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 > 第320章 岁稔年丰:在回望与展望中砥砺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0章 岁稔年丰:在回望与展望中砥砺前行

时值深冬,岁末的钟声即将敲响。庞庄村迎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雪花轻柔地覆盖了沙棘园、智能温室的穹顶和驿站屋檐,将整个“本味”农庄装点得银装素裹,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在这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中,“本味”集团总部会议室内,却洋溢着一种忙碌一年后沉淀下来的充实与暖意。一场承前启后的年度工作总结暨未来展望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与会者包括了控股公司管理层王龙飞、李静、陆明宇、小孙,以及各子公司和板块负责人:赵大虎、张明远、张小梅、陈永健、程诺,周媛、春燕姐等核心骨干也应邀列席。这是一次对过去三百六十五个日夜奋斗历程的庄严巡礼,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擘画未来的重要时刻。

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屏幕上,展示着精心制作的年度总结ppt封面——“本味集团xxxx年度回顾与展望”。王龙飞和李静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他们的脸上虽带着一丝年终忙碌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耕耘后期待收获的沉稳与光亮。

开局: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会议伊始,coo陆明宇首先代表管理层做年度运营总报告。他没有堆砌枯燥的数字,而是用一系列生动的图表和关键指标,勾勒出“本味”这一年的发展轨迹:

“各位同事,过去一年,是我们‘本味’集团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协同发展的一年。”陆明宇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他重点展示了几个维度:

* 整体规模与效益: 集团合并营收实现显着增长,利润率保持在健康水平。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弹药。

* 各板块亮点纷呈:

* 种植与合作社: 沙棘等核心作物产量与品质双提升,“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趋于成熟,带动参与农户户均收入增加xx%,示范效应凸显。

* 醇酿公司: 首批标准化沙棘酒成功上市,市场反馈良好,初步树立了“本味醇酿”中高端品牌形象。酿造工艺日趋稳定。

* 乡居文旅: 驿站一期运营稳健,二期“人才社区”成功推出,成为业界热议话题,入住率与客户满意度双高。文旅收入成为重要增长极。

* 生命科技: 梅花鹿养殖场顺利投产,种群稳定,为后续深加工打下坚实基础。

* 战略项目: 清水涧淤泥坝工程圆满竣工,生态与经济效益初显;“山洞酒窖”项目完成关键前期勘探,可行性得到验证。

* 管理与创新: 集团化管控体系初步构建,流程制度化、数据决策能力提升。“股权激励计划”与“元老保障计划”稳步推进,人才根基更加稳固。

听着陆明宇的汇报,在座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串串数字和成果背后,是大家共同熬过的夜、流过的汗、攻克难关时的焦虑以及成功后的喜悦。赵大虎听到合作社农户增收时,憨厚的笑容尤其灿烂;张明远听到酒品市场好评时,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张小梅看到驿站数据时,眼中闪着自豪的。

在总体报告之后,会议进入了更具体的板块分享与讨论环节。王龙飞鼓励大家不仅要讲成绩,更要坦诚地分享经验和挑战。

张明远详细分享了酿酒厂从试生产到规模化运营的爬坡过程,特别提到了在品质控制上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感谢了团队和技术人员的付出。他也坦诚了目前供应链管理上还存在优化空间,原浆的稳定性仍需提升。

张小梅生动地讲述了驿站二期“人才社区”从构想到落地的过程,分享了如何平衡社区氛围与运营效率的心得,也提到了高端客户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多对服务提出的新挑战。

陈永健汇报了鹿场建设的艰辛与成就感,特别强调了防疫工作的成功,也提出了对鹿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的迫切需求。

赵大虎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如何带领合作社农户推行标准化种植,以及应对今年春季那场罕见冻害的经历,言语中充满了对土地的深情和对乡亲们的责任感。

程诺则汇报了智能系统在各板块的应用情况,以及为“山洞酒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最新进展。

每个负责人的分享,都像一块拼图,共同构成了“本味”这一年丰满而真实的奋斗图景。王龙飞和李静认真聆听着,不时插话询问细节,给予肯定,也引导大家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会议气氛热烈而务实,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不足的清醒认知。当春燕姐谈到食堂如何克服困难保障了员工和“暖阳计划”老人的餐饮,并得到大家交口称赞时,会场响起了由衷的掌声。

在听取完各板块汇报后,王龙飞做了深入的总结发言。他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深沉而充满感情:

“同志们,听了大家的分享,我感慨万千。这一年,我们不仅是在做业务、抓收入,更是在共同塑造一种东西,那就是‘本味’的魂。我们的营收增长、项目突破,是外在的‘果’,而真正的‘因’,在于我们坚持了一些内核的东西。”

他缓缓道来:

“一是对品质的死守。 从沙棘种植到酿酒,从驿站服务到鹿场管理,我们始终把‘好’字放在第一位。这份坚守,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是对创新的渴求。 我们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尝试‘淤泥坝’、‘山洞酒窖’、‘人才社区’这些新事物。这种创新勇气,是我们发展的引擎。

三是对人才的尊重。 无论是给核心骨干股权激励,还是为元老提供终身保障,亦或是为‘新村民’创造平台,我们都努力做到尊重价值、共享成长。这份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

四是对土地的反哺。 我们做企业,没有忘记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乡亲。‘暖阳计划’、合作社模式,让我们的事业有了温度,有了根。这份社会责任感,让‘本味’的品牌更有厚度。”

李静接过话,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龙飞总结得非常好。我想补充一点,就是系统协同的力量。过去我们可能更多是各个板块单点突破,但现在,沙棘园为酿酒厂提供原料,驿站为产品提供展示窗口,文旅体验反哺农产品销售,‘山洞酒窖’未来将提升产品溢价……这种环环相扣、相互滋养的生态效应,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是我们区别于传统单一农企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们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会议的最后部分,自然过渡到对新的一年的展望。

王龙飞没有提出不切实际的宏大目标,而是明确了几个关键战略方向:

“新的一年,我们的主题是 ‘深化内涵、提质增效、稳健开拓’。”

“第一,聚焦核心能力提升。 酿酒板块要重点攻关风味稳定性与陈化工艺;种植板块要深化智慧农业应用;文旅板块要打磨深度体验产品;生命科技要突破初加工技术。

第二,推动战略项目落地。 ‘山洞酒窖’项目如果最终可行性通过,要高标准启动建设。同时,要善于总结‘淤泥坝’、‘人才社区’的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模式。

第三,强化集团协同效能。 要打破信息壁垒,让研发、生产、营销更紧密地联动,真正发挥‘生态效应’。

第四,夯实人才与组织根基。 股权激励和保障计划要稳妥落地,同时要加强各级人才培养,打造学习型组织。”

他最后动情地说:“‘本味’的路,是我们大家一起闯出来的。前路肯定还有挑战,但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守住初心,保持清醒,就一定能把这番事业做得更扎实、更长远!提前给大家拜个年,辛苦了一年,都好好休息休息,来年,我们再并肩作战!”

会议在充满信心与暖意的气氛中结束。窗外,雪依旧静静地下着,覆盖了旧年的足迹,也孕育着新生的希望。这次年终总结,不仅是一次成绩的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力量的凝聚。它让所有“本味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来路与去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份共同事业的认同,以及对未来更加丰饶的期盼,在每个人心中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