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庞庄村的山野间蝉鸣聒噪,热浪蒸腾。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本味农庄”内部那股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创业激情。随着前期的精心谋划和“早鸟”招聘行动的成效初显,几位关乎新项目成败的核心专业人才陆续到位,如同给高速运转的机器注入了关键的润滑剂和精准的导航系统。与此同时,酝酿已久的“绿脉·虹桥”村庄提质工程,也终于在资金和规划双落实的情况下,正式破土动工。整个农庄,进入了一个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实质性建设新阶段。
一、 核心就位:专业人才带来新气象
最先报到的是酿酒项目总工程师张明远。张工年近四十,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沉稳,曾在南方一家知名果酒企业担任技术副总,经验丰富。他的到来,立刻让酿酒厂项目从“纸上谈兵”进入了“实战推演”阶段。
王龙飞和李静为张工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会,并立即召开了酿酒厂项目首次实质性技术协调会。会议室内,摊开了初步的设计草图和各种资料。
“张工,欢迎加入!以后酿酒这一摊子,技术上的事,就全权拜托你了!”王龙飞开门见山,表达了充分的信任。
张明远也不客套,直接进入状态:“王总,李工,感谢信任。我仔细研究了我们的原料特性和项目定位。沙棘和马勃菌酿露酒,确实是市场蓝海,但工艺挑战不小。当务之急是确定最终工艺路线和设备选型方案。这直接关系到厂房布局、预算和未来产品品质。”
他提出了一系列专业问题:“沙棘的出汁率、酸度、单宁含量需要更精确的批次数据;马勃菌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是采用浸提还是发酵萃取,需要小试确定;发酵罐的材质、控温精度、cIp(原位清洗)系统标准,都必须明确。”
李静频频点头:“张工考虑得非常周全。实验室小试我们可以立即启动,原料数据分析高林那边有详细记录。设备方面,需要您牵头制定技术参数,我们一起去考察供应商。”
张明的专业和严谨,让王龙飞和李静吃下了定心丸。在他的主导下,酿酒厂项目组迅速运转起来,工艺论证、设备询价、厂房设计优化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紧接着,梅花鹿养殖场技术主管陈永健也到岗了。陈工是省畜牧兽医站退休的高级技师,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有很深造诣,为人踏实肯干。
赵大虎见到陈工,如同找到了知音,立刻带着他实地考察选定的鹿场址。“陈工,你看这片坡地,坐北朝南,通风向阳,水源也方便,建鹿场合适不?”
陈永健仔细查看了地形、土壤和植被,点头认可:“赵队长选的地方不错。不过,鹿场建设有几个关键点:围栏要坚固高度够,防止鹿跳逃;棚舍要通风遮雨,地面要防滑排水;还要规划好防疫隔离区、饲料仓库、草料青贮池。最重要的是水源和排污,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在陈永健的指导下,鹿场的详细规划设计工作也迅速启动,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很多坑。
两位关键人才的加盟,不仅带来了急需的专业知识,更带来了一种工业化、标准化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新项目筹备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二、 规划落地:生产设施的精准布局
有了专业人才的领航,酿酒厂和梅花鹿养殖场的规划建设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1. 酿酒厂区规划:
在张明远的主持下,结合李静的意见和实地勘测,酿酒厂的最终布局方案确定:
* 选址: 定在农庄加工区东侧一片相对平整、交通便利的空地,远离生活区,符合食品安全生产要求。
* 功能分区: 严格按工艺流程划分:原料预处理区(清洗、破碎、压榨)、发酵车间(控温发酵罐群)、陈酿灌装区(酒窖、过滤、灌装线)、包装仓储区、质检研发中心以及动力辅助区(锅炉、水处理)。
* 技术亮点: 张工坚持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和cIp清洗系统,确保生产效率和卫生标准。李静则强调要预留实验车间和中试线,为未来新品研发留足空间。
* 下一步: 方案一经确定,李强立即联系设计院出施工图,同时启动设备采购的招标流程。
2. 梅花鹿养殖场规划:
陈永健和赵大虎紧密配合,鹿场的规划也细致入微:
* 分区设计: 分为种鹿舍、育成鹿舍、产仔舍、隔离观察舍,以及运动场、饲料加工间、兽医室、鹿茸加工室等。
* 生态考量: 充分利用原有坡地和林木,为鹿群提供半自然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排污系统直接连接农庄的沼气池,实现循环利用。
* 安全第一: 围栏采用坚固的钢网结构,高度达2.5米以上,地基牢固。全场安装监控系统。
规划过程中,王龙飞和李静多次到场,听取汇报,解决跨部门协调问题,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 民心工程:“绿脉·虹桥”率先启动
就在新产业项目紧锣密鼓规划的同时,备受全村关注的 “绿脉·虹桥”村庄提质工程,在王龙飞的直接推动下,率先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工仪式。之所以选择先启动此项工程,王龙飞有其深意:“产业项目是为农庄造血,村庄提质是直接惠及全村百姓,是凝聚人心的大事,必须先干,而且要干好!”
开工仪式在村东头的庞庄河畔举行。老庞支书、村两委成员、众多村民以及“本味”核心团队都来了。没有红毯和气球,只有一条写着“庞庄村‘绿脉·虹桥’工程开工暨河道清淤启动仪式”的横幅。
王龙飞站在一台小型挖掘机前,拿着简易喇叭,声音洪亮:“乡亲们!今天,咱们期盼已久的河道整治和桥梁加固工程,正式开工了!这是咱们‘本味’发展后,反哺家乡的第一件实事!工程不大,意义重大!它要让咱们村的水更清、岸更绿、桥更安全、环境更美!希望乡亲们支持、监督!咱们一起,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漂亮!”
老庞支书也激动地说:“龙飞和静静有心了!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村里全力支持!”
简短的仪式后,随着王龙飞一声令下,挖掘机的挖斗伸入河道,挖起第一铲淤泥,标志着工程正式启动。按照规划,工程将分阶段进行:
* 一期(当前): 重点清理河道淤积物、疏通河道、加固部分危险河岸。
* 二期(秋冬季): 进行岸坡绿化,种植垂柳、芦苇等亲水植物,铺设亲水步道,安装休闲座椅和路灯。
* 三期(明年): 对三座旧桥进行安全检测和加固,并加以风貌改造,使其成为村庄一景。
李强作为工程现场总协调,负责调度机械、工人,并确保施工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和农庄生产。村民们围在岸边,指指点点,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这项工程的启动,如同一条温情的纽带,将“本味”的发展与全体村民的福祉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四、 统筹协调:王龙飞的角色与团队的合力
多项重大工程同步启动,对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王龙飞如同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精准地把握着每个声部的节奏。
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上午与张明远讨论酿酒厂设备参数,下午和陈永健、赵大虎踏勘鹿场选址,傍晚要去河道工程现场查看进度,晚上还要和李静、小孙核对预算支出。他频繁地在办公室、工地、田间地头穿梭,手机响个不停,但对每个项目的关键节点都了然于胸。
李静则专注于技术把关和人才融合,确保新老团队顺畅协作。张小梅和周媛负责对内外宣传,及时发布工程进展,提振士气,塑造品牌形象。小孙严密监控资金流向,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整个“本味”团队,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在各自的岗位上高效运转,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盛夏的庞庄村,热浪翻滚,但比天气更炽热的,是这片土地上涌动着的建设热潮和创业激情。专业人才的到位,为梦想插上了翅膀;科学规划的落地,为蓝图夯实了基础;民心工程的启动,为发展注入了温情。一切都在表明,“本味农庄”正在从一个成功的农业生产基地,向着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现代化乡村综合体,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金色的秋天尚未到来,但播种的希望和奠基的扎实,已让这个夏天充满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