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二月的雪来得突然,清晨醒来时,窗外的操场已经盖了层薄白。王石安裹紧李建军给的外套,刚走出宿舍,就看见刘辉蹲在楼下,手里捧着个铁皮盒,正往里面撒碎米。

“你这是干啥?”王石安走过去,看见几只麻雀落在盒边,啄米时尾巴一翘一翘的。刘辉抬头笑:“前几天下雪,食堂后面的麻雀总饿肚子,我就攒了点碎米。”他说着往王石安手里塞了把米,“来,试试,它们不怕人。”

王石安蹲下身,把米撒在雪地上。麻雀扑棱着翅膀围过来,细小的爪子在雪上踩出浅印。他看着它们啄米的模样,忽然想起麦洼村冬天的田野,也是这样落着雪,只是那时他总在帮家里扫雪、喂猪,从没心思看这些。

“原来你俩在这儿!”李建军跑过来,手里拿着张皱巴巴的纸,“学校要办元旦晚会,每个班得出个节目,咱班班长让我问问,你俩要不要一起整个节目?”

王石安愣了愣,刚想拒绝,刘辉就拍了他一下:“别总躲着,咱仨一起整个朗诵呗?我看你平时背课文挺溜的。”李建军也跟着劝:“就当放松了,总刷题也闷得慌。”他看着两人期待的眼神,终究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晚自习后,三人就留在教室排练。李建军选了篇关于“理想”的散文,刘辉负责找背景音乐,王石安则对着课本练发音。一开始他总紧张,声音发颤,李建军就拍着桌子给他打节拍:“别慌,就当底下坐着的是操场的麻雀!”刘辉也在旁边模仿麻雀叫,逗得他忍不住笑,紧张感倒消了大半。

排练到第三晚,赵野从隔壁班过来,手里拿着个旧录音机:“我娘从镇上废品站帮我淘的,能放磁带,你们练朗诵正好用。”他说着按下播放键,舒缓的音乐流出来,王石安跟着节奏念起散文,声音竟比以前稳了不少。

元旦晚会那天,王石安站在后台,手心直冒汗。李建军拍了拍他的肩:“别怕,咱都练这么久了。”轮到他们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聚光灯落在身上,他看见台下刘辉的父母坐在第一排,赵野举着个手电筒当荧光棒,忽然就不紧张了。

朗诵结束时,台下响起掌声,王石安鞠了一躬,看见张老师在台下冲他点头。走下台时,赵野跑过来:“你刚才念得真好!我娘说你比广播里的播音员还厉害。”他摸了摸头,心里甜滋滋的。

没过多久,学校组织“帮扶结对”,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基础弱的补习。王石安被分到帮同班的林晓梅补数学。林晓梅性格内向,每次补习都低着头,王石安想起以前的自己,就找了本旧笔记本,把数学公式和解题步骤写在上面:“你别慌,我以前也总做错,慢慢来。”

有次补习,林晓梅递给他个布包:“这是我娘做的鞋垫,冬天穿暖和,你别嫌弃。”布包上绣着朵小梅花,王石安接过,想起刘辉的棉鞋,心里一阵暖。从那以后,林晓梅补习时不再低着头,有时还会跟他聊家里的事,说她娘在镇上卖菜,想让她考上大学,去大城市看看。

一月底的期末考试,王石安考了全班第二,林晓梅的数学也进步了三十分。张老师在班会课上表扬他们,林晓梅站起来,小声说:“谢谢王石安,他帮了我很多。”王石安看着她,忽然觉得,帮别人进步,比自己考高分还开心。

放寒假前,王石安收到家里的信,是王望祖写的,字歪歪扭扭:“哥,我这次期末考了全班第五,娘没再骂我,你啥时候回来?我攒了糖给你。”他攥着信,想起离开家时王望祖躲在窗帘后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李建军塞给他个纸包:“这是我娘做的饼干,你路上吃。”刘辉也拿来个苹果:“我姐从县城买的,可甜了。”赵野则帮他拎着布包:“我跟你一起去车站,正好我娘让我给你带点腌菜。”

走在去车站的路上,雪又下了起来,落在肩上,却一点都不冷。王石安看着身边的几人,想起这半年的日子——运动会上的加油声、元旦晚会的掌声、林晓梅的鞋垫、望祖的信,忽然觉得,高中的日子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到处都是光。

他攥了攥手里的信,心里想着:寒假回家,要帮望祖补补数学,还要跟赵母说声谢谢。等开学了,还要跟李建军他们一起打篮球,跟林晓梅一起解数学题。他抬头看向远处的雪山,阳光落在雪上,亮得晃眼——他知道,只要一直往前走,总会遇见更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