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之行带回的定心丸,以及随之制定的“三大攻坚战”蓝图,为“本味”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然而,激情澎湃的战略会议之后,如何将宏大的规划转化为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行动,避免因摊子铺得过大而重蹈资源紧张的覆辙,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更为现实和关键的课题。王龙飞和李静深知,企业的发展如同农耕,既要仰望星空谋篇布局,更要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尤其是在经历了政策风险的警示之后,“稳健”二字的分量显得尤为沉重。
一周后,控股公司的会议室再次坐满了核心管理层。与上次会议充满破釜沉舟的激昂不同,这次会议的气氛更加务实、冷静,甚至带着几分审慎。投影屏幕上显示的议题是:“在建项目收官与新增项目启动的节奏把控与资源协同研讨会”。
王龙飞的开场白直接定下了基调:“各位,战略方向已经清晰,大家的干劲也很足。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极致的理性。钱就这么多,人就这些,精力也有限。我们不能像撒胡椒面一样,同时启动所有计划。今天这个会,我们不谈蓝图,只谈节奏和顺序。核心就一个问题:如何确保我们既能巩固好已有的阵地,又能有节奏、有重点地开辟新的战场?”
一、 盘点家底:审视进行中的“在建工程”
会议首先由各板块负责人详细汇报当前所有“在建项目”的进展状况、预计完工时间、剩余资源投入以及后续运营的关键节点。
* 张明远(醇酿板块)汇报:
* 洞藏酒窖首期工程: 硬件设施已全面完工,环境控制系统稳定运行。当前重点: 首批5000升优质基酒已入窖,进入陈化期。剩余投入: 主要是持续的窖内环境监控、定期品鉴评估的人工成本,无重大资金支出。预计收官期: 硬件项目已完结,运营管理步入常态化。关键节点: 需按计划进行年度品鉴跟踪,为未来上市做准备。
* 结论: 该重大项目已从“建设期”平稳过渡到“运营维护期”,占用大量资源的高峰期已过。
* 陈永健(生命科技板块)汇报:
* 研发中心及鹿产品深加工中试车间: 土建、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Sc认证已获取。当前重点: 正在进行小批量试生产磨合、工艺参数优化。剩余投入: 试生产阶段的原料成本、能耗及人工,需少量流动资金支持。预计收官期: 试生产及工艺稳定化预计还需2-3个月。关键节点: 实现稳定生产,产出符合标准的首批上市产品。
* 结论: 处于投产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仍需一定关注和资源支持,但大规模资本投入已结束。
* 赵大虎(种植板块)汇报:
* 原料联盟西北试点: 首期1000亩合作种植已顺利完成,技术标准已输出。当前重点: 进入越冬管护期,远程技术指导。剩余投入: 主要为后续的技术服务费和按合同约定的保底收购资金准备(属于未来经营性支出,非资本支出)。预计收官期: 种植项目本周期已结束,待来年采收。
* 结论: 试点种植阶段暂告段落,资源占用转向低水平维护和未来收购准备。
* 程诺(技术支持)汇报:
* 集团ERp系统二期部署: 已上线运行,处于数据迁移和员工适应期。当前重点: 系统优化、问题排查及深度应用培训。剩余投入: 主要为培训成本和后期维护费,无重大新增投资。
* 结论: 主体建设完成,进入应用深化阶段。
听完汇报,王龙飞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清晰的“项目阶段图”。他总结道:“情况很明朗。我们手上真正的‘在建工程’——洞藏酒窖、生命科技中心、原料联盟试点——基本上都已进入尾声或即将完工。这意味着,在未来3-6个月内,我们将释放出大量的管理精力、以及最重要的——现金流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这为我们启动新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和资源空间。”
二、 谋定后动:规划“新增项目”的优先序与启动时点
在对家底有了清晰认识后,会议进入了核心环节:如何安排“三大攻坚战”对应的新增项目。
王龙飞引导讨论:“现在,我们来审视我们的‘愿望清单’——‘沃土’、‘深蓝’、‘金穗’计划下的具体项目。我们不能一拥而上,必须排定优先级和启动时间表。”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高度共识的推进策略:
原则: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完工一个,接续一个。
1. 优先启动类(资源需求相对小、见效快、战略协同性强):
* 项目名称: “金穗计划”之深度体验工坊升级与品牌内容深耕。
* 负责人: 张小梅。
* 理由: 主要投入是创意和人力,资本支出小。能立即提升现有业务(驿站)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为未来新产品上市预热市场,属于“轻资产、强赋能”项目。且不影响核心生产。
* 启动时间: 立即启动。在现有业务基础上优化提升。
* 资源需求: 成立专项内容小组,增加部分营销预算。
2. 接续启动类(紧随在建项目完工后,利用释放的资源):
* 项目名称: “深蓝计划”之智能温室植物工厂模式升级。
* 负责人: 李静(技术总负责)、程诺(智能化支持)。
* 启动条件: 待生命科技中心试生产稳定(约3个月后),释放出陈永健团队的部分技术指导精力,同时集团现金流进一步改善。
* 理由: 升级现有核心资产,提升效率和产出,符合科技赋能战略。技术方案相对成熟,风险可控。
* 启动时间: 预计下一季度初。
* 资源需求: 需要一定的设备改造投入和技术研发力量。
3. 审慎启动类(投资大、周期长、需充分准备):
* 项目名称: “沃土计划”之非耕地资源开发与土壤改良。
* 负责人: 赵大虎(牵头)、陈永健(技术支持)。
* 启动条件: 必须完成详细的前期勘察、土壤检测、技术方案论证和投资回报分析。同时,需确保集团现金流非常健康。
* 理由: 战略意义重大,但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且存在自然风险。必须谋定而后动。
* 启动时间: 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并经董事会论证通过后,最早于下半年视情况启动试点。
* 资源需求: 重大的资本性支出。
三、 协同与保障:确保平稳过渡与资源高效流转
陆明宇从运营角度提出关键建议:“必须建立项目交接棒机制。比如,生命科技中心项目组在试生产稳定后,核心人员可以分流,一部分转入日常运营,另一部分技术骨干可以支援‘植物工厂’升级项目。这样既能保证新项目启动的人才需求,又能避免团队闲置或盲目扩张。”
小孙从财务角度强调:“现金流预测必须精确到月。我们要清晰地看到每个在建项目完工后释放出的现金额度,并严格依据此额度来规划新项目的投资节奏。坚决杜绝‘钱等项目’或‘项目等钱’的局面,确保资金链始终安全可控。”
四、 共识落地:在稳健中寻求突破
经过充分的讨论,一套清晰、理性、可执行的项目推进路线图浮出水面。王龙飞最后总结道:
“好!我们的策略非常明确:巩固存量,适时增量;小步快跑,迭代推进。
* 现阶段(未来3个月): 核心任务是确保洞藏酒窖平稳运营、生命科技中心成功投产、原料联盟管护到位。同时,立即启动‘金穗计划’ 中无需大量资本投入的品牌与体验升级项目。
* 下一阶段(3-6个月后): 在前期项目释放资源的基础上,启动‘深蓝计划’ 中的智能温室升级等赋能型项目。
* 远期(下半年及以后): 在充分准备和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审慎论证并可能启动‘沃土计划’ 中的战略性探索项目。
这意味着,我们不是停下来等待,而是有节奏地前进。就像跑马拉松,要有配速,不能一开始就冲刺。我们要的是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繁荣。”
会议结束时,所有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这种基于充分评估、有序推进的策略,远比盲目的大干快上更让人有信心。它既保持了进取心,又充分体现了管理团队的成熟与克制。
夜色中,王龙飞和李静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智能温室的点点灯光和静谧的沙棘园。
“静静,这样安排,心里踏实多了。”王龙飞轻声说。
“嗯,”李静点点头,“就像种树,先把已有的树种好、养护好,让它们扎稳根,再根据地方和精力,去开辟新的园地。根基稳,新苗才能长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