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基地主控中心,空气仿佛凝固的冰晶。巨大的全息星图上,代表柯伊伯带遭遇战区域的刺眼红光已经黯淡,但一条新的、更加深邃、令人不安的暗红色虚线,如同毒蛇般从那个区域延伸出来,蜿蜒指向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云,并在其边缘区域标记了一个不断闪烁的骷髅头标志——那是刚刚破译出的、“收割者”协议被激活并可能活跃的区域。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那个代表“观察者”的冰冷蓝色光点,依旧沉默地悬浮着,仿佛对下方的暗流涌动无动于衷。
基地线:风暴眼的宁静
“所有从‘编号734’和敌方控制台获取的数据,解密和初步分析已完成。”刘总工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丝疲惫和难以掩饰的沉重,“情报确认度超过92%。结论是…… 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单一敌人,而是一个体系,一个传承自‘守望者议会’内部‘净化派’思想的、高度自动化的宇宙文明筛选与清理机制。”
他调出一张复杂的架构图:
* 最高层级(疑似):“观察者”。负责宏观监控、最终裁定,可能具备一定自主决策能力,但其核心逻辑深受“净化派”理念影响。
* 执行层级:“收割者”协议。一个庞大的、分散式的自动化系统,负责具体执行“观察者”的裁定,或按照预设的“基准线”对文明样本进行“评估”和“清理”。其执行单位多样化,可能包括:
* “熵魔”等能量实体:用于物理层面清除和“净化”环境。
* 地面精锐武装:用于精确打击、情报收集和样本采集(如袭击站点的神秘部队)。
* 更高级别的未知单位(可能存在于奥尔特云或更远区域)。
* 关联\/利用层级:“青云会”等本土敌对势力。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收割者”的全貌,而是被其利用,或试图借助其力量达成自身目的,成为了“收割者”在地球的眼线和工具。“所以,‘青云会’残党的活跃,很可能是在执行‘收割者’的间接指令,或者…… 他们的行动本身,就是‘收割者’评估我们文明‘威胁等级’和‘应对能力’的‘测试题’。”周明远司长面色凝重地总结。这个推断让所有人背脊发凉。他们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在被一个冰冷的系统评分!“我们必须改变策略。”林凡站在星图前,眼神锐利如刀,“不能再被动应对每一次袭击和试探。我们需要主动编织一张属于我们自己的‘网’——一张能隐藏我们真实意图、误导‘收割者’的判断、甚至反向渗透获取情报的网。”“如何编织?”山猫问道。“双线进行。”林凡思路清晰,“第一条线,‘迷雾’行动。利用我们刚刚获得的能力【文明信息熵伪装与高维观测偏转力场】,结合之前获得的【能量结构微观塑形】等技能,主动释放虚假信息,伪装我们的科技水平、活动轨迹和战略目标。让‘收割者’看到的,是一个‘仍在挣扎求存、技术缓慢恢复、对深空威胁认知有限’的‘普通’灾后文明。”“第二条线,‘利刃’行动。”林凡的目光投向奥尔特云的方向,“加速‘逐星者’号的最终改装和‘星语者’远征队的备战。但这次,目标不仅是寻找下一个信标,更要主动搜寻‘收割者’在太阳系边缘的活动痕迹,尝试捕捉其单位进行研究,了解其弱点,甚至…… 尝试进行有限的、非对称的打击。我们要让它们知道,我们不是待宰的羔羊。”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计划,意味着从纯粹的防御和逃避,转向有限的、谨慎的主动对抗。“我同意。”周司长沉吟片刻,重重拍板,“立刻制定详细方案!‘迷雾’行动由张浩团队负责,‘利刃’行动由林凡全权统筹!基地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资源优先倾斜!”
柳小雅:沉淀与共鸣的深化
在基地紧锣密鼓筹备的同时,柳小雅在特制的静室中,进行着更深层次的冥想。与“编号734”的短暂接触,尤其是读取其记忆中关于“收割者”的恐怖片段,对她的精神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也意外地刺激了她“守护者”血脉的进一步觉醒。
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共鸣“火种碎晶”,而是开始尝试主动引导和塑造那股力量。
在林凡的【意识海深层结构稳定】技能辅助下,柳小雅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自身与碎晶连接的边界。她发现,自己不仅可以感知外界的能量和情绪,还能将自身的意志和情感,转化为一种极其细微的、带有特定“频率”的能量波纹。
她尝试着,将一种“宁静”与“守护”的意念,化作柔和的涟漪,轻轻拂过静室内一株因能量波动而有些萎靡的观叶植物。几个小时后,那株植物竟然重新焕发了生机,叶片变得更加翠绿饱满!
她又尝试着,对一块从“编号734”身上取下的、残留着微弱“熵魔”侵蚀痕迹的金属碎片,发出“净化”与“秩序”的波动。碎片上那令人不适的暗红色锈迹,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消退!
虽然效果微弱,且消耗巨大,但这证明了柳小雅的能力正在从“感知”向“影响”进化。她或许能成为对抗“熵魔”侵蚀、甚至安抚受创意识的独特力量。
“我感觉…… ‘大火苗’…… 好像…… 更‘亮’了一点……”柳小雅疲惫但兴奋地对林凡说,“它喜欢…… 我这样…… ‘用’它的力量……”
林凡欣慰地点头。柳小雅的成长,是应对未来危机的重要筹码。
签到:信息的织网者
新一天的签到,在基地积极备战的背景下到来。林凡凝神内视,他迫切需要一个能增强“迷雾”行动效果的能力。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第4级(星系级)每日签到奖励:特殊技能【多层次信息假象编织与因果链短暂干扰(专家级)】。】
【技能说明:大幅提升宿主制造复杂、多层次、具有内在逻辑自洽性的虚假信息集群的能力。可针对不同层级的观测者(如低级探测器、高级AI、高维意识体),生成与之匹配的、难以分辨真伪的“信息假象”,用于掩盖真实行动、误导判断、或设下情报陷阱。并可对简单的因果关联进行有限度的干扰和重塑,使敌方基于逻辑链的推演出现偏差。效果与假象复杂度、宿主对目标认知模型的了解深度、精神力及系统算力支持正相关。注:对拥有绝对信息掌控力或超越逻辑的存在效果有限。】
多层次信息假象编织与因果链干扰!这个技能简直是“迷雾”行动的完美补充!它允许林凡不只是隐藏,而是主动“讲故事”,给“收割者”的系统灌输一套精心编造的、看似合理的“现实”!
“立刻将该技能数据整合进‘迷雾’行动主控程序!”林凡下令。一张无形的、针对潜在观察者的信息迷惑网络,开始悄然编织。
“迷雾”行动:虚假的轨迹
在张浩的指挥下,基地的对外活动模式开始发生微妙而系统的变化。
* 能源信号伪装:基地外围新建的能源设施,被刻意调整输出波动,使其看起来像是效率低下、稳定性差的早期聚变反应堆,而非实际使用的、更先进的“火种”衍生能源技术。
* 通讯信号泄露:通过某些“偶然”的通讯漏洞,“泄露”出大量经过精心编排的、关于“艰难重建”、“资源匮乏”、“内部派系争斗”的无线电通讯内容,刻意营造一种混乱且技术力低下的印象。
* 深空探测误导:新建的射电望远镜阵列,被引导至错误的深空区域进行“重点观测”,并“意外”发现一些似是而非、但最终被证明是自然现象的“异常信号”,将内部的注意力导向无关紧要的方向。
* 技术展示控制:偶尔对外展示的科技成果,都严格控制在略高于灾前水平,但绝不触及黑科技范畴,比如改良的太阳能电池板、基础的生命维持系统,避免引起过度关注。这些举措如同在基地周围营造了一层信息层面的“海市蜃楼”,旨在让任何潜在的监视者产生误判。
“利刃”出鞘:改装与远征准备
与此同时,“逐星者”号的改装工作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在船坞中,星舰的外形发生了显着变化。舰体加装了基于【能量结构微观塑形】技能的、可自适应调节的复合装甲层,能更好地抵御能量腐蚀和物理冲击。推进系统整合了【曲率泡生成】技术,短距机动性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改进,是加装了一套名为“共鸣尖刺”的新型武器系统原型——其原理是将柳小雅引导的、“火种”净化的能量高度凝聚后发射,专门用于对抗“熵魔”等负熵体。
远征队的成员也进行了强化训练,重点演练在极端环境、遭遇未知敌人、以及与“火种”信标互动时的各种预案。林凡更是利用新获得的【信息假象编织】技能,为远征队量身定制了好几套用于欺骗和摆脱追踪的“身份剧本”和“行动剧本”。
整个基地,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弓,箭矢直指奥尔特云的深邃黑暗。
暗流的回响:试探与反击
然而,“收割者”的阴影并非静止。就在“迷雾”行动展开后不久,基地的远程传感器捕捉到了几次异常的试探:
* 试探一:一架外形酷似地球高空侦察机、但材料和技术明显异常先进的飞行器,在极限高度掠过基地远郊,进行了短暂而精准的扫描后迅速离去。其扫描频率恰好避开了“信息熵伪装力场”最有效的范围,显示出对方具备极强的侦察和适应能力。
* 试探二:一支在西部荒漠活动的幸存者小队报告,他们遭遇了一伙装备极其精良、行动无声无息、制服上没有任何标识的武装人员的盘问。对方的问题高度集中在“龙渊”基地的能源技术、深空探索能力和“特定个体”(疑似指林凡和柳小雅)的情报上。盘问后,对方未采取敌对行动,迅速消失。
* 试探三(最致命):基地内部网络,检测到一次极其隐蔽的、针对核心数据库的渗透尝试!攻击源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位于地球同步轨道附近的、废弃的通讯卫星!攻击手法带有明显的、非地球文明的逻辑特征!“它们已经在回应了!”山猫脸色难看,“‘迷雾’能骗过一般的扫描,但骗不过这种有针对性的、高强度的直接试探!它们对我们兴趣很大!”“那就让它们看它们‘想’看的!”林凡眼神冰冷,“启动‘剧本b’!让那架侦察机‘偶然’截获我们‘内部’关于‘研发新型能源炉失败’和‘深空探索计划因技术瓶颈无限期推迟’的‘机密通讯’!”一条精心编织的、充满“挫败感”和“内部矛盾”的信息流,被巧妙地“泄露”了出去。同时,林凡下令:“对那颗废弃卫星进行反向追踪和信号分析!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同步轨道上操控这一切!”“利刃”尚未出鞘,但信息层面的攻防战,已经悄然打响。林凡知道,真正的考验,将在奥尔特云的冰封世界中到来。而在此之前,他必须在地球上,与那个无形的“收割者”,先下一盘危险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