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 > 第98章 延安来人,最高密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延安来人,最高密信!

晋西北的冬天,来得又早又猛。

一场大雪下来,整个太行山都裹上了一层银装。

经过“秋季大扫除”,独立旅的根据地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安宁。

老百姓们不用再提心吊胆地防着炮楼里的伪军下来抢粮,脸上的笑也比往年多了。

根据地里,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被服厂的女工们踩着缝纫机,赶制着过冬的棉衣。

新开垦的荒地上,老乡和战士们一起,修建着水渠。

从各个据点缴获来的物资,堆满了仓库。

李逍遥的威望,在这片土地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兵训练营里,教官操练新兵蛋子时,嘴里喊的都是。

“都给老子跑快点!没吃饭吗?想想咱们旅长是怎么带人打下阳明堡的!”

“你们这枪法,要是让旅长看见了,非得把你们一个个踢回老家种地去!”

根据地的娃娃们,也不再玩什么“官兵抓强盗”了。

他们最爱玩的游戏,是“攻打阳明堡”。

一个孩子王,披着件大人的破棉袄,学着李逍遥的样子,站在土坡上,拿根木棍当指挥刀,扯着嗓子喊。

“一营!给老子从左边上!二营!右边!炮兵营!给老子狠狠地炸!”

一群半大的孩子就嗷嗷叫着,冲向一个用泥巴堆起来的“机场”。

从国统区偷偷跑来做买卖的商人,很快就摸出了一个规律。

在这晋西北地界,什么路引凭证,都不如一张盖着“八路军独立旅”大印的路条好使。

只要亮出这张路条,无论走到哪个村,哪个卡,都会受到最热情的招待,畅行无阻。

商人们私底下都在传,这独立旅的李旅长,才是这晋西北真正的“保护神”。

可这位“保护神”,却没半点架子。

他没沉浸在声望和胜利的喜悦里。

大部分时间,他都泡在规划中的工业区工地上。

那里还是一片荒地,几十个从各地请来的工匠,正带着战士们挖地基,垒土墙。

李逍遥穿着和普通士兵一样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卷着裤腿,跟战士们一起,用铁锹挖着冻得邦邦硬的土方。

他的脸被寒风吹得又黑又糙,手上也磨出了厚茧。

只有在看到那些慢慢成型的厂房雏形时,他的眼睛里,才会迸发出灼人的光。

有时候,他也会跑到田里,蹲在田埂上,向那些有经验的老农请教。

“大爷,您说这地,怎么改良一下,明年收成能再多点?”

“这麦种,要是跟咱们从别处弄来的洋麦种种一块儿,会不会串了种?”

他问得极认真,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把老农说的每句话,都仔仔细细记下来。

一个寒冷的傍晚,李逍遥刚从工地回来,蹲在田埂边,就着冰冷的风,啃着一个硬邦邦的窝头。

一位路过的老乡挑着担子,看到他这副模样,停下了脚步。

老乡不认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旅长,只当他是个普通的八路军小战士。

他从自己那空荡荡的篮子里,摸出一个还带着体温的烤红薯,不由分说地塞进李逍遥手里。

“娃,多吃点,看你瘦的。”

老乡的脸上,带着最淳朴的笑。

“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睡觉都睡得香。”

李逍遥拿着那个滚烫的红薯,一时间,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他只是觉得,手里的这个红薯,比他打下的任何一座城池,都要沉。

深夜。

指挥部的土窑洞里,煤油灯的火苗在寒风中跳动。

李逍遥正趴在地图前,对着那条从国统区到根据地的路线,苦苦思索。

德国专家请到了,可怎么把这群“洋菩萨”安全接回来,又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就在这时,警卫员在门外报告。

“报告旅长!”

“什么事?”

“外面来了个人,说是从延安来的信使,有最高层的密信,要亲手交给您!”

李逍遥猛地抬起头。

延安来的信使?

最高层的密信?

他立刻站直了身体。

“快!让他进来!”

窑洞的门帘被掀开,一股夹着雪花的寒风猛地灌了进来。

一个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的身影,走进了指挥部。

他摘下头上的毡帽,拍了拍身上的积雪,露出一张被冻得通红,却异常坚毅的脸。

他快步走到李逍遥面前,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李旅长,奉命前来,传达最高指示!”

风雪中,这个神秘信使的到来,是否预示着这片刚刚平静的土地,又将迎来怎么样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