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 “先锋号” 前哨站的隔离数据库屏幕亮起,创世文明数据库的主目录缓缓展开时,实验舱内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屏幕上,蓝色的目录树像一片繁茂的森林,从 “基础科学” 到 “应用技术”,从 “生态治理” 到 “文明记录”,再到更细分的 “宇宙物理”“生物工程”“灵能应用” 等子分类,每一个文件夹点开,都能延伸出数十甚至上百个更具体的研究方向,密密麻麻的条目几乎占满了整个屏幕,让人瞬间陷入 “知识过载” 的震撼中。

“这…… 这简直是一座移动的宇宙图书馆!” 前哨站的一名年轻研究员忍不住惊叹,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被 “宇宙物理” 分类下的《暗物质捕获与应用理论》吸引,“他们竟然早在万年前就掌握了暗物质的捕获技术,这可是当前联邦最顶尖的研究课题,我们连理论模型都还没完善!”

凯坐在主操作终端前,手指却迟迟没有点击任何一个目录。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却也带着一丝谨慎 —— 数据库涵盖的领域之广远超预期,小到微观粒子的操控,大到星际文明的治理,几乎无所不包。但越是庞大的知识体系,越需要精准筛选,否则很容易陷入 “贪多嚼不烂” 的困境,甚至浪费宝贵资源在短期内无法落地的技术上。

“先按‘应用优先级’分类,排除纯理论研究和需要特殊资源支持的技术。” 凯深吸一口气,调出筛选工具,“第一优先级:能快速提升防御能力、应对追猎者威胁的技术;第二优先级:可缓解‘先锋号’资源短缺(如能源、粮食)的技术;第三优先级:能辅助其他技术研发、降低研发成本的基础技术。”

雷诺站在凯身边,目光扫过屏幕上的目录,指着 “应用技术” 分类下的 “深渊能量防御” 子目录:“先看这个!追猎者的主要威胁就是深渊能量,只要能提升防御能力,我们就能争取更多研发时间。之前星璃提到的‘纯白能量生成装置’就在这个分类里,还有‘空间屏障加固算法’,这些都是当前最急需的。”

凯点击 “深渊能量防御” 目录,屏幕上立刻弹出 23 份相关文档。其中《纯白能量生成装置完整设计图》《空间屏障多频段加固协议》《深渊能量探测与预警系统参数》三份文档标注着 “高完整性”,其余文档或多或少存在数据损坏。他点开设计图,屏幕上清晰显示着装置的核心结构 —— 由 “灵能谐振晶体”“量子能量转换器”“纯白能量储存舱” 三部分组成,甚至附带了详细的装配流程和故障排查指南。

“这份设计图的完整性超过 90%!” 凯的声音带着激动,“除了‘灵能谐振晶体’的量产工艺需要优化,其他部件都能通过‘先锋号’的现有设备制造,预计 1 个月内就能造出原型机。只要原型机测试成功,我们就能在‘先锋号’周围建立纯白能量防御网,彻底阻挡低浓度的深渊能量!”

星璃凑过来,灵能轻轻覆盖在屏幕上,能 “感知” 到设计图中隐藏的技术细节 —— 纯白能量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灵能与量子能量的耦合,中和深渊能量中的 “负面粒子”,形成无害的能量波。她指着设计图中的一个小型部件:“这里的‘能量调节阀’参数需要微调,创世文明的灵能强度比当前人类高,直接按原参数制造,可能会导致能量输出不稳定。”

莉娜则关注着 “生态治理” 分类,她点开 “星际农业” 子目录,发现一份《极端环境快速种植技术指南》,文档中记录了一种能在高辐射、低氧气环境下生长的 “星尘稻”,生长周期仅 20 天,产量是普通水稻的 3 倍,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这份技术太关键了!‘先锋号’的粮食储备只够维持 3 个月,只要能培育出‘星尘稻’,就能彻底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甚至能向遗忘星域的其他势力提供种子,建立合作关系。”

但兴奋很快遇到阻碍 —— 文档中 “星尘稻” 的种子培育需要 “宇宙射线照射处理”,而 “先锋号” 当前的设备无法产生特定频率的宇宙射线,需要改造现有实验室的辐射发生器。凯初步估算,改造设备需要消耗 15% 的资源储备,且培育周期需要 10 天,期间还需严格控制环境参数,一旦失误,种子就会失去活性。

“这是值得的!” 雷诺立刻做出决定,“粮食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粮食,再先进的防御技术也没用。让农业部门立刻配合改造实验室,同步启动‘星尘稻’的培育计划,与‘纯白能量装置’的研发并行推进。”

随着筛选的深入,更多有价值的技术逐渐浮现:“基础科学” 分类下的《量子纠缠通讯稳定性优化方案》,能将 “先锋号” 的跨星区通讯距离扩大 5 倍,且信号延迟降低至 0.1 秒;“生物工程” 分类下的《灵能者体质强化药剂配方》,可提升星璃等灵能者的灵能强度和精神韧性,减少意识碎片带来的负担;“材料科学” 分类下的《超轻高强度合金制备工艺》,能减轻舰船重量,提升航行速度和载重能力。

但选择困难也随之而来 —— 每个技术领域都至关重要,资源和时间却有限。前哨站的研究员们围绕 “优先研发哪个技术” 展开激烈讨论:有人认为应集中资源突破 “纯白能量装置”,先解决防御问题;有人主张优先培育 “星尘稻”,确保粮食安全;还有人提出先优化量子通讯技术,提升与其他势力的联络效率,为合作奠定基础。

“我们不能只看单个技术的价值,还要考虑技术间的关联性。” 凯调出技术关联图谱,屏幕上显示出各技术的相互支撑关系,“‘纯白能量装置’需要‘灵能谐振晶体’,而晶体的量产需要‘超轻高强度合金’作为支撑材料;‘星尘稻’的培育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这又依赖‘量子能量转换器’的优化。所以,我们需要构建‘技术研发链条’,以‘纯白能量装置’和‘星尘稻’为核心,同步推进相关支撑技术的研发。”

星璃认同这个思路,她补充道:“灵能者体质强化药剂也应纳入链条,我的灵能强度提升后,能更精准地辅助‘灵能谐振晶体’的调试,还能加快数据库中意识碎片的消化,解析更多隐藏的技术细节,形成‘技术 - 灵能 - 数据’的良性循环。”

雷诺综合所有人的意见,最终确定 “技术研发优先级清单”:第一阶段(1-30 天),重点研发 “纯白能量装置原型机”“星尘稻种子培育”“灵能者体质强化药剂”,同步改造量子通讯设备;第二阶段(31-60 天),推进纯白能量防御网建设、“星尘稻” 规模化种植、超轻合金量产;第三阶段(61-90 天),整合所有技术,启动 “先锋号” 全面升级计划,并向遗忘星域的友好势力分享基础技术,建立联合防御体系。

当清单确定并录入系统时,实验舱内的氛围再次变得坚定。之前面对知识海洋的迷茫和选择困难,已转化为清晰的目标和动力。凯看着屏幕上的研发清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生成详细的任务分配表;星璃则开始整理 “灵能者体质强化药剂” 的配方,标注需要注意的参数细节;莉娜拿起通讯器,联系农业部门和设备改造团队,确保各项任务尽快启动。

阳光透过实验舱的窗户,洒在屏幕上的技术图谱上,映照出一条条相互连接的研发路径,像一张通往未来的网络。团队成员们知道,眼前的知识海洋虽广阔深邃,但只要他们沿着既定的航线稳步前进,就能将这些远古的智慧转化为守护遗忘星域的力量,对抗即将到来的追猎者大军。

“通知各部门,1 小时后召开研发启动会议。” 雷诺拿起通讯器,声音坚定,“属于我们的‘技术革命’,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