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慎刑司的审讯结果呈报御前。
在慎刑司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刑具面前,秋萍和皇后身边的几个心腹终究没能扛住,将皇后如何谋划去母留子、如何指使秋萍纵火、甚至之前如何胁迫绿斐在饮食中做手脚等罪行,一一招供,画押认罪。
皇帝看着那厚厚一叠沾着血泪的供词,最后一丝犹豫也化为乌有,只剩下愤怒与彻底的失望。
废后诏书很快颁下,公告六宫及前朝:
“皇后孙氏,德行有亏,心术不正,屡次构陷妃嫔,残害皇嗣,更胆大包天至纵火行凶,意图杀母夺子,罪大恶极,人神共愤!即日起废为庶人,褫夺所有封号及待遇,打入冷宫西北角最偏僻阴寒之所,非死不得出!孙氏一族,教女无方,削爵罢官,永不叙用!”
消息传到长乐宫,容欢卿正悠闲地修剪着一盆兰草。红蕖低声禀报完,她手中的银剪稳稳落下,剪掉了一枝枯叶。
她唇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不过短短两年光景……皇后啊皇后,你就要去冷宫与苏贵妃做伴了么?只可惜……本宫刚得的消息,你那好姐妹苏贵妃,身子骨太弱了,一个月前就已经在那冷宫里病逝了。看来,那冷宫之地,注定要由你一人独享了。”
她放下剪刀,拿起帕子细细擦手。
后宫之路,白骨铺就,但她容欢卿绝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下一个目标,该是那至高无上的凤座了。
不久后,皇帝下旨晋封容欢卿为贵妃,位同副后,代掌凤印,统理六宫事宜。
宫中上下皆明白,容欢卿将来封后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前朝对于立后之事并非一帆风顺。
以几位清流老臣和部分与废后孙氏家族有旧谊的官员为首,开始上奏折委婉提出异议。
核心无非是宸贵妃容欢卿出身有瑕,其父容敬虽已去世,但也是戴罪之身,曾被贬为庶人,如此门第,恐不堪为国母之尊,母仪天下。
这些声音虽未形成滔天巨浪,却也像绵绵阴雨,不断敲打着皇帝的决心,让立后之事暂时搁置。
长乐宫内,容欢卿听闻前朝动向,她早已料到会有此一出。出身始终是她登上凤座最大的障碍,也是那些自诩清高的朝臣最能攻击她的弱点。
“红蕖,去将本宫妆匣最下层那个锦囊取来。”
红蕖依言取来一个看似普通的锦囊。
容欢卿从中抽出一封略显陈旧的信函,那是她刚进宫不久,与表亲王家取得联系后,对方递来的投诚信。
当年父亲容敬获罪被贬,走投无路时曾投靠王家,却被当时已在宫中崭露头角、暗中递出话的容欢卿借王家之手狠狠羞辱驱逐,她用一些宫中的资源和未来的承诺,换取了王家的合作与对生父的报复。
王家虽无人在京城担任要职,家族中也无显赫高官,但容欢卿记得信中提到过,王家这一代有个极出色的子弟,名叫王珩,乃是当朝帝师、阁老林文正的门生,颇受林阁老赏识。
林阁老清流领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不结党,但其态度对皇帝有相当影响力。
如今,正是动用这颗棋子的时候了。
容欢卿铺开信纸,斟酌词句。她并未直接要求王家为自己争后位,那太露骨,也容易授人以柄。
她只是以晚辈问候亲戚的口吻,略提了提宫中近况,提及陛下厚爱,自己却因出身之事深感不安,唯恐有负圣恩,连累陛下遭非议。
信末似是不经意地提及,听闻表兄王珩才学出众,得林阁老青眼,望其能谨记圣恩,为君分忧。
这封信很快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王家,王家族长亦是精明之人,立刻明白了容欢卿的深意。
这是要他们通过王珩,向林阁老乃至陛下传递支持立她为后的信号,而切入点就是“为君分忧”。
王珩得信后,深知这是家族依附贵妃、谋求未来富贵的关键一步。
他寻了个机会,在与老师林文正讨论经义政事时,借古喻今,谈及历代贤后,并非皆出身顶级世家,关键在于是否得帝王真心信任,能否与帝王同心同德,稳定内廷,以安君心。
他最后感叹道:“学生以为,皇后之位,关乎国本,其人选,门第固需考量,但归根结底,给的必是陛下最信任、最能体察圣意、使后宫安宁无忧之人。若因虚名而弃实益,岂非本末倒置?”
这番话,经由王珩之口,又通过林文正之手,巧妙地传到了皇帝那里。
林文正虽未明确表态支持容欢卿,但他将门生的这番见解转述给皇帝时,客观上也起到了敲边鼓的作用。
“给的必是皇帝信任之人”——这句话,如同一点星火,瞬间点燃了皇帝心中被前朝议论压抑许久的念头。
是啊,那些大臣口口声声门第出身,可他们哪里知道欢卿的温婉懂事、聪慧隐忍?哪里知道她为自己生下皇子、多次化解后宫危机?
孙氏倒是出身功臣之后,结果呢?心肠歹毒,纵火行凶!欢卿虽出身有瑕,但其父之过与她何干?
容欢卿入宫后洁身自好,步步谨慎,对自己更是全心全意。这后宫之中,还有谁比她更得自己信任?
立后是为了稳定后宫,让自己无后顾之忧,若立一个自己不信任,甚至可能背后捅刀的人,那才是真正的祸患!
前朝那些声音,此刻在皇帝听来,更像是迂腐之见甚至是别有用心。他们越是反对,反而越坚定了皇帝要立容欢卿为后的决心。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门第高贵的摆设,而是一个知心合意、能让他放心的伴侣。
容欢卿,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人选。
皇帝不再犹豫,开始着手强力推动立后之事,在天子之威之下,那些别有目的的重臣都得考虑考虑惹怒皇帝的代价。
棋盘已布,棋子已动,那至高无上的凤座已能触手可及,下一步便是等着那封后的圣旨正式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