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世子去哪了? > 第266章 长安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汪鸣相指的这条路果然是捷径,离了华阳县不到三日,便到了长安府。

长安府的繁华,远非锦官府可比。

清晨,当第一缕曙光掠过巍峨的城墙,这座千年古都便苏醒了。朱雀大街上,早有商贩支起铺面,热腾腾的胡饼香气与西域香料的芬芳在空气中交织。驼铃声声,来自丝绸之路的商队满载着琉璃、宝石与象牙,缓缓穿过金光门;码头上桅杆如林,江南的丝绸、川蜀的锦缎、闽越的茶叶在此汇聚,又被运往四方。

至午时,东西两市人声鼎沸。酒肆中传出琵琶伎的婉转歌喉,茶坊里文人墨客挥毫泼墨。银号前的商贾摩肩接踵,飞钱汇票在指尖流转;绸缎庄内,贵妇们细细比对着来自江南的缭绫、蜀地的团花纹锦。沿街叫卖的货郎担子上,摆着高丽州的人参、大食的银器、天竺的佛珠,俨然万国博览。

黄昏时分,暮鼓声中,曲江池畔华灯初上。画舫游船点缀在碧波间,歌女清越的嗓音伴着笙箫飘荡。贵族郎君们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在落英缤纷的堤岸上缓缓而行;深宅大院里传出教坊新排的霓裳羽衣曲,彻夜不绝。

待到夜幕低垂,虽实行宵禁,但坊市内依旧灯火通明。达官显贵的府邸中夜宴正酣,琉璃盏中葡萄美酒荡漾着琥珀光;佛寺的晚钟与道观的经诵相和,为这座不夜城平添几分庄严。

这里不仅是商贸枢纽,更是文明交汇之地。太学内书生朗朗,译经馆中高僧云集。每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历史,每一处街巷都见证着传奇。

李华的车驾驶入明德门时,正值夕阳西下。金辉洒在巍峨的宫阙飞檐上,整座长安仿佛笼罩在神圣的光晕中。他望着眼前这幅盛世画卷,不禁暗叹: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都。

“当初太祖爷为什么不定都长安,而是玉京呢?”

彭启丰微微躬身,声音带着几分追忆往事的沉凝:

“殿下此刻所见的长安繁华,与太祖皇帝当年所见,已是天壤之别。前朝慎宗末年,朝廷为镇压民变,竟对长安课以重税。”

彭启丰的声音渐沉,仿佛亲眼目睹过那段黑暗岁月:“可赋税愈重,百姓愈是活不下去,揭竿而起者反而愈多。今日渭南粮农抗税,明日灞上纤夫暴动,长安城竟是三日一小乱,五日一大乱。这座千年古都,最后连城墙上的砖石都被饥民拆去换粮...”

他顿了顿,继续道:“待太祖爷兵临城下时,长安早已是座空城。守军不战自溃,城门大开。太祖爷进城那日,但见长街寂寥,坊市倾颓,满城竟只剩百余户人家,个个瘦骨嶙峋,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

“故而,太祖爷才将都城定在玉京。”彭启丰望向远处巍峨的宫阙,语气中充满感慨,“历经我大康六代君王,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减赋税、兴水利、劝农桑,才让这座古城重现生机。如今的长安,每一处繁华背后,都凝聚着列祖列宗的心血。”

李华听罢这番讲述,望着眼前熙攘繁华的街市,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意。他轻叹道:“原来这满目繁华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沧桑往事。”随即又问道:“从长安府到玉京,还需多少时日?”

彭启丰躬身回禀:“若是一切顺利,约莫十五日后便可抵达。”

“竟还要这般久?”李华微微蹙眉。

彭启丰但笑不语,只是引着车驾转入一条宽阔的宫道。不多时,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映入眼帘。朱漆大门上金钉闪耀,门前两尊石狮威严矗立,竟比蜀王府的门庭还要气派几分。

步入府内,李华不禁惊叹。但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层层叠叠,远非蜀王府可比。九曲回廊蜿蜒在假山池水之间,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纹样。正殿前的广场可容纳千人,地面铺着整块的青金石砖,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是何人的府邸?竟比亲王府邸还要恢弘?”李华忍不住问道。

彭启丰含笑答道:“回殿下,此乃宪宗皇帝当年巡幸关中时的行宫。宪宗爷尤爱长安风物,故在此修建了这座离宫,以便时常驻跸。”

他指着远处一座高耸的楼阁:“那是望仙台,宪宗爷当年常在此处宴请群臣,赋诗作对。”又指向西侧一片园林:“那里引的是渭河活水,可泛舟垂钓。整座行宫占地三百余亩,确实比蜀王府要大上些许。”

李华漫步在青石铺就的御道上,感受着这座行宫历经三代帝王依旧不减的皇家气派。

李华来到卧房,直接躺在床上翻滚了起来,可忽然觉得少了些什么。这时,他忽然想起在长安街市上见到的那些高鼻深目的胡商,又回想起拓跋宏曾赐给他的一个大食女人。

“栗嵩、夏铖。”他朝外面喊道。

二人应声上前:“奴婢在。”

“我记得先帝赏赐的贡女中有一个大食人,去将她给我带来。”李华语气平淡,

“是!”

说罢,两人躬身退出殿外,在廊下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还是老法子?”夏铖压低声音,

栗嵩点头,又补充道:“这次多备几个箱子,装上书,就说是为殿下搜罗的典籍,也好掩人耳目。”

栗嵩轻叹一声:“行,你去准备箱笼,我去安排人手。”

不过半个时辰,六个樟木书箱便被悄悄运至偏殿。栗嵩亲自查验,只见其中一口箱子内衬锦缎,暗设气孔,箱盖上还特意贴了“西域图志”的标签。

暮色渐浓时,一列抬着书箱的内侍穿过重重宫门,守卫查验时,夏铖特意掀开几个装满书籍的箱子,笑道:“殿下勤勉,这才刚到行宫就急着要读书。”

那个特殊的箱子混在其中,顺利通过了盘查。当箱盖在寝殿内开启时,大食女子扶着箱沿缓缓起身,琥珀色的眸子在烛光下流转着异彩。

李华满意地点头,对栗嵩二人投去赞许的目光。窗外,最后一抹夕阳余晖恰好隐没在宫墙之后,仿佛连天时都在为这场隐秘的相会行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