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穿着崭新校服围上来,怯生生又满眼热切地喊着“祁叔叔、谢阿姨”,谢知宁弯腰摸了摸孩子的头,把带来的文具分给大家,教室里很快响起欢声笑语。
张所长领着两人逛校园,指着明亮的教室、整齐的课桌椅叹道:“以前娃们上课挤在漏风的旧屋,现在条件比城里还差不了多少,都是托你们的福。”
走到法治宣传站,村民们正围着展板讨论,见祁同伟进来,纷纷围拢问好。宣讲队队员忙着答疑,有人问劳资纠纷怎么维权,有人询邻里地界争议该找哪个部门,队员们一一耐心拆解,现场秩序井然。
午后,两人随张所长走进附近村落,平整的路面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村民们晒着暖阳闲聊,见祁同伟路过,热情招呼进屋歇脚、喝杯热茶。一位老大娘端来花生,拉着他的手感慨:“当年你在山里办事,冒雨帮俺家修屋顶,如今又帮咱修桥铺路盖学校,你这人,从来没忘本。”祁同伟笑着回应,陪老人唠着家常,问起日常生计,叮嘱有困难随时联系。
返程时,夕阳洒在希望小学的屋顶上,余晖漫过村落与山路,孩子们的读书声隐约传来。祁同伟望着眼前的景象,对谢知宁说:“能实实在在帮到大家,心里踏实。”
谢知宁挽住他的手:“初心没丢,往后咱们继续慢慢做。”
此后,两人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往返两地,督查学校运营、跟进宣传站实效,还牵头对接企业捐赠图书、教具,协调医生定期坐诊卫生室。孤鹰岭与岩台县的日子渐渐红火,法治意识扎根人心,孩子们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而祁同伟的为民初心,也在一次次践行中愈发坚定。
两年过去,孤鹰岭希望小学已有三届毕业生,多半考入县重点中学,不少孩子寒暑假会主动到法治宣传站帮忙整理资料、给低年级学弟学妹讲普法小故事。宣传站成了村民常去的据点,劳资、邻里纠纷少了,遇事找法律、守规矩成了共识,村里治安愈发安稳。
祁同伟牵头协调资金,给岩台县通了光伏路灯,修了便民健身广场,又联合谢承璋的企业,帮村里引了中药材种植项目,派技术员上门指导,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卫生室里设备配齐,谢承昀每月都会带医疗团队来坐诊,老人孩子看病不用再翻山越岭,村民们提起祁同伟夫妇,满是感激。
这年深秋,祁同伟带祁守初回孤鹰岭,孩子跟着父亲走村串户,看父亲帮村民核对种植补贴,听村民讲父亲当年的往事,小小年纪便懂了“为民”二字的重量。在希望小学,祁守初跟着谢知宁一起整理图书角,临走前还主动说:“下次我还要来,给大家带课外书。”
当年的一位老大爷,拉着他坐在院坝里,指着院里晒的中药材笑:“多亏你引的好项目,今年收成好,俺们也能攒下养老钱。你总说记着俺们的情,其实你做的这些,早远超当年那点帮忙了。”
祁同伟笑着递上热茶:“日子好起来就好,我不过是尽点力。”
祁同伟陪老人唠完家常,往希望小学走,路上撞见几个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见了他纷纷停下脚步,脆生生喊“祁叔叔”,还主动把手里刚摘的野山楂递过来。
到了学校,法治宣传站里正有村民翻看法制手册,谢承砚派来的律师志愿者在旁答疑,见祁同伟来,笑着迎上前:“这阵子来问宅基地、种植合同的村民不少,大家法治意识越来越强了。”
祁同伟翻看桌上的登记本,密密麻麻记着村民的疑问与解答结果,眼底满是欣慰。
操场边,几位老师正带着孩子练跳绳,见祁守初来,特意喊他加入。祁同伟站在一旁看着,谢知宁走过来挽住他的胳膊:“学校刚申请了公益基金的追加项目,想建个科学实验室,让山里孩子也能接触实验器材。”
祁同伟:“我回头跟基金管委会对接,尽快落实,不能委屈了孩子。”
次日一早,祁同伟带着祁守初去看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技术员正领着村民筛选药材,翠绿的枝叶间满是生机。谢承璋派来的负责人迎上来:“今年药材行情好,收购价稳,村民亩均增收近三千,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打算回来扩种。”祁同伟闻言舒心,叮嘱负责人多盯紧技术指导,帮村民规避风险。
返程前,张所长送来一筐村民自家种的核桃、板栗,笑着说:“大家都记着你的好,没啥贵重东西,都是心意。”
祁同伟推辞不过收下,转身让随行人员把带来的文具、书籍分给村里孩子。祁守初抱着一摞绘本,挨个递给小朋友,眼神认真:“这些书很好看,你们要好好读。”
车子驶离孤鹰岭,祁守初趴在车窗上回望,小声跟祁同伟说:“爸爸,这里的人都很好,我以后要像你一样,帮大家做事。”
祁同伟:“做人守住本心,踏实做事,就是最好的。”
岁月催霜鬓,祁同伟与谢知宁双双到了退休年纪。谢知宁在汉东政法大学执教多年,桃李满天下,带出的学子多扎根基层司法一线,践行法治初心;祁同伟深耕公安与政务领域数十载,护汉东治安、推法治落地,退休时一身清名,百姓感念。
两人卸任后未回北京,仍留居汉东,住处选在离市区不远的近郊,庭院种满花草,清净自在。谢知宁偶尔回政法大学开讲座,不讲晦涩理论,只结合半生经历聊法治践行与初心坚守,台下学子听得入神,掌声经久不息;闲时便整理过往普法资料,修订成教材寄往孤鹰岭、岩台县的学校,续添助力。
祁同伟少了政务繁杂,常带着渔具去近郊河畔垂钓,或是约上侯亮平、陈海小聚,几人聊当年反腐过往,谈如今汉东民生变迁,话语间满是释然。每隔两三月,夫妇俩必去孤鹰岭与岩台县,看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读书嬉闹,听村民聊药材收成、家常琐事,法治宣传站里,他们捐的书籍仍被翻得卷边,律师志愿者常年驻守,遇事找法早已成当地常态。
谢承骁兄弟时常来汉东探望,或是邀两人回北京团聚,一家人依旧和睦热络。
祁守初已长成挺拔青年,考入汉东政法大学,寒暑假主动去基层司法所实习,还跟着父母回岩台县支教,毕业后扎根汉东基层司法系统,循着父母足迹践行法治初心,闲暇时便陪二人返乡,帮着对接公益事宜,成了他们的贴心帮手。村民们见祁家后辈接续为民做事,愈发感念,每次二人返乡,依旧热情迎候,院里晒的瓜果、地里收的药材,总会执意塞些,满是淳朴心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