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升高,村里的各家各户,都派了一个代表过来,给了一份钱,然后到灵堂鞠个躬,算是走了一个形式。份子钱不多,基本上都是三五十块,或者少一些。
这也是村里的规矩,老人过世,要办流水席,各家各户,要来探望一下,算是送老者最后一程,另外就是到中午,吃一顿流水席,一般是2天。第三天基本上就是上山,所以最后的席面是留给自己家的人,就没有外人了。
大概8点多,率先到来的是小姥一大家,看样子应该是小姑爷开着小铁牛一早就赶过来了。一进门,小姥哭的有点崩,手趴着棺材,哭着不停。
二宝、表姐和小姑爷都认认真真的跪下,磕了三个头,随后到一边开始装扮,小姥最后在老妈和另外一个婶子的拉扯下,才渐渐的收声,到一边装扮一下后,跪在一边,低声的抽噎。
不到一会功夫,大佬一大家也来了,只不过只有大佬,大姑爷和三表哥,二表姐因为嫁到了市里,所以不能第一时间赶过来,大表哥,在上沪做厨师长,也不能第一时间赶过来。
大佬也哭的撕心裂肺,最后也是被老妈拉开,跟小姥跪在一起,低声的抽噎。小姑爷装扮好,开始忙活起来,安排人准备中午的午饭了。
主要还是要搭灶台和帐篷,买菜的事情,已经交给了厨师,厨师应该是昨晚老爸连夜去请的,就是后面村的,也不远。
但是防风的帐篷什么的,还是要搭建的,要不然没地方吃席。
随着时间推移,老哥开着车,也直接开到了大门口,车里是二堂姐和三姐,大嫂和大堂哥。
仍然是哭戏,只不过大嫂就有点收敛,因为怀里还抱了个孩子,也不太方便,二堂姐是想哭,但是被众人拦下了,因为有身孕,而且月份太大了,担心动了胎气就不好了。
老哥磕头后,简单的装扮一下,就又开车往回跑,估摸着应该是去两个姐夫,大堂哥是嫡长孙,所以需要回来主持一些事情,优先跟车回来了。(这里,肯定有杠精说,为什么不直接包个车回来,我想说的是,那个时候,冬天,出租车面包车什么的一般不愿意去不熟悉的村庄,容易被抢,这是真实的,另外一个就是人比较多,包车不方便!)
时间慢慢溜走,11点多,镇上,奶奶的娘家仅剩的一些关系,也派代表过来了,比如老舅,四表叔,因为奶奶娘家那边遗留的亲戚也没几家。
一转眼,到了晚上,最后商量一下后,让孙子辈和女眷回去休息,大堂哥和几个长辈留下来守灵,另外就是老爸也回来了,因为老爸明天要去找人。
在另外一个比较远的村里,有个懂风水的先生,都开玩笑叫他半仙,我家里的盖房子也好,给老人看墓定穴也罢,基本上都找他过来给看看。
不要说不信这玩意,风水学说,既然存在了几千年,肯定是有点东西存在的。这一点不要去辩驳什么。
所以晚上家里一大家,几间房都睡满了,老妈下了面条,大家也都没什么胃口,随便兑付几口就结束了,我房间里面打了地铺,我们几个小辈睡在一个房间,大家也都没吭声,但是翻来覆去的声音告诉我,大家估计都没睡着。
等我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地铺里面,几个人睡的挺香,我蹑手蹑脚起来,准备去松松筋骨。说实话,也就昨天滴了几滴眼泪,实在是哭不出来。
所以,这件事,对我来说,影响没那么大,经过一天的缓冲,也慢慢的接受了这件事。下楼,老妈在收拾,老爸早已经没影了,两个姥姥在厨房准备做早饭。
一天就这么简单的过去了,上午找来的风水先生,在爷爷的坟旁边,给定好了穴,朝向什么的,都确定好了,下午,大伯、苏培生和村里的几个叔辈一起给挖好了穴。
上山的时间,也定好了,明天上午10点18分落穴,所以一系列的流程开始安排下去,上山,也叫送葬。
这里要说一下,其实按照时间线和一些法律法规来说,理论上是应该要进行火化的,但是农村现在对火化还是有点排斥,基本上只要没人告发,都是用土葬。
当然了,都是一个村子,谁因为这个事情告发,那么估计在这个村子里面就真的抬不起头了,后世来说,老妈和奶奶都是用的土葬,但是在过几年,老人离世,基本上就不允许土葬了,所以这基本上算是最后一批土葬的。
第三天,请了苏老先生来主持,包括盖棺,起灵,送葬,下葬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一个主持来进行指挥,生怕错了某个流程。
这一天,人员是聚集最齐的,大伯一大家,二叔一大家,我家,一姥一大家,大佬家就少了个大表哥,大表哥回来奔个丧,就急忙回去了,因为实在是请不了假,大家也没说什么。
“盖棺”随着苏老先生一句高喝。
哭声响成一片,大伯和二爷、老爸,轻轻的抬起盖板,然后缓慢的盖上,最后用木楔子给钉死。
众人哭的差不多了,在旁边人群的拉扯下,慢慢开始抽噎。老先生看到外面几位叔伯站在门外,手上拿着竹杠和麻绳,胳膊上也已经挤好白毛巾。
“起灵”苏老先生再次高喝一声。
准备好的叔伯们,走了进来,开始用麻绳开始绑棺椁,二爷因为身高的原因,只好抱着奶奶的遗像,随后在老先生的一声“起”声中,奶奶的棺椁慢慢的抬出灵堂,走到了场地上。
场地上,我们小辈们也早就准备好了,我抱着火盆,其他人要么打着幡,要么举着花圈,就等棺椁抬出来了。
“送葬....拜别!”
哭声再次在灵堂响了起来,这一次是真的有点撕心裂肺了。因为这一次真的是送别了。一送终有别,再也不相见了!
随着老先生话落,站在外围的乡亲们,也恭敬的弯腰鞠了一躬。
苏老先生最后点了一挂长的鞭炮,送葬队伍开始慢慢的往爷爷的坟地走去。乡亲们也自觉的送了几步后,才慢慢停下。随后苏老先生跟着送葬的队伍,一路走,一路偶尔扔出去一挂短鞭炮,尤其是路过一些坟头的时候,都要扔一挂,一直走到了爷爷坟地,众人才得以暂时休息一下。
随着吉时到来,苏老先生一句高喝:“下葬”
老爸大伯二爷,和两个姑爷用麻绳,慢慢的将奶奶的棺材缓缓的放到穴位里面。随后苏老先生抓起铁锹,铲了一铁锹的土,让大伯用白布兜着。
“孝子贤孙,跪拜...”苏老先生再次高喝道。
送葬的队伍集体跪下,磕了一个头。
随着鞭炮声响起,苏老先生再次喊道:“孝子苏建仁,恭送老母亲最后一程,葬....”
跪着的大伯将白布兜着的土,倒进棺材上,随后抬棺的几人,帮忙用铁锹开始铲土,往棺材上盖去。随着旁边的土越来越少,承放棺椁的穴位的空隙也渐渐减少,然后慢慢形成了一个土堆。
“贤子贤孙恭送,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礼成,起...”
随着老先生最后话落,众人起身,大伯、二爷、老爸接过铁锹,将最后一些土给铲到坟堆上,然后又拍了拍,最后三人对着爷爷的坟头跪下,磕了三个头,大伯又嘀咕了几句后三人才起身。
最后老爸点燃了最后一挂万响大地红和4桶烟花,在鞭炮声和烟花爆炸声中,送葬队伍开始慢慢返程,至此,上山才算是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