袍在微风中轻轻拂动,与周围紧张未消的气氛格格不入,却又仿佛自成一方天地。接下来的北凉,想必会更加“热闹”,而他这位旁观者,或许也将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风景。只是不知,下一次风波,又会由何人、因何事而起?那位世子殿下,经过这连番事件,对他的“兴趣”,恐怕又要增添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