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 > 第495章 第一次当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生活总会在人刚刚找到一点平衡时,投下新的石子。林潇南接到学校通知,要参加一个为期三天的外地教学研讨班,机会难得,无法推辞。

几乎是同一时间,韩彻也接到支队任务,要带队进行为期四天的野外拉练,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一环。

日程撞得严丝合缝。

晚上,夫妻俩对着日历,都有些沉默。这意味着,将有三天时间,家里只剩下阿叙和星冉。

“要不……我跟妈说说,让她过来住几天?”林潇南有些犹豫,婆婆刚回去不久,而且老家也有事。

韩彻看着日历,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用麻烦妈跑来跑去。阿叙十四了,是半个大人了。让他锻炼一下。”

他的目光投向正在客厅安静看书的阿叙。少年身形抽条,眉眼间的稚气正在褪去,偶尔流露出的沉静,已初具担当的影子。

“阿叙,”韩彻开口,声音平稳,“过来一下。”

阿叙放下书,走过来,脸上带着询问。

韩彻将情况简单说明,然后看着他,语气是商量的,却带着信任:“妈妈出差,爸爸拉练,有三天晚上家里就你和妹妹。能照顾好她,照顾好自己吗?”

阿叙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任务会落到自己头上。他看了一眼旁边正竖着耳朵听、眼睛亮晶晶的星冉,又看向父母。林潇南眼中是担忧和不舍,韩彻眼中则是沉静的期待。

一股混合着紧张和被认可的责任感,在少年胸中升腾。他抿了抿唇,站直了些,点头:“能。”

“好。”韩彻没有多余的嘱咐,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冰箱里食材都备好了,紧急电话贴在冰箱上。有事,随时打我和妈妈电话。”

第一天,气氛甚至有点新奇。

林潇南千叮万嘱、依依不舍地出了门。韩彻也背上行囊,在门口揉了揉星冉的头发,又看了阿叙一眼,那眼神无声地传递着“交给你了”的信息,然后利落转身。

家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兄妹俩。

星冉觉得很新鲜,围着阿叙转:“哥哥,晚上我们吃什么呀?”

“哥哥,可以看多久电视?”

“哥哥,妈妈说不让吃太多零食哦!”

阿叙拿出林潇南留下的“注意事项”清单,一项项核对,表情严肃得像在执行重要任务。“先写作业。”他言简意赅地给妹妹下达指令。

星冉还算听话,乖乖拿出本子。阿叙自己也坐在餐桌另一边,开始攻克他的数学题。家里第一次没有大人的身影和声音,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车鸣。

平静在晚饭时分被打破。阿叙对照着妈妈留下的简单菜谱,准备煮面条。切西红柿时动作笨拙,下鸡蛋时油花四溅,手忙脚乱。最终端上桌的,是一碗面条有点坨、鸡蛋有点碎、味道寡淡的西红柿鸡蛋面。

星冉吃了一口,小眉头就皱了起来,小声说:“没有妈妈做的好吃。”

阿叙自己吃了一口,也知道味道不怎么样,脸上有点挂不住,硬邦邦地说:“能吃就行。快吃。”

星冉瘪瘪嘴,但还是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晚上,给星冉洗澡成了另一个挑战。阿叙笨拙地帮妹妹调水温,洗头发时泡沫不小心弄到了她眼睛里,引得星冉一阵叫嚷。好不容易洗完,吹头发更是搞得满屋子头发飞舞。

等到终于把星冉哄上床,给她读完了故事书,看着她睡着,阿叙才长长舒了口气,感觉自己像打了一场仗,后背都出了一层薄汗。

他回到客厅,看着有些凌乱的厨房和浴室,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妈妈日复一日操持这个家,原来有这么多看不见的琐碎和辛苦。

第二天,问题升级。

白天还好,兄妹俩各做各的事。到了晚上,星冉开始想妈妈了。躺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小声啜泣起来。

“哥哥……我想妈妈了……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

黑暗里,她的哭声显得格外可怜。

阿叙躺在自己床上,听着隔壁妹妹的哭声,心里有些烦躁,又有些无措。他不太会安慰人,只能干巴巴地说:“别哭了,快睡。再过两天就回来了。”

“我想妈妈……”星冉哭得更委屈了。

阿叙沉默了一会儿,起身下床,走到妹妹房间,拧亮小夜灯。看着星冉哭得红彤彤的眼睛和鼻子,他犹豫了一下,生硬地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被子。

“别哭了。”他又重复了一遍,语气放缓了些,“我在这儿呢。”

或许是他的陪伴起了作用,也或许是哭累了,星冉的哭声渐渐小了,变成了小小的抽噎,最后握着哥哥的一根手指,慢慢睡着了。

阿叙等她睡熟,才轻轻抽出手指,关掉夜灯。站在黑暗中,他忽然觉得,照顾妹妹,不仅仅是管她吃饭睡觉,还要应付她突如其来的情绪。这比他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还要费神。

第三天,阿叙似乎找到了一点节奏。

他提前规划好了晚饭菜单(选择了更简单的蛋炒饭和速食汤),在星冉写作业时,自己抓紧时间完成了大部分功课,以便晚上能有更多精力应对她。

当星冉再次因为想妈妈而情绪低落时,他没有再只是干巴巴地安慰,而是拿出了棋盘:“要不要下一盘飞行棋?”

转移注意力大法奏效了。星冉的注意力被色彩鲜艳的棋盘吸引,暂时忘记了伤感。

晚上,阿叙甚至模仿着妈妈的样子,给星冉念故事书时,尝试变换了不同的声音,虽然模仿得并不像,却把星冉逗得咯咯直笑。

当林潇南和韩彻分别在第四天中午和傍晚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家里算不上井井有条,但也不算太乱。星冉正坐在茶几旁玩拼图,阿叙在厨房里,正试图把洗好的碗放进消毒柜,动作虽然还有些生涩,但神情专注。

“爸爸!妈妈!”星冉看到他们,欢呼着扑过来。

阿叙听到动静,从厨房走出来,看到父母,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的表情,随即又恢复了平日的沉静,只是简单地说:“回来了。”

林潇南一把抱住女儿,又看向儿子,眼眶有些发热。她走过去,摸了摸阿叙的头:“儿子,辛苦了。”

韩彻没说什么,只是走到阿叙身边,大手用力地按了按他的肩膀。那力道,充满了无声的赞许。

阿叙低下头,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独立生活”,像一次短暂的成人礼。对阿叙而言,它意味着责任和能力的初步考验;对星冉而言,她发现了哥哥除了会凶她、管她之外,还有笨拙却可靠的另一面;而对韩彻和林潇南来说,他们欣慰地看到,家的支柱,正在悄然生长出新的、坚韧的力量。

夜晚,一家人重新围坐在餐桌前,吃着林潇南做的、久违的可口饭菜,灯光温暖,气氛融洽。短暂的分别,让团聚的滋味变得更加珍贵,也让每个人都对“家”这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