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致命重生:化学物语 > 第182章 “后门”信号的沉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后门”信号的沉寂

“普罗米修斯理事会”内部那关于文明走向的纷争,此刻如同遥远天际传来的闷雷,其声虽沉,却被林可暂时屏蔽在心门之外。眼下,在她这方隐秘的天地里,有更紧迫、更具决定性、更贴近他们最初使命核心的事情,亟待完成。

在她那绝对安全的住所内,窗帘紧密地垂落,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窥探与干扰。只有工作台上一圈柔和的、聚焦的冷光灯,如同舞台追光,照亮着中央那本摊开的黑色笔记本,以及她那双稳定而专注的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高度集中的静谧,仿佛连灰尘的飘落都变得迟缓。

她闭上双眼,将全部精神如同收束的光束,高度集中在右手掌心。那枚“基石”指环紧密地贴合着皮肤,传来稳定而熟悉的温热,这不仅是杜恒意识存在的锚点,更是他们之间超越常规物理界限、独一无二的意识通讯桥梁与能量枢纽。

(开始吗?)她在内心深处发出简短的、意念层面的询问。

指环的温热微微增强,如同一次沉稳而肯定的脉搏回应。紧接着,一股冷静、缜密、剔除了所有冗余情感色彩的意识流,如同经过最优化编译的无声指令,开始沿着他们之间那独特的神经\/量子连接传递过来。那不是具体的语言,而是更本质的、关于能量频率调谐、信息结构封装与发送路径的引导——关于如何精确调动她自身的生物电信号与纯粹的精神力量,通过指环这个精密的放大器与调制器,将其转化为一段承载着特定识别信息的、极其微弱的量子谐波信号。

林可深吸一口气,排空杂念,如同一个初次接触复杂乐器的乐手,全神贯注地、小心翼翼地依照那意识流的指引,调动着潜藏于体内的微妙能量。她能感觉到一种微弱却确实存在的暖流从四肢百骸被缓缓抽取、汇聚至掌心,然后经由指环那奇异材质的纯化与放大,转化为一种更精纯、更有序的波动。

(目标:渗透全球监控网络的后台冗余信道与底层协议缝隙。信息内容:第一段溯源密码——「星光简笔画」识别码,关联密钥:韩阳-子鸣的初始善意。)

她在心中清晰地默念着发送目标,同时将全部意念如同透镜聚焦阳光般,死死锁定在那段于溯源世界的最终时刻,由他们四人——林可、杜恒(若阳)、沧澜、韩阳(子鸣)——共同约定、象征着一切合作起点的初始密码之上:一个简单的、却代表着韩阳(子鸣)内心深处未曾泯灭的、最初善意的星光线条图案。

无声无息间,一道无形的、承载着希望与最终约定的微弱信号,以指环为核心起点,穿透了房间的物理壁垒,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城市上空无处不在的、喧嚣而又沉默的电磁海洋,如同一条透明的鱼,向着那些由“守夜人”遗产和现代科技共同构筑的、隐秘而庞大的数据通道深处弥漫、探寻而去。

时间,在高度专注的等待中,一秒一秒地缓慢流逝。

林可维持着能量输出的稳定姿态,身体微微紧绷,额角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鬓角缓缓滑落。这种超越常规的、精微到纳米级别的意识与能量协同操控,极其耗费心力,如同在绷紧的钢丝上维持着绝对的平衡。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工作台周围,一切依旧如常,安静得可怕。预想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细微反馈——例如“Eyes_open”组织利用预设暗线发来的确认信号,或是杨振那边捕捉到的、关于某些隐秘网络节点出现异常但无法追踪的加密数据流的报告——都未曾出现。甚至连一丝一毫源于信号碰撞可能引发的、极其微弱的电磁环境扰动,都感知不到。

全球监控网络,连同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与x物质同源的更隐秘系统,如同一个深不见底、吞噬一切的黑色大洋。她满怀希望投下的这颗蕴含着“疫苗”密钥的石子,没有激起丝毫涟漪,甚至没有传来触底的反馈。

沉寂。彻底的、令人心神不宁的、仿佛被整个数字世界所无视的绝对沉寂。

林可缓缓睁开双眼,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深切的挫败感浮现在她清澈的眼底。她甚至不需要开口询问,那股与她紧密连接、始终在监控着整个过程的意识流,已经如同最高效的并行处理器,开始了对这次失败尝试的全面、高速的复盘与推演。

掌心的指环传来的温热感变得更加集中、锐利,仿佛杜恒正在将他所有残存的“计算力”与逻辑核心,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对这次无声失败的分析之中。几秒钟后,一段清晰、冷静如同最严谨实验报告般的结论,直接烙印在她的认知层面,不带任何情绪的波动:

“信号结构验证无误,能量阈值达标,发送协议执行成功。无响应根本原因判定:密钥与当前时间线锁孔存在维度性不匹配。逻辑推演如下:从‘源点试剂’的原始、相对纯净的量子结构胚胎,到后世成熟、复杂且被多次人为干预与自然演化的x物质及其可能衍生出的任何监控或防御网络,其底层的信息编码规则、能量签名与验证协议,在亿万年的时空流变、环境选择以及像陆浩宇、星N生物科技这样的势力刻意改造下,已然发生了系统性的演化、叠加与适应性畸变。我们手中的原始‘钥匙’形态,其齿纹与结构,已无法开启当前时间线上,那把历经磨砺、已变得高度复杂与警惕的‘锁’。解决方案指向:必须对原始密钥进行基于时间流模型的逆向推导,并完成动态的、适配性的‘翻译’与重构。”

林可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如同坠入冰窟。他们曾经最担心的情况之一,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时间,本身就是宇宙中最强大、最无情的加密与混淆算法。他们在一切灾难的源头处精心种下的“疫苗”,其最初的“注射器”,似乎已经无法穿透漫长岁月自然形成的、以及后来者不断加固的、“免疫系统”自身的识别屏障。

她低下头,目光落在工作台上那本静静躺着的、来自韩阳的黑色笔记本。冰冷的封面在灯光下反射着幽暗的微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其内部可能蕴含的、跨越了绝望与救赎的复杂答案。

难道,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寂,激活那寄予全部希望的“后门”,最终的突破口与答案,依然还是要落在这本来自另一个时空、承载着无尽复杂情感与未竟之志的、沉重的笔记之上吗?

掌心的指环,那稳定的温热持续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源于绝对理性的坚定,仿佛在她意识中低语:路未绝,只是需要换一种更曲折、更需智慧的方式前行。钥匙仍在手中,只是需要重新打磨,以适配时代的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