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世子去哪了? > 第221章 滚石风雷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司仪高亢的唱名声,今晚的压轴大戏——“滚石风雷社”终于登场。原本有些喧闹的宴席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那位一直显得有些意兴阑珊的蜀王世子,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班人马步伐利落地来到场中,与寻常戏班不同,他们衣着干练,神色沉静,带着一股精悍之气。班主宋铁上前叩首,声音洪亮:“草民宋铁,带领‘滚石风雷社’,恭祝世子殿下千秋万福,特献上些许微末伎俩,为殿下助兴!”

话音甫落,不待乐起,表演已然开始。首先上演的是“钻圈”。并非简单的鱼贯而过,而是数名汉子抬着层层加高的火圈,舞者如灵猿般在其中穿梭翻腾,身体柔韧得仿佛没有骨头,甚至在最高处来个“燕子穿云”,从熊熊火焰中一掠而过,引得席间阵阵低呼。

紧接着是力道与平衡的展示——“叠罗汉蹬缸”。底层壮汉扎稳马步,肩上再站两人,最顶上的少女竟单足立于同伴肩头,另一足稳稳蹬动一个硕大的陶缸,使其飞速旋转。缸越转越快,少女的身姿却如风中杨柳,摇曳生姿,惊险处让人屏息,稳健处又令人叹服。

然而,这些都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将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的,是“耍坛子”与“流星”。但见一赤膊大汉将数十斤重的酒坛抛耍得如同灯草,坛子在他周身、头顶、背上飞舞,划出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与此同时,另一人舞动两头点燃的“流星火球”,光链交织成网,与翻飞的坛影相映成趣,满场生风,气势惊人。

宾客们何曾见过如此生猛而又精巧的杂技?喝彩声、惊叹声此起彼伏。就连见多识广的王府属官们也频频点头。

就在这时,乐声陡然一变,从方才的热闹喧腾转为空灵、悠远,甚至带着几分诡谲的韵律,仿佛来自异域,场内的灯火也配合着暗下几分。

原本表演硬功的汉子们悄无声息地退下,那位一直静立一旁、身着青色布袍、面戴傩戏面具的身影,缓步走到了中央。他身量在男子中不算高大,反而有些清瘦,但步履沉稳,气度从容,竟让人她体型的单薄。张恂悄悄解释道:“殿下,这便是“滚石风雷社”新来的台柱子,叫“朱元璋”。”

“叫什么?“朱元璋”?有意思!”

他并未像寻常艺人那般谄媚作揖,只是朝着主位的李华方向,微微颔首,算是见礼。这份不卑不亢,更添了几分神秘感。

“殿下,诸位贵人,”他的声音透过面具传出,清朗中带着一丝刻意压低的沙哑,听不出确切年纪,“适才班中兄弟所演,不过是筋骨之力。接下来,草民欲借天地无形之力,演一场‘无中生有,化水为冰’的戏法,为世子殿下寿辰,添一缕寒意,增三分惊奇。”

话音未落,他已从袖中取出一只寻常的白瓷海碗,交由内侍示意,让近处的宾客验看,确认碗中空空如也。随后,他取来一个长颈玉壶,将清澈的泉水缓缓注入碗中,水声淙淙,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殿下,诸位贵人。适才不过是戏耍小道,博君一笑。接下来,草民欲借广寒宫中一缕至寒之气,效仿那冬日凝霜之法,为此良辰吉日,凝水成晶,点水成冰!”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水凝成冰,乃是天地自然之理,皆在寒冬。如今春暖花开,如何能凭空成冰?这已近乎仙法妖术!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连李华也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目光锐利如刀,紧紧锁定在那只白瓷海碗和“朱元璋”的手上。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这个“朱元璋”,是要用这超越时代认知的“化学”,来挑战他这位穿越者的神经底线。

只见那神秘人将海碗置于案上,右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捻动,仿佛在揉搓一丝无形的寒气。他围着碗踏着玄妙的步法,口中念念有词,整个人的气场变得无比专注。突然,他停下脚步,右手食指朝着碗中清水凌空一点,同时发出一声低沉的断喝:

“凝!”

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奇迹发生了——那碗清澈见底的水,以他指尖遥指之处为中心,瞬间泛起白色的结晶,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蔓延! 不过呼吸之间,一整碗水竟彻底化作了一碗洁白晶莹、散发着丝丝寒气的“冰雪”!

静!

死一般的寂静!

随后,如同炸雷一般,整个宴会厅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惊呼与喝彩!

“仙术!这是真正的仙术啊!”

“点水成冰……鬼神之技!鬼神之技!”

主位之上,李华脸上的慵懒和玩味早已消失不见。他死死盯着那碗“冰”,又猛地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场中那名微微喘息、似乎耗尽了“法力”的神秘人。李华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极度复杂、混合着警惕、以及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的笑容。

“朱元璋”身形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蜀王世子没有预料中的惊叹与赞赏,反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玩味和冰冷的质疑。这绝非一个见到“仙术”应有的反应。

“他怎么...”面具之下,她心中警铃大作,瞬间明白,寻常的戏法已无法打动,甚至可能弄巧成拙。必须下一剂猛药,一场游走在惊险边缘、足以牵动所有人神经的表演,才能打破这不利的局面。

他再次躬身,声音依旧保持着那份刻意的沙哑,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殿下法眼如炬,草民这些微末伎俩,自是难入殿下眼界。为贺殿下千秋,草民愿献上本社压箱底的秘术——‘刀山剑冢,紫玉回春’,此术凶险,须借一位女子灵韵,方能施展,还请殿下允准。”

李华不置可否,只是轻轻抬了抬下巴,示意继续。他倒要看看,这个“朱元璋”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得到默许,“朱元璋”转身,朝着班社人群中微微点头。只见一位身着绛紫色纱裙、体态丰腴婀娜的女子款步而出。她面容娇媚,眼波流转间自带风情,正是班社里的台柱之一,名唤“紫玉”。她走到场中一只看似坚实无比、足可容人的大木箱旁,朝着李华的方向盈盈一拜。

“朱元璋”打开箱盖,向四周展示,表明箱内空空如也。随后,紫玉便顺从地蜷身进入箱中。“朱元璋”盖紧箱盖,甚至还用铜锁象征性地锁上。接着,他取来数把寒光闪闪的长剑,以及几根锋利的钢矛。

“殿下,此术乃逆转阴阳,于死境中求生路。接下来所见,或许惊悚,但请殿下与诸位贵人静观其变。”

话音一落,他眼神一凛,手法快如闪电!

“嗖!噗!”

第一把长剑,被他用力刺穿箱壁!

“嗖!噗!嗖!噗!”

紧接着,第二把、第三把……长剑与钢矛从不同角度狠狠刺入箱中,瞬间将那木箱变成了一个插满利器的“刺猬”!

席间顿时响起一片惊呼,甚至有女眷吓得掩面低呼。所有人都仿佛能看到箱中女子被利刃洞穿的惨状。李华虽然猜到这大概率是魔术,但如此逼真的视觉效果,还是让他的瞳孔微微收缩,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了几分。

“朱元璋”敏锐地捕捉到了李华这细微的反应。他停下动作,环视全场,将紧张的气氛烘托到极致。然后,他深吸一口气,运指如飞,迅速将长剑钢矛一一拔出!每拔出一柄,都伴随着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最后,他猛地打开箱盖!

箱内空空如也! 那丰腴的紫衣女子,竟已凭空消失!

不等众人惊呼出声,忽然,殿内一侧的帷幔之后,传来一声娇笑。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紫衣女子“紫玉”好端端地站在那里,衣裙完整,笑靥如花,仿佛刚才那惊险的一幕从未发生过。她手中还托着一个果盘,翩然走到李华席前,再次跪下献果。

“哗——!”

这一次,爆发的喝彩声几乎要震碎琉璃瓦!这已非戏法,简直是神通!

“朱元璋”再次看向李华,隔着面具,目光沉静,仿佛在问:“这一手,可能入得殿下之眼?”

李华凝视着跪在面前的紫玉,又抬眼看向场中卓然而立的“朱元璋”,终于抚掌而笑,只是那笑容深处,探究之意更浓:“好一个‘刀山剑冢,紫玉回春’!真是……精彩绝伦。看来,我今晚,是遇到真神仙了。”

他话虽如此,但“朱元璋”却清晰地感觉到,那道审视的目光,如同利箭,已然牢牢锁定了自己。这场试探与反试探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