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 第196章 脉络交织的应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燕园的晨雾还没散尽时,袁姗姗已经蹲在银杏苗旁,用细竹签拨开陶盆边缘的土。虞美人的根须像银线般缠在银杏根上,却不争抢养分,反倒像在互相搀扶——这是薛奶奶特意选的品种,说“性子温和,能跟别的花草搭伴过日子”。她指尖捏着片刚谢的虞美人花瓣,粉白边缘泛着点枯褐,像雪湖布套上褪了色的流苏,轻得没分量,却藏着踏实的生机。

“薛奶奶寄的草木灰到了。”矮个女生抱着个粗布口袋走来,袋口系着的红绳打了个特殊的结——是雪湖特有的“双环结”,薛奶奶说“这样的结禁得住扯,风吹雨打都散不了”。袁姗姗接过袋子,倒出些灰在手心,细腻得像磨过的面粉,混着点焦香,“是用雪湖的芦苇杆烧的,”她说,“薛奶奶说霜打过的芦苇杆,烧出来的灰带着‘筋骨气’,能让根长得更壮。”

女生已经拿着小竹筛,把草木灰筛进陶盆边缘的浅沟里。“你看这灰的颜色,”她忽然指着筛网漏下的细灰,在晨光里泛着淡金,“像不像布套上铜环磨出的粉末?”袁姗姗凑近看,确实像极了鲤鱼布套上被湖水泡久了的铜环碎屑,带着种经了岁月的温润。她想起王铁匠补铜环时的样子,总把磨下来的铜粉收进小盒,“攒多了能熔成新的小零件,物件的魂儿不能丢”。那时觉得是小题大做,现在看着这草木灰里的“筋骨气”,忽然懂了——所谓传承,不过是把旧物件的魂儿,掺进新的日子里。

实验室的方向传来自行车铃声,林栋和姜小龙推着辆手推车过来,车上放着个奇怪的木架,架上挂着些玻璃管,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液体。“给土壤做‘体检’的试剂,”林栋擦了擦汗,车把上还挂着个布包,“薛奶奶说光看叶子长得好没用,得知道土里缺啥,就像给布套做检修,不能只看表面光鲜。”

姜小龙已经掏出个小铜勺,勺柄上刻着个“雪”字——是王铁匠打的,说“用它取土,能带着雪湖的气,测出来的结果准”。他在陶盆不同位置取了三份土样,分别装进玻璃管:“薛奶奶教的法子,得取‘根边土’‘中层土’‘盆边土’,三样都测才周全,就像给人看病,得望闻问切都到了才行。”

袁姗姗看着玻璃管里的液体慢慢变色,忽然注意到木架的纹路——是用旧竹筐拆的料,上面还留着编筐时的压痕,像极了雪湖布套的编织纹理。“这竹架是用食堂的旧筐改的,”林栋看出她的目光,笑着说,“薛奶奶说‘旧物件只要用得巧,比新的还顶用’,就像她总把破了的布套拆了,改做成别的小物件。”

正说着,电视台的人扛着摄像机来了。上次拍的专题片反响好,这次想补拍些细节。“能讲讲这株苗和雪湖的牵连吗?”主持人举着话筒,镜头对准陶盆里纠缠的根须。袁姗姗忽然指着虞美人的根:“你看这些根,”她说,“银杏的根往深扎,虞美人的根向宽展,它们本是不相干的植物,却因为雪湖的土、雪湖的种子,长在了一起。就像我们和雪湖的人,隔着千里,却被这些根须一样的牵挂连在一块儿。”

女生赶紧翻开纪念册,指着里面的照片给摄像看:从埋种子时的木牌,到雪地里的小棚子,再到现在的虞美人,每张照片旁都记着谁来过、做过什么。“这页是林栋学长拍的,”她指着张袁姗姗在雪地里扒冰的照片,头发上落着雪花,“他说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就像薛奶奶织布套,总得有人帮忙递线、剪布。”

林栋正给玻璃管贴标签,忽然从布包里掏出几块小木牌,上面刻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薛奶奶的笔迹,歪歪扭扭却有力道。“老人说要挂在银杏枝上,”他把木牌系在细枝上,红绳在风里晃,“就像给布套系红布条,让时光知道,有人在跟着它的步子走。”

袁姗姗望着木牌上的字,忽然想起雪湖布套内侧的年份标记,用红漆写在铜环里,一年年累加,像树的年轮。那些标记里藏着多少个雪夜的值守、雨天的检修?现在这“春夏秋冬”四个字,也是年轮吧,记着这株苗在燕园走过的日子,记着晨光里的扫叶、雪地里的扒冰、移苗时的屏息。

检测结果出来了,姜小龙对照着薛奶奶给的土样数据本,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缺了点钾,”他往土里撒了些草木灰,“薛奶奶说草木灰里的钾能让茎秆硬挺,就像给布套加了层经线,不容易倒伏。”电视台的摄像把镜头对准玻璃管里的颜色变化,又扫过纠缠的根须、摇晃的木牌,最后定格在纪念册上那句“万物的脉络,本就是同一条根”。

“薛奶奶说这株苗是‘活的邮差’。”袁姗姗忽然想起视频里老人的话,“它带着雪湖的土、雪湖的种子,在燕园扎根,就像把两个地方的日子缝在了一起。”女生已经把虞美人的新花瓣夹进纪念册,刚好压在雪湖布套的照片上,粉白花瓣贴着褪色的布套流苏,像跨越千里的拥抱。

收工时,电视台的人送了朵刚开的虞美人,花瓣上别着卡片:“根系蔓延处,皆是故乡。”袁姗姗把花瓣夹进纪念册,看着玻璃管里的液体渐渐沉淀,像把两地的土性慢慢调和。林栋和姜小龙推着车往回走,铜勺在布包里轻响,像在应和着什么。

暮色漫上来时,袁姗姗又去看那株苗。虞美人的新花正开得艳,银杏叶在风里摇,根须在土里悄悄蔓延。她忽然觉得,所谓故乡,就是这些藏在根须里的牵连——你在燕园给苗浇一勺水,雪湖的泥土会记得;他在雪湖织一片布,燕园的叶片会呼应。就像这虞美人缠着银杏根,看不见摸不着,却在土里连成片,把两个地方的阳光、雨水、人心,都织进了同一条脉络里。

夜风掠过陶盆,虞美人的花瓣轻轻落在银杏叶上,像句温柔的应答。而那些看不见的根须,还在继续蔓延,往更深、更远的地方去,把今天的故事、明天的期待,都织进时光的脉络里,长成新的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