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327章 残余势力,暗中窥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7章 残余势力,暗中窥视

小太监的话音落下,谢昭宁的手指忽然一紧。那股熟悉的麻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像是十年前江南雨夜琴弦断裂时的震颤。她没有抬头看任何人,只是缓缓将左手收进袖中,掌心贴着琴匣边缘。

回府的马车走得平稳,帘子半掀,街市人声传进来。她闭着眼,手指在膝上轻轻划动,像在无声拨弦。《心音谱》的气息悄然散开,扫过路边行人。一个卖花老妪蹲在墙角,篮子里几枝枯萎的白菊,心跳快得不正常。恐惧混着兴奋,像被什么逼着完成任务的人。

谢昭宁睁开眼,目光落在那妇人身上。对方低头整理花枝,手微微发抖。

马车行过转角,她低声对身旁青霜说:“去查那个卖花的,她刚才不是在卖花。”

青霜应了一声,身影很快消失在街尾。

回到府中,天色已暗。谢昭宁未进内室,直接去了书房。她取出古琴,指尖轻触琴面,却没有弹奏。片刻后,她写下一道命令交给亲卫,命玄影盯住周婉柔宅邸的所有出入之人,尤其留意夜间来访者。

纸条刚递出去,外头传来脚步声。是萧景珩派来的信使,只带来一句话:“王爷已知风向有变。”

她点头,未多问。他知道就够了。

***

城西荒院,杂草长至腰间。周婉柔披着深色斗篷,站在一口枯井旁。风吹起她的衣角,露出腕上八个翡翠镯子,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对面站着一名蒙面人,身形瘦高,袖口垂下一截黑布。他没说话,右手缓缓抬起,掌心托着一枚玉符。玉符呈暗青色,正面刻着模糊的铜人纹路,背面有一道细裂痕。

周婉柔盯着那枚玉符,嘴角慢慢扬起。“你真拿到了?这东西不是早就该毁了吗?”

蒙面人声音低哑:“独孤漠留下的东西,从来不会真正消失。”

“谢昭宁今天在朝堂上赢了。”周婉柔冷笑,“她以为真相大白,就可以安枕无忧?可她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她不需要知道。”蒙面人缓缓收回玉符,“只要‘镜’碎了,钥匙自然会显现。而那天,就快到了。”

“皇后被抓前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周婉柔压低声音,“她说‘镜子要碎了,他会醒来’。我查过,皇宫地宫里确实有一面青铜镜阵,据说是前朝遗物,能照出人心执念。”

蒙面人静了片刻。“那面镜子,本就是开启地宫的引子。当它破碎时,沉睡的东西就会苏醒。我们只需要等那一刻。”

“那你打算怎么动手?”周婉柔问。

“你不需知道全部。”蒙面人转身,“你只需继续散布消息,让谢昭宁以为危险来自明处。真正的杀招,从无人察觉的地方来。”

话音落,他人已退入林中,身影迅速融入夜色。

周婉柔站在原地,抬手摸了摸耳坠。她看着枯井深处,仿佛能看到二十年前那一夜——火光冲天,她在混乱中捡起一块玉佩,塞进怀里。那时她就知道,这女儿的身份绝不简单。

而现在,她要亲手揭开这个秘密。

***

夜深,谢昭宁仍坐在书案前。窗外寂静,府中巡守的脚步比往常密集。她面前摊着几张纸,是今日收集到的情报汇总。

卖花老妪已被带走审问,起初不肯开口,直到青霜提到“凤仪宫东阁”四个字,她突然浑身发抖,吐出一句:“有人让我把花放在路口,说会有穿灰袍的人来取。”

灰袍?谢昭宁眉头微动。宫中杂役多穿青褐,灰袍极少出现。除非是……

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开《心音谱》残页。一页泛黄的纸角上,画着一座镜台,旁边标注一行小字:“镜碎之日,心音共鸣。”

她盯着那行字,呼吸微顿。

当年养父临终前曾说过一句话:“你听到的声音,不只是现在的,还有过去的。”

难道……尚书府灭门那晚,她听见的钟鸣、哭喊、火焰爆裂声,并非全是记忆?而是某种情绪波动,通过《心音谱》残留下来的回响?

她闭上眼,重新回想白天感知到的那个老妪的情绪——恐惧之中,夹杂着一丝奇异的亢奋,那种感觉很熟悉。

像是……有人在远处点燃火种,等着燎原。

她猛地睁眼,提笔蘸墨,写了一封密笺。内容只有两句:

“请彻查二十年前所有与‘镜’字相关的典籍记载,尤其是前朝礼制文献。”

“另查,宫中是否曾有关于‘铜人引魂’的记录。”

写完后,她吹干墨迹,装入信封,交给守在外间的青霜。“天亮前送到沈先生手中,不可经他人之手。”

青霜接过,正要离开,谢昭宁又叫住她:“再传一道令,让各院加强守卫,尤其是藏书阁和琴室,夜间不准任何人靠近。”

“是。”

房门关上,室内只剩她一人。她走到琴边,十指轻抚琴弦。这一次,她没有弹奏任何曲调,而是用《心音谱》中最基础的探息法,将意识缓缓铺展出去。

府中各处的情绪波动一一浮现:巡夜护卫的专注,丫鬟们的困倦,厨房老仆的疲惫……一切如常。

但就在她准备收力时,东南方向传来一丝异样。

那是周婉柔住处的方向。一股极细微的情绪波动正从那边传来——不是愤怒,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期待。

就像有人在等待一场仪式开始。

谢昭宁的手指停在弦上,没有动。

她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夜风拂面,远处镇北王府的檐角在月光下清晰可见。她知道,萧景珩已经收到了她的消息。

她轻声说了句:“风没停,只是换了方向。”

然后转身回到案前,重新点亮油灯。她取出一张新纸,开始绘制一份名单——所有曾与皇后有过私下接触的宫人、官员、商户,以及最近频繁出入周府的人。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响。

忽然,她手腕一滞。

纸上某个名字让她停了下来——城西李记香料铺。这家铺子三年前由一位姓陈的老掌柜接手,而此人,正是当年尚书府火灾当晚,唯一离开府邸却未被烧死的杂役。

她盯着这个名字,许久未动。

外面传来更鼓声,三更已过。

她放下笔,将名单收进抽屉,锁好。随后从琴匣底层取出一小块青铜碎片,放在灯下细看。这是她从冷宫井底带回来的,上面刻着半个“镜”字。

她伸手摸了摸耳坠上的银铃,铃铛无声。

就在这时,窗外一片梧桐叶飘落,砸在窗棂上,发出轻微一响。

她抬头望去,只见月光斜照,树影横斜。

一支蓝翅凤蝶轻轻落在窗台上,翅膀微微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