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选择》夫妻对唱版的热度还在持续燃烧,网络上一片赞誉之声。但就在这片温暖的海洋里,几艘不和谐的小艇开始悄悄冒出水面。

几个粉丝量不小的乐评账号,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观点相似的文章。用词不算激烈,看似客观分析,字里行间却透着股阴阳怪气。

“论《选择》的成功——传统情感表达在当代的局限性”

“凌云新作回归古典,是否意味着创作力的保守化倾向?”

“剖析《选择》的‘正确性’——主旋律爱情观的音乐样本”

这些文章巧妙地将《选择》的深情与“保守”、“传统”、“局限”挂钩,暗示其成功更多依赖于主题的“政治正确”和民众的情感共鸣,而非音乐本身的创新与突破。甚至有人隐晦地提出,凌云是否已经江郎才尽,只能依靠这种“安全牌”来维持声望。

西山基地,苏圆圆气鼓鼓地把平板电脑摔在凌云面前的桌子上,腮帮子都鼓了起来:“凌老师!你看他们!说的这叫什么话!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凌云刚结束一个关于海外音乐学院选址的远程会议,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他拿起平板,目光快速扫过那几篇明显带着引导性的文章,嘴角不仅没有下沉,反而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些许冷意的弧度。

就这点水平?

他脑海中,那浩瀚如星海的文明瑰宝系统微微荡漾,无数旋律、节奏、风格各异的经典情歌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随时可以被他召唤。用地球整个流行音乐史的精华来做后盾,他会怕这些无关痛痒、甚至可能被人操控的言论?

简直是笑话。

“圆圆,”凌云放下平板,声音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丝轻松,“跟这些声音生气,不值得。”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骨节发出细微的脆响。“他们不是说《选择》传统吗?不是说我们保守吗?”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士兵,眼神锐利起来,“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流行’。”

他转身,大步走向录音棚的方向,头也不回地对苏圆圆吩咐:“通知录音团队,五分钟后棚里集合。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

苏圆圆愣了一下,随即眼睛猛地亮了起来,脸上的怒气瞬间被兴奋取代:“凌老师,您是要……?”

“录歌。”凌云推开录音棚厚重的隔音门,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就录《告白气球》。”

没有等待,没有酝酿情绪。凌云走进录音室,戴上耳机,对着话筒向控制室比了个准备好的手势。外面的录音师和老李赶紧坐直身体,全神贯注。

轻快的前奏响起,带着电子音效和跳跃的鼓点,与《选择》的深情厚重形成了鲜明对比。凌云对着话筒,开口演唱,声音清澈明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阳光和一点点痞痞的温柔:

“塞纳河畔,左岸的咖啡,

我手一杯,品尝你的美。

留下唇印的嘴,花店玫瑰,名字写错谁。

告白气球,风吹到对街,微笑在天上飞……”

“亲爱的爱上你从那天起

甜蜜得很轻易

亲爱的别任性你的眼睛

在说我愿意...........”

他的演唱松弛而富有感染力,那种沉浸在恋爱中的甜蜜、笨拙与勇敢,透过声音精准地传递出来。没有苦大仇深,没有刻意深沉,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心动与告白。

控制室里,苏圆圆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嘴角上扬。就连严肃的录音师老李,也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赏的神色。这歌,太抓耳了!而且这种纯粹的、不掺杂质的甜蜜感,在当下的乐坛,简直是一股清流。

录制过程快得惊人。凌云仿佛不需要任何适应过程,对旋律、节奏、情感的把握精准到可怕。不到两小时,一首完成度极高、制作精良的《告白气球》正式版,诞生了。

当天下午,就在那些质疑《选择》保守、传统的文章还在网络上发酵时,凌云的各个官方平台,毫无预兆地发布了新歌《告白气球》的音频和精心制作的mV。

mV画面色彩明快,充满了浪漫的巴黎元素(使用素材剪辑),气球、咖啡馆、塞纳河,以及凌云帅气又带着点俏皮的演出画面,整体风格青春洋溢,时尚感十足。

配文依旧简洁:

“告白,需要勇气。@林悦 《告白气球》”

这一记回击,来得太快,太猛,太出乎意料!

那些还在围绕着《选择》争论“传统与现代”的乐评人和黑子们,直接被这颗突如其来的“甜蜜炸弹”给炸懵了。

而广大的网友和乐迷,则彻底沸腾了!

“我的天!凌将军又发新歌了!”

“这速度!这效率!昨天《选择》,今天《告白气球》!”

“这风格……和《选择》完全不一样啊!太甜了吧!”

“啊啊啊!好好听!感觉恋爱了!”

“谁说凌将军保守的?出来走两步?这歌不新潮?不时髦?”

“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黑子们脸疼吗?”

“从深情款款到浪漫俏皮,凌将军的风格跨度也太大了吧!这才是真正的创作能力!”

《告白气球》以摧枯拉朽之势,瞬间空降各大音乐平台所有榜单榜首,将《选择》对唱版都挤到了第二位。播放量、下载量、评论数疯狂暴涨,社交媒体上全是关于这首歌的讨论和翻唱。

街头巷尾的音箱里,商场里,咖啡厅里,到处都回荡着“告白气球,风吹到对街,微笑在天上飞……”的旋律。年轻人争相模仿,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无数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的告白、恋爱日常视频。它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浪漫”、“甜蜜”、“勇敢说爱”的代名词。

之前那些唱衰凌云、质疑他创作力的言论,在这股席卷全国的甜蜜风暴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同阳光下的积雪,迅速消融,被淹没在赞誉的海洋里。那几个带节奏的乐评账号,灰溜溜地删除了文章,或者关闭了评论区。

音乐圈内再次受到巨大震动。

“凌云用作品告诉我们,创作没有界限!深情与甜蜜,传统与流行,他都能玩转!”

“《告白气球》重新定义了华语流行情歌的‘甜’,不腻不俗,高级又动人!”

“这才是文化自信!敢于尝试各种风格,并用绝对的质量征服市场!”

这股风潮甚至影响到了商业和时尚领域。“告白气球”同款玩具气球热卖,mV中出现的咖啡馆风格成为装修新宠,连带着塞纳河畔都成了网络热词。

西山基地,凌云看着《告白气球》爆炸的数据和一边倒的好评,脸上并没有什么得意的神色,仿佛这一切本该如此。苏圆圆兴奋地汇报着各项数据,叽叽喳喳像只快乐的小鸟。

“凌老师,您太厉害了!这下看谁还敢乱说话!”

凌云淡淡一笑,目光掠过屏幕上那些欢呼的评论,看向更深远的网络空间。

一次反击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

那些藏在暗处的对手,这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下一次,他们又会使出什么招数?

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正是《告白气球》里那段轻快的鼓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有的是子弹,就看对方能扛到几时。

而在某个加密的聊天群里,几条信息飞快地滚动。

“目标反应速度超出预估。”

“新作品质量极高,市场反响强烈,原有攻击方案失效。”

“建议暂时潜伏,寻找新的切入点。重点关注其海外扩张计划。”

网络的海洋表面,风和日丽,甜蜜的歌声随风飘荡。

但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暗流,依旧在悄然涌动着